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

《灸法》

《灸法》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衛生部醫學CAI教材。

《灸法》《灸法》
《灸法》為衛生部醫學CAI教材。此CD-ROM為針灸系列軟體的一部分——灸法。包括概念、常用灸法、其他灸法、注意事項、施灸的禁忌、灸後的處理和拔罐法。常用灸法有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和溫灸器灸,在其他灸法中加入“念盈灸法”。拔罐法介紹了火罐法(閃火、投火、滴酒、貼棉、架火五法)、水煮法、走罐法、閃罐法和刺血拔罐法。並對20種常見病症的灸法處理做了說明。在課件的最後,還設定了自測試題。讓學習者能夠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課件中按觸到的中醫術語或古漢語,專門做了文字註解。《灸法》適合中醫專業學生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課外擴充知識取用和教師備課參改。由暨南大學製作。

基本信息

圖書書名:灸法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ISBN號碼:ISBN7899992699/R.093
版本印次:2005-4-4
圖書開本:32開
圖書包裝:精裝
定價:¥100.00

內容介紹

《灸法》灸法
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灸法屬於溫熱療法,與火的關係密切,火的歷史在中國可以追溯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或80萬年前的“藍田人”時代,乃至更遠。據考古學的研究,在北京周口店發掘的含骨化石地層中,就發現有遺留的灰燼和燒過的動物骨骼土石。早在大約5萬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來取暖、熟食,尤其是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灸法是隨著火的套用而萌芽,並在其套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

古人在煨火取暖時,由於偶然被火灼傷而解除了某種病痛,從而得到了燒灼可以治病的啟示,這就是灸法的起源。灸”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灼”,是灼體療病之意.最早可能採用樹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燙以消除病痛,以後才逐漸選用艾(moxa)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來就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到處生長,因其氣味芳香,性溫易燃,且火力緩和,於是便取代一般的樹枝燃料,而成為灸法的最好材料。據《左傳》記載,魯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病,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可火”與“不可火”的記載,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http://www.gooedu.com/Book5037/
2、http://www.pmph.com/product/videoDetail.aspx?articleId=15164&columnId=10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