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日本的太極地(Taiji)是一個風光秀麗的美麗海灣,然而每年在這裡有23000頭海豚被日本漁民捕殺。本片真實而客觀的記錄了這一殘忍的行為。本片攝製組勇敢而艱難的拍攝了本片,因為在拍攝地,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村,這裡的人不準任何的拍攝行為。而在這個海灣,對於海豚的捕殺一直在進行著,在本片你將看到海洋環境正遭受怎樣的破壞,並且對於整個地球產生怎樣惡劣的影響。影片所記錄的真相是令人震驚的,全片充滿了探索,間諜式的氛圍。2007年,根據日本漁業署的公告,這裡有1623頭海豚被殺;在日本的47個縣中,有8個縣是允許捕殺海豚的,這樣每年在日本被屠殺的海豚總數就達到大約2萬頭。澳大利亞的Broome市,太地28年的姐妹城市,在《海灣峽谷》今夏首映後公開表示:“如果這種獵殺海豚的行為真的存在的話”,那么它將質疑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裡克·奧巴瑞的帶領下,一群愛冒險的激進分子扛著頂級的裝備走進了日本太極地的一個海灣。深入現場,真實記錄下大量野生動物被人類虐殺的暴行,並揭示了嚴重威脅到人體健康的一種現象。
上世紀60年代,理察·奧巴瑞(RichardO'Barry)的名字就海豚的訓練領域來說,算得上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他曾經以演員和訓獸師的身份活躍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海豚的故事》(Flipper)的拍攝現場……如今已經過去40多年的時間了,奧巴瑞卻仍然保持著自己對海豚那異於常人的支配能力,通過馴獸師與海豚之間的合作表演,來贏得電視觀眾心滿意足的笑聲。也許是因為職業的關係,奧巴瑞一直都對海洋哺乳生物的權益異常地關注,並積極地參與其中,可是他卻悲哀地發現,在這樣一個文明社會當中,竟然還存在著一個對海豚實施無限制捕殺的秘密海灣--“太地”,當他親自去考查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那裡是一個多么充滿悲劇色彩的海豚的地獄。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事實,奧巴瑞聯同電影人路易·皮斯霍斯(LouiePsihoyos),加入他們行列的還有一個由社會活動家、電影人和自由潛泳者所組成的強大的精英製作團隊,他們共同展開了一個在隱蔽的狀態下進行的偷拍任務,滲透進“太地”這個位於日本、地形險要的海灣,將那裡人性最黑暗的秘密公諸於世。
幕後製作
難以忽視的真相
“我用10年建立了馴養海豚的事業,但用了35年努力毀滅它。”——里克·奧巴瑞
從1960年開始,里克·奧巴瑞就是世界知名的海豚訓練師,可以說是他一個人發展出了海豚表演這個遊樂項目。就在他功成名就、全世界的水族館和海豚表演遍地開花的時候,他卻選擇了要摧毀自己親手建立的這個娛樂產業--為此他花費了35年時間,並且尚在進行之中。
里克·奧巴瑞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他說:“我養了一條叫做凱西(Cathy)的海豚,後來就是和她一起拍攝了Flipper。每當她的節目放映的時候,我都會接一根電線出來,把電視機拉倒凱西面前。她能在螢幕上認出自己--其實海豚也是有自我意識的,只不過我們人類常常忽視樣的真相而已。後來,凱西在我的懷裡自殺了,我用的是自殺這個非常嚴重的詞兒。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識的,只要它憋在水下不出來,它就死了。那天,我能感覺到凱西非常沮喪。如果你見過野生的海豚,就會明白海豚不應該被關在水族館裡。”在經歷了凱西的“自殺事件”之後,奧巴瑞便投身到解救海豚的運動中了,屢次示威、屢次身體力行又屢次被捕。直到最終,他來到了臭名昭著的日本太極地。在這裡,每年都會有超過20000頭海豚被屠殺,為了將真相揭露出來,奧巴瑞找到了電影人路易·皮斯霍斯。
皮斯霍斯原來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他對於環境以及野生動物問題也非常關心。當他得知太極地發生的一切之後,便決心要把這一切拍攝下來,公之於眾。他說:“我預計我們要做的事情的風險,很顯然,這裡有很大的冒險的成分,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們拍攝真相併將此告訴世人。”由於影片的內容在日本非常敏感,所以不會有太大的財團和製片公司願意冒風險投資給皮斯霍斯。為此,皮斯霍斯請教了好萊塢的省錢高手史蒂文·史匹柏。史匹柏給他的建議是,不要在船上進行拍攝,因為那么做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並且沒有什麼收效。皮斯霍斯說:“我們最後確定了拍攝方法,晚上潛入太極地的深處,海灣的岩石上放置被偽裝成石頭的攝像機,把一架用於航拍的飛機偽裝成熱氣球,在水下放置拾音器和攝影機。就這樣,我們拍攝出來這部影片。”
頂尖的製作團隊
由於日本政府的不支持和當地漁民的不合作態度,攝製組無法取得合法的拍攝許可。為了能順利地拍攝完整個紀錄片,皮斯霍斯找來了自己一眾好友--他們都是拍攝、潛水和動物保護方面的精英人士。
皮斯霍斯說:“我找來了加拿大的曼迪-雷·克魯克謝克和她的丈夫克科·克拉克,他們兩個都是自由潛水的高手。克魯克謝克曾經拿過6次自由潛水的世界冠軍,她能不藉助任何裝備下潛到88米深的地方。有他們的幫助,我就能很簡單地在水下安置攝影機了。我還有個朋友,他以前是我的攝影助理,現在他在工業光魔公司做模型。我找他製作了幾個石頭,我們把攝像機安在了裡面。我找來了查爾斯·翰波利敦(Charles Hambleton),他是個瘋狂的傢伙,沒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他曾經做過加勒比海盜的航海嚮導。我們要靠他來操作各種設備和負責後援。還有個原來是加拿大空軍的技師,他給我們改裝了一個無人駕駛的飛機,並且把一架遙控攝影機安在了上面,可能這是一個連《11羅漢》都比擬不了的陣容吧,至少我的製作團隊是頂尖的。”
影片上映之後,取得了不少獎項和關注。可是對整個攝製組最大的犒賞還要算日本政府方面的一些退步--太極地捕撈協會會長的被辭退、國際鯨魚保護協會日本代表的引咎辭職、從小學生食譜中被剔除的海豚肉。可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仍然會有大批的鯨類動物被捕殺。路易·皮斯霍斯說:“這是一個好的徵兆,但是這還不夠。只要屠殺海豚的事情存在一天,我們就會和他們鬥爭到底。現在里克·奧巴瑞和海洋生物保護協會已經在插手調查這些事情。很多日本的水產品市場已經廢除了鯨魚肉和海豚肉的配額供應。可是即使是這樣,海豚屠殺依然沒有停止。我們都希望這部《海灣峽谷》能讓人類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愚蠢、荒唐和可笑的事情。在意識到之後,才能有杜絕這種事情再次發生的可能。”
平靜海灣下的血腥黑幕
影片伊始,里克·奧巴瑞帶著導演路易·皮斯霍斯,再次來到太地町。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對海豚非常友好的小鎮,這裡有著名的鯨類博物館,還有海豚造型的游
船在港口游弋。然而在一個隱蔽的標有“禁止入內”的海灣,一個無比黑暗的現實卻被掩蓋多年:每年,這裡的漁民們利用一套專門捕殺海豚的方法,在一夜之間屠殺數千條海豚。他們首先將鋼製長管置入海中,並且不斷敲打,干擾海豚的聲納系統,將它們趕到一些由岩石構建成的凹口內,再將入口用漁網封鎖。第二天黎明,全球各地海洋館的海豚馴養師便會趕來,挑選適合在水族館進行表演的海豚,一頭特別聰明的海豚可能會被賣到15萬美元。一旦海洋館挑選完合適的對象之後,血腥的屠殺就正式開始了。剩下的海豚們被漁民們殘忍地用魚叉插死,整個海灣的海水都被血水染成了紅色,絕望的海豚叫聲此起彼伏,讓這一幕顯得即悽慘又血腥。接下來,汞含量嚴重超標的海豚肉,以每條600美元的優惠價格出售給當地加工廠,通過各種手段,冒充鯨肉走上人們的餐桌。奧巴瑞此行,就是要通過真實的一線鏡頭和畫面,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些黑暗的內幕。
里克·奧巴瑞表示,拍攝當初曾擔心影片會過於說教,但是最後導演路易·皮斯霍斯竟將這部有著沉重主題的紀錄片以非常戲劇化和娛樂化的形式展現出來,讓觀眾們笑過哭過之後,在走出影院的時候會不由思考:“我能做些什麼? ”這是影片最大的成功,奧巴瑞說:“我很高興地看到,這部電影越受歡迎,海豚捕殺就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抵制,我相信,我們離阻止這些捕殺行為已經不遠。”
除了殘忍的海豚捕殺行為外,《海灣峽谷》還揭露了一個關係到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在日本市場上隨處可見的海豚肉,其實含有大量超標的汞元素。里克·奧巴瑞說:“海豚肉其實跟毒藥沒什麼兩樣,海豚肉中的汞含量甚至高過水俁灣汞中毒事件中的魚身上的含量。幸運的是,這部影片完成了一件日本的報紙和電視媒體都沒能做到的事——指出了日本民眾多年來被蒙在鼓裡事實。雖然還沒有醫生對食用遭受汞污染的海豚肉造成的危害做出研究,但是我們已經有發現有可能因此喪失記憶和聽力的例子。”
危險重重的拍攝過程
導演皮斯霍斯表示,《海灣峽谷》的拍攝經歷和他以往拍攝任何影片時都不一樣:“我們的大多數工作就是在半夜秘密進行,而最大的挑戰,就是要避免被漁民暗殺或是被警方抓住關進監獄。”與此同時,拍攝這部電影也對他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自從拍攝這部電影起,我對動物的態度就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我對於動物生命的敏感性大大提高,因為一旦你對它們的現狀有所了解,你就很難再對此置若未聞。海豚的大腦甚至比我們還大,他們有更加複雜的神經元,有特殊的聲納系統,它們也是唯一已知的會主動對人類施以援手的野生動物,自人們有文字記載以來,它們就因為對人類富有同情心而被列入傳奇。它們援救人類的故事一直都有,而我覺得是時候有人來拯救它們了。”
隨著影片的公映,里克·奧巴瑞的處境也變得更加艱難,他每次進入太地町前,都不得不喬裝改扮,他的行動也受到警察的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漁民們錄下,希望能從中找倒任何一個可以將他驅逐出境的機會。然而35年的保護海豚的鬥爭後,在經歷過絕食抗議、被投入監獄、遭受人生威脅等種種困難後,奧巴瑞表示:“當看到這部電影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大獲好評,人們紛紛跳起來詢問能夠做些什麼時,沒什麼比這個更讓我高興的事了。我看到了地平線上的希望,關閉海豚屠場的時機已經到來,如果我們能夠成功,這將是在徹底阻止各類捕鯨活動的道路上的一大進步。”
花絮
太極地的鯨魚博物館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水族館海豚和鯨魚的“集散地”。那些被捕撈上來的鯨魚和海豚只有一小部分體態優美、智商完善、發育良好的個體能被“有幸”送到水族館。剩下的那一部分則要遭受悲慘的命運。
相關數據表明,每年日本人都要殺掉23000頭海豚供食用。但是日本農業部提供的數據則表明整個2007年只有13080頭鯨目動物被捕殺--其中包括各個品種的海豚和鯨魚。
海豚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本片的導演路易·皮斯霍斯曾經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本片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本片的中心人物里克·奧巴瑞曾是1960年代最權威的海豚訓練專家。也是當今最著名的海豚音學學家。他曾經製作了Flipper這個經典的電視節目。
路易·皮斯霍斯是位半素食主義者,他還吃魚。但是在拍攝完本片後,他連魚也不吃了,成了位完全的素食主義者。甚至連皮帶、皮衣都被他“拋棄”了。
日本人有著悠久的捕殺和獵食海豚的歷史。在他們的食譜上,海豚肉一直是一道重要的菜餚。
影片曾在2009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日本政府曾經有過一次“學校午餐計畫”,海豚肉被列在了中餐的食譜上。可是在本片之後,這道菜被取消了。
加拿大自由潛水女冠軍曼迪-雷·克魯克謝克(Mandy Rae-Cruickshank)和她的丈夫自由潛水教練克科·克拉克(Kirk Krack)參與了影片的拍攝。
導演找到了工業光魔公司模型製作部的負責人。在他的幫助下,劇組做了一個能藏住攝像機的假岩石。
太極地的地形複雜,三面環山,只有一個入口,還被鐵絲網、警衛和警犬保護著。劇組只有選擇晚上“翻牆”而入。
整個攝製組在當地受到了全天候的嚴密監控。
由於日本方面不予發放拍攝許可,這部電影其實是“非法”拍攝出來的。
每到夜晚拍攝的時候,整個劇組都會像特種部隊一樣“武裝”起自己,臉上塗上油彩、穿著迷彩服,潛入太極地拍攝。
劇組在晚上使用的無熱源的紅外攝影機是軍工產品。只要有脈衝信號,這台攝影機就能將它記錄下來。
影片的片尾曲是大衛·鮑依1977年創作的Hero,歌曲的第一句是I I wish you could swim,Like the dolphins。
精彩對白
Richard O'Barry: If you aren't an activist you're an inactivist
里克·奧巴瑞:沒有行動,只能坐以待斃。
所獲獎項
本片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本片獲得了2009年Hot Docs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選擇大獎,排名第1。
演職人員
路易·皮斯霍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本片導演,動物保護主義者,在拍攝前美國著名導演斯比爾伯格曾告誡皮斯霍斯,千萬不要接觸動物題材,不要在裝了刀片刺網的船上拍攝,不要刺激憤怒的日本漁民和試圖阻撓的當地官員。顯然,皮斯霍斯沒把他的話聽進去。“作為首次涉足電影業的新人,我們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海頓·潘妮蒂爾,本片主演,1989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的帕利塞茲,歲半便正式加入了肥皂劇劇組,1996年開始,潘妮蒂爾在CBS電視劇《Guiding Light》中飾演讓她的名字在全美家喻戶曉的角色Lizzie Spaulding,2004和05年,她在凱特·哈德森的《流行教母》以及《冰雪公主》兩部輕鬆的喜劇片中都以青春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底,潘妮蒂爾開始在NBC劇集《heroes》中飾演擁有不死之身的美少女啦啦隊隊長克萊爾,一經亮相立刻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眼球,隨著這部劇集的成功,潘妮蒂爾的人氣一路竄升,目前已經是美國人心目中最受歡迎的電視女明星之一;不但是各檔脫口秀節目的熱門嘉賓,也常在各類性感美女榜單中獲得之前難以想像的名次。
影片賞析
《海灣峽谷》的發生地是在日本和歌山縣的太地村,在這裡的一處海灣,每年海豚的遷徙時節,都有數萬被人類想方設法驅趕到這裡,其中的大部分被當地漁民秘密捕殺,而倖存的少數則被高價販賣,前往世界各地的海洋館。大多數人,都被海洋館裡海豚的“微笑”所欺騙,實際上,它們並不快樂。但凡一部力量強烈、立場鮮明的影像作品,往往會引發與其規模成正比的爭議,如趙亮的《上/訪》、陳為軍的《請/為我投/票》和麥可•摩爾的所有作品,這部以海豚為對象的環保紀錄片也如此——儘管支持的呼聲在數量上極大地壓倒了質疑聲,但少量擊中其要害的質疑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反思:是不是僅僅因為本片的“主人公”是人見人愛的海豚,才激起了我們如汪洋大海的同情心?如果是雞鴨豬牛羊充斥其間的屠宰場,我們還會不會有同樣強烈的憤慨,以及憤慨之後可能付諸的行動呢?
不過這正好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海灣峽谷》已經達到了它想要達到的效果:至少,人們開始思考食物鏈、食品工業和環保行為下所掩蓋的悖論,進而思忖自身的行為是否得當。實際上,當哥本哈根會議在羅生門般的迷霧中無疾而終,當碳減排步履艱難而人口和污染繼續呈爆炸性增長,當年《黑客帝國》里的虛擬特工史密斯說過的一句話,已經越來越有警世意味:“人類就是害蟲。”
相比起來,像《難以忽視的真相》那樣的同題材紀錄片,雖然數據縝密邏輯有力,但在《海豚灣》面前顯得實在是過於古板、嚴肅而溫和、軟弱了。不管後者 所宣揚的主張在科學上有著多大的意義,也不管大和民族捕殺鯨類的行為本身是不是傳統之殤,這部紀錄片拍攝技巧之完美、煽動性之強,足以列為紀錄片的經典範例,可以放進教材里好好研究——它是如何以一部紀錄片的身份,超越諸多優秀電影的巧妙敘事的。
影片一開場就是間諜片式手法,“秘密潛入被禁止進入的私人領地”,這構成了極大的懸念,一方面將觀眾的興趣迅速地調動起來,一方面也構成了本片的敘事主線。這條故事主線,從始至終是以典型的好萊塢手法來完成的,鏡頭非常多,節奏很快,來自日本當地政府和漁民的強烈抵制,令矛盾十分突出。哪怕別的線索有所鬆懈,只要一回到這條主線上來,觀眾的眼球就再也轉不開去了。
《海灣峽谷》是那種將傳統蒙太奇手法運用到極致的作品——主人公里克的傳奇故事和人生抉擇,圍繞IWC(國際捕鯨委員會)進行的內外鬥爭,日本捕鯨傳統和政治經濟利益的博弈,政府、科學家和漁民互為支撐、自欺欺人的謊言,從科學角度看待和分析海豚肉危險的食用價值,以及從和歌山縣太地村海灣流向世界各地的“海豚鏈”……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觀眾所面對的信息量驚人,而在不斷的蒙太奇切換之間,關於海豚灣的種種爭鬥都被剖析得一清二楚,從而構築成一個完整的影像世界。
《海灣峽谷》里的每一條線索,都灌注著影片拍攝者的極大熱情、誠意,正是因為飽滿的無處不在的感情貫穿其中,在影片最後的15-20分鐘內才能匯聚到一起, 奏出情感的最強音。實際上,片中人要完成的任務——拍攝海豚被屠場景,只有短短5分鐘,但有了前面所有信息和情感的鋪墊,這5分鐘足以令人心痛欲裂、壓抑無言。而在完成了沉重的展現之後,影片的結尾又恰到好處地為觀者提供了一處宣洩的渠道:里克胸前掛著液晶屏在IWC會場無聲地繞場一周——有觀眾稱看到此處竟自發鼓掌,這一點也不誇張。
里克是這部紀錄片的隱性線索,他的人生傳奇是《海灣峽谷》的精魂所在。作為一個曾經無比成功的海豚訓練員,他說,自己花了10年時間建立起風靡全球海洋館的海豚表演事業,又花了35年時間來努力毀滅它。他意在亡羊補牢的掉頭醒悟,是片中所有人跟隨他前往太地村神秘海灣的動力,也是這部片子中集中體現的人性光芒。里克的一生恰恰印證了《海灣峽谷》某版本海報上一句極富號召力的話:“人類是海豚最大的威脅,也是它們唯一的希望。”
評論
這么一部真實到殘忍的影片的確讓我們見識到了“岩石的背面”。《海灣》絕對值得奧斯卡的肯定。
——《芝加哥太陽報》
看上去,這部影片就像是一部警匪間諜片,路易·皮斯霍斯和他的夥伴做了一件世界上最危險也是最精彩的環保運動。
——《紐約時報》
《海灣》揭露了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有關海豚屠殺的。真相是簡單的,但是接受這個真相卻很複雜。
——《洛杉磯時報》
日本影響
2010年初摘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海豚灣》,揭發日本和歌山海豚遭大屠殺的驚人實況,影片原定2010年7月26日在東京澀谷一間戲院上映,因受外界壓力,片商已放棄播映。 購下《海豚灣》日本放映權的片商,連日收到來自日本市民憤怒的電話,他們紛紛認為上映該片是背叛及侮辱國家的行為,並警告電影若上映的話,將有不少示威者會在戲院門外抗議,因此片商已決定放棄上映。該片主角昨日獲悉訊息後感到失望,他認為應該讓日本人了解海豚遭大屠殺的事實。
視頻
推薦一批很酷的紀錄電影
如果說:拍攝故事片的時候導演是上帝,而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上帝是導演。那么,無論是故事、人物還是形式都很“酷”的紀錄片,更是猶如得到了上帝之吻。 |
中外環保題材的影片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進程的加速,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反過來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污染,如今環境問題已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人類未來的命運更是令人擔憂,各個國家的導演們磨拳擦掌,深層次挖掘了人類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長遠目標與短期利益、善與惡、正義與貪慾之間的掙扎和覺悟,推出了一系列以環保為題材的影片。 |
2010年11月下旬熱映電影
2010年11月,這個有點寒冷的季節,但是影迷們的心卻是火熱的,特別是哈迷們的心。11月下旬,哈7《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正式上映,溫暖了影迷期盼的心。本期任務是盤點11月下旬熱映電影,完善相關電影詞條的摘要、劇情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