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前言
平淡日子最需要什麼在冬日淡白的陽光下,我靜靜地對著螢幕,讀達亮的《滴水禪思》。前些天,他用電子郵件發來這本書稿,讓我寫點什麼。序是非官方的應制體,替自家的書作,咎由自取倒也罷了;替人家的書作,難卻盛情,仍舊是苦差。然而,讀著讀著,卻真的有了感想,不能已於言了。
感想來自一個問題:平淡日子最需要什麼?籠統而言,平民的生命,以平淡為基調,“平”指生活安寧,“淡”指心態平和。和平淡相對立的,是動盪,如戰爭,暴動,熱戀,離異,決裂,陰謀,冒險,犯罪,疾病,死亡,意外事故,人處於這一類非常狀態,心情亢奮如升虛火,誠然夠刺激,但精神和體力的損耗太大,無法持久。高爾基在《海燕》里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等浪漫的宣言,套用於平時便近於滑稽——你願到暴風雨里去送死嗎?現實人生中,耐久而幸福的婚姻,並不總意味如漆如膠、死去活來的愛,而是細水長流的體貼。此所以泰戈爾謳歌“家務”中蘊藏的詩意:“婦人,你在料理家事的時候,你的手足在歌唱,正如山間的溪水,歌唱著在小石中流過。”非常狀態滋生激情,人由激情操控,能頻繁地產生“巔峰體驗”,是詩人求之不得的。不過,更值得我們珍視的是常態,除非偏愛折騰,喜歡自作孽,你總得承認,填在每張日曆上的,無非上班下班,趕車,趕活計,一家子在燈下吃晚飯,看電視,逛街,買菜,交各種費,上網,偶爾兩口子拌嘴,為了孩子的功課落後發急,為了看中已久的家具減價或者為年終獎高興一陣子,會友,開會……你不但非得接受平淡,還得為了天天擁有平淡而充滿感戴之心。因為使平淡消失的,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不測之風雲”。
那么,和浪漫的戀愛最需要激情一樣,平淡日子最需要什麼呢?答案是:智慧,把平淡日子過得精彩、過得雅致的智慧。智慧過濾紅塵,智慧提升趣味,智慧凝聚愛情、親情與友情。達亮這本書,恰恰充滿具有普遍實用意義的智慧,它談人生的方方面面,多方取譬,無處不禪,深入淺出,言近旨遠,人際關係的“圈內圈外”,感受快樂之為生活方式,交友之道,生與死的辯證,誠信,水的奧義,等待開門與拒絕開門,隨太陽旋轉的小花……娓娓道來,聯想之廣,發掘之深,教你邊讀邊點頭,邊思考邊感嘆。
談人生智慧,行文須具有足夠的智慧,才能不變為乾澀的說教。達亮的語言,圓融靈動,充滿詩意,雋永幽默的警句妙語比比皆是,禪意如此親切,直如手裡冒著熱氣的一碗米飯。如果我沒見過年輕的達亮,一定把他猜為歷盡滄桑的睿智老人。
達亮在書里說:“人生其實是一幅捲起來的圖畫,是時間把它慢慢展開在你的面前;山也好,水也好,不就是路嗎?走就是了。誠然,路必須走方能到達,事必須做才能完成,苦必須受才可消除。”又說:“我們每天享受生命又每天喪失它,我們無法增加生命的長度,只好追求它的高度。”此書所呈現的智慧,就是通向這“高度”的雲梯。
目錄
平淡日子最需要什麼(序一)
讓生命化作那朵蓮花(序二)
圈內圈外
學會快樂
朋友
醒世童心
感受快樂
人生面目
滴水禪思
人生斷章
思想蘆葦
鄉村隨想
滴水藏海
誠信
燈下拾零
恕人之道
一葉盡知菩提
生也顛倒,死也顛倒
慎獨,人生的至境
戒的境界
適命的美麗
成功是一種偏執
成敗定律
自以為燈
菩提。菩提樹
水知道答案
筷子與刀叉
草木有本心
丟了自己
茶道
一輪明月
一葉菩提
人間處處有乘除
隨緣,是人生的大智慧
金錢情緒
留意自己的嘴巴
溫柔的枕頭
較量
天理·良知
直面良心
坐擁茶香
都市物語
享受自己
值得一看的好書(四)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