作者:白元生等編著
ISBN號:7-109-06780-7
價格:CNY8.00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1.5
頁數:126頁
開本:19cm
【內容摘要】
牧草及飼料作物是發展畜牧業生產的重要飼料資源。本書論及牧草及飼料作物高產栽培與利用。
目錄
其具體內容是:一、概述:1、牧草及飼料作物的作用與用途(包括牧草及飼料作物在畜牧業生產中的作用、牧草及飼料作物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牧草與生態環境保護;牧草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草業發展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地位);2、牧草及飼料作物發展趨勢;3、牧草及飼料作物品種的選擇(包括東北羊草,苜蓿,沙打旺,胡枝子栽培區、內蒙古高原苜蓿,沙打旺,老芒麥,蒙古岩黃芪栽培區、黃淮海苜蓿,沙打旺,無芒雀麥,葦狀羊茅栽培區、黃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無芒雀稗栽培區、華南寬葉雀稗,卡松古魯狗尾草,大翼豆,銀合歡栽培區;西南白三葉,黑麥草,紅三葉,葦狀羊茅栽培區、青藏高原老芒麥,垂穗披鹼草,中華羊茅,苜蓿栽培區、新疆苜蓿,無芒雀麥,老芒麥,木地膚栽培區);4、牧草及飼料作物的種植和管理利用技術(包括播前準備、播種、田間管理、刈割放牧和貯存利用)。二、豆科牧草高產栽培利用技術:1、紫花苜蓿(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態學特性、經濟價值及利用);2、紅豆草(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態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經濟價值);3、沙打旺(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經濟價值及利用);4、白三葉(包括白三葉、紅三葉);5、小冠花(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6、百脈根(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經濟價值及利用);7、胡枝子(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8、檸條(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9、草木樨(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10、紫雲英(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11、柱花草(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12、紫穗槐(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三、禾本科牧草及飼料作物:1、雀麥屬(無芒雀麥、扁穗雀麥);2、冰草屬(包括沙生冰草、蒙古冰草);3、披鹼草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 征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4、賴草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5、黑麥草屬(包括多年生黑麥草、多花黑麥草);6、羊茅屬(包括葦狀羊茅、草地羊茅、紫羊茅);7、貓尾草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8、鴨茅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9、高梁屬(包括蘇丹草、高梁、擬高梁);10、燕麥屬及燕麥草屬(包括燕麥、燕麥草);11、狼尾草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12、鹼茅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13、黑麥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14、玉米屬(包括起源及分布、植物學特徵及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營養價值及利用)。四、其他科牧草及飼料作物:1、菊科牧草(包括菊苣、串葉松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