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分區、分國部分,我們擬從歷史地理、旅遊地理的角度把歐洲各締約國劃分為:東南歐、南歐、西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幾個地區;為了便於了解各締約國的綜合國力現狀,對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人口、民族、宗教、GDP、人均GDP等都作了簡要提示。
在編著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一部版面有限的著作中包容367個世界遺產項目,這無疑是對作者駕馭資料能力的一個考驗。為此,我們採取在保證重點的前提下,對歐洲367個世界遺產項目分作不同檔次,有所取捨,嚴格控制字數,所用資料截至2008年7月。所以,《歐洲世界遺產》一書具有“全而新”、重點突出、言簡意賅、可讀性強、學術性和實用性兼備等特點。儘管我們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於作者學術水平和使用資料的局限性,不妥之處定將難免,希望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以便再版修正。
目錄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南歐
第四章西歐
第三章西南歐
第五章中歐
第六章北歐
第七章東歐
第八章東南歐
精彩書摘
第一節歐洲人文地理概要
一、地理環境
歐洲地勢低平,平原(200米以下)占全洲面積的60%,所占比重居世界各洲的首位;同時,低山丘陵(200-500米)占26%,平原、丘陵兩者相加合占86%,這與以山地、高原為主的亞洲形成鮮明對比。2000米以上的高山面積小,僅占全洲面積的2%,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雄偉的山脈。
在世界地圖上,從全球海陸分布大勢的角度看,歐洲大陸宛如亞歐大陸向西突出的一個大半島,北、西、南三面瀕臨海洋。特別是歐洲在大氣環流中處於西風帶,與美洲大陸不同,西岸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沿海岸南北走向,阻擋了太平洋上的海洋性氣團深入內陸;而歐洲地勢平緩,大西洋上的暖濕氣流可以源源不斷地向歐洲內陸吹送,再加上強大的墨西哥暖流的影響,故在世界各大洲中海洋氣候特徵最為顯著。所以,歐洲雖然是一個地處中高緯度的大陸,但冬季並不十分寒冷,夏季也不太炎熱,降水豐富,而且四季降水分配均勻。
歐洲雨量豐沛,並顯示出自西向東遞減的規律,而且降水季節變化小,因而具有河網稠密、水量豐富、通航里程長、利於交通運輸的特點。
綜上所述,歐洲大陸給早期人類繁衍生息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地理環境。但由於地理位置環境相對比較單一,歐洲自然遺產在整個世界遺產中所占比重較小。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六)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