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林語堂小說]

《朱門》[林語堂小說]
《朱門》[林語堂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門》是林語堂小說三部曲之一,小說以30年代國中國西北部的社會為背景,表現了善與惡的衝突、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本書人物純屬虛構,正如所有小說中的人物一樣,多取材自真實生活,只不過他們是組合體。

基本信息

小說簡介

《朱門》《朱門》

《林語堂全集:朱門》與《京華煙雲》《風聲鶴唳》這三部小說合稱為“林語堂小說三部曲”。因為三者有著內在的精神聯繫,都寄託了作者的文化理想和人生理想。

30萬言的《朱門》在故事和人物上作者採用直綴的藝術構思方式,以師範學院女生杜柔安和上海《新公報》駐西安記者李飛的戀愛經歷為主要線索,在30年代國中國西北部的社會背景中,表現了善與惡的衝突,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小說情節爹岩起伏,深刻可讀性極強。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部大夫邸
第二部滿洲客
第三部三岔驛別莊
第四部玉葉蒙塵
第五部蘭州
第六部歸來

圖書序言

本書人物純屬虛構,正如所有小說中的人物一樣,多取材自真實生活,只不過他們是組合體。深信沒有人會自以為是本書中的某個軍閥、冒險家、騙子或浪子的原版。如果某位女士幻想自己認識書中的名媛或寵妾,甚至本身曾有過相同的經歷,這倒無所謂。

不過,新疆事變倒是真實的。歷史背景中的人物也以真名方式出現,例如:首先率領漢軍家眷移民新疆的大政治家左宗棠;一八……至一八七八年領導“回變”的雅庫布貝格;哈密廢王的首相約耳巴司汗;日後被自己的白俄軍逐出新疆,在南京受審槍斃的金樹仁主席;繼金之後成為傳奇人物的滿洲大將盛世才;曾想建立一個中亞回教帝國,後來於一九三四年尾隨喀什噶爾的蘇俄領事康士坦丁諾夫一同跨越蘇俄邊界的漢人回教名將馬仲英;等等。記載著一九三一至一九三四年間回變的第一年資料,例如,史文·海丁的《大馬賓士》和吳艾金的《回亂》等書。本書只敘述這次叛亂在一九三三年的部分。

內容片段

他又走到醫療室,敲著玻璃門。有個護士走出來。
“這兒有個女孩。她已經等了半個鐘頭,血還沒有止住。你能不能替她想想法子。”
護士抬頭看看他含著笑說:“帶她過來吧。”
李飛愉快地回來告訴她。他只能待在玻璃門外。當她進去時,回過頭來對他笑了笑。
過了幾分鐘之後,她走出來。臉擦洗過,頭髮也梳理好了。耳朵後面貼著一塊乾淨的紗布。他看著她那深邃抑鬱的眸子。
她伸出手向他道謝。她黑長的睫毛、圓小的臉龐,誘發哀愁的眼神,都令他覺得不該就此分手。
“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幫了我這么大的忙,我應該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她說。
“單名一個飛。李飛。”
“飛翔的飛?”
“是的。”
“奇怪!我一直不曉得,你就是那位名記者!”她默默地看了看他。
“別損我了。現在你真的該好好休息。一定餓了吧?”
他看了看手錶。“早就過十二點了。經過這么一場混亂,他們該不會等你回去吧?’’她虛弱地回答:“不會。”
“午飯時間過了,而且這裡離你家還有一大段路。我有這份榮幸請你吃飯嗎?”
她欣然接受了,就像面臨一次奇遇。
他們來到一家館子,他叫了壺熱茶、飯、鮮鯉魚湯和蔥爆羊肉。

林語堂作品匯

林語堂,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