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方誌敏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贛東北和閩浙贛根據地的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主要領導人。他生前寫下了許多光輝篇章,為我們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革命遺產。一九八三年三月,中共江西省委決定,由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輯《方誌敏文集》。目的是為了幫助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向這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學習,以提高愛國主義、共產主義覺悟,繼承革命傳統;同時給研究工作者提供研究中國革命史、贛東北和閩浙贛根據地史以及農民運動史的重要資料。
文集共收入四十四篇著作,分編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作者全部獄中文稿;中篇是作者關於農民運動和根據地建設方面的著述,其中有十篇是第一次發表;下篇收入作者早期的一部分文藝作品。
收入文集的著作都保持原貌,只作了個別事實和文句的訂正。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加了若干題解和注釋,還附錄了《方誌敏生平年表》和《關於方誌敏獄中文稿的幾個問題》。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五日,鄧小平同志為《方誌敏文集》題寫了書名。
在收集、編選文稿的工作中,得到中央檔案館,中國革命博物館,江西省檔案館,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上饒地區、波陽、貴溪檔案館,安徽石門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以及方誌敏烈士親屬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併致以謝意。
本書是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征委會《方誌敏文集》編輯組選編的,由吳允中主持,參加具體工作的有李希文、何賢恕、孟曉敏。
編輯說明
方誌敏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和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主要領導人。他生前寫下的許多光輝篇章,是留給我們的一份極其珍貴的革命遺產。為了幫助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向這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學習,提高愛國主義、共產主義覺悟,繼承革命傳統,同時給研究工作者提供研究中國革命史、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史,以及中國農民運動史的資料,1983年3月,中共江西省委決定,由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輯《方誌敏文集》。在中央檔案館、中國革命博物館、江西省檔案館、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上饒地區檔案館、波陽與貴溪檔案館、安徽石門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和方誌敏親屬的大力幫助支持下,由吳允中主持,編成28萬餘字的《方誌敏文集》。1984年6月15日,鄧小平為該書題寫了書名。1985年10月該書在北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8月21日是方誌敏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位早年為黨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宣傳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業績,教育廣大幹部民眾學習他的崇高風範,經中共江西省委批准,人民出版社認可,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在第一版基礎上修訂《方誌敏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再版的《方誌敏文集》共收入44篇原作,分編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方誌敏獄中文稿;中篇是方誌敏關於農民運動和根據地建設方面的著述;下篇收入方誌敏早期的一部分文藝作品。收入的文稿都保持了原作原貌,只在個別明顯有誤的敘述和文字上作了訂正。為確保質量,此次再版時已對所有題解、注釋,以及《方誌敏生平年表》進行了重審和修訂,刪除了個別附錄,增加了一幅歷史照片。《方誌敏文集》再版修訂工作由蘇多壽主持,蔣偉、阮曉芸、湯靜濤、晏蔚青和劉津參加具體工作。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1999年3月。圖書目錄
方誌敏自述(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一九三五年三月)
一、黑暗的故鄉
二一個苦學生
三、九區青年社的組織
四、工業學校的驅趙風潮
五、我不相信基督教!
六、讀《先驅》加入S.Y
七、我是個共產黨員了!
八、五卅運動中的我
九、秘密國民黨時代的工作
十、北伐軍到了江西以後
十一、吉安一帶的減租運動
十二、“重起爐灶,再來乾吧!”
十三、秋暴未成村先毀
十四、再到翻陽
十五、橫豐的年關暴動
十六一九二八年的艱苦鬥爭
十七、擊破了砍樹運動
十八、戈陽的赤化
十九、貴、余、萬的赤化
二十、五個月的軍事工作
二十一、國民黨第一次“圍剿”
二十二、紅十軍第一次進閩北
二十三、為國際路線而鬥爭
二十四、右傾保守主義是我們最兇惡的敵人!
二十五、肅反鬥爭
二十六紅十軍第一次講閩北
二十七、蘇維埃模範省的榮譽
二十八、五次“圍剿”的戰爭
二十九、皖南的行動
三十、在懷玉山被圍
三十一、被俘以後
我們臨死以前的話(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獄致全體同志書(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日)
可愛的中國(一九三五年五月二日)
死!—共產主義的殉道者的記述(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清貧(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給某夫婦的信(一九三五年五月)
獄中紀實(一九三五年六月九日)
《贛東北蘇維埃創立的歷史》(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九日)
序言
第二章記胡海、婁夢俠、謝名仁三同志的死(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遺信
中篇
為紀念列寧敬告民眾(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日)
在江西第一次全省農民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日)
會務總報告(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在江西省政府歡迎農工代表大會上的演說(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江西第一次全省農民代表大會宣言(一九二七年三月一日)
反右運動與吾人(一九二七年四月五日)
李烈鈞原來如此(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
《鋤頭》發刊詞(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布告(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信江特區蘇維埃土地臨時使用法(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三日)
信江黨和紅軍以及最近之局勢(一九三0年六月八日)
I黨的略史
Ⅱ信江紅軍的經過及其現況
III信江目前的局勢
Ⅳ我們的意見
對於今年土地稅徵收法的解釋(一九三二年四月八日)
附錄: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土地稅法(一九三二年四月八日)
堅決執行中央政府戰爭緊急動員命令一—用實際行動紀念廣州暴動(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日)
閩浙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對全省選民工作報告書(一九三三年一月十日)
第一章蘇維埃對選民做工作報告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省蘇維埃政府的工作情形第三章省蘇維埃組織的變更與工作的轉變為全部實現省蘇維埃農業生產計畫而鬥爭!(一九三三年二月四日)
在授予方誌敏紅旗勳章儀式上致的答詞(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給方誌敏的信怎樣做鄉蘇維埃工作(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加緊白區工作來開展大塊的新蘇區(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
閩浙贛第三次省蘇維埃大會開幕詞(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對一九三四年的展望(一九三三年十二月)
建設我們鐵的紅軍(一九三四年二月)
關於白區鄉村工作的幾個問題(一九三四年三月)
逃跑只是死路一條—在邊區民眾大會上的演說(一九三四年八月)
下篇
私塾
哭聲
嘔血
謀事
血肉
快樂之神一—以信代序
我的,心
同情心
年關鬥爭
附錄:方誌敏生平年表(1899年一1935年)
出版經過
1962年,工人出版社把方誌敏獄中遺稿《死》、《給某夫婦的信》、《獄中記實》、《贛東北蘇維埃創立的歷史》、《記胡海、婁夢俠、謝名仁三同志》和《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等6篇彙編出版,以《獄中記實》為書名。
196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把影印本和工人出版社所收編的除《我們臨死以前的話》以外的烈士遺稿合編為一冊出版,仍以《可愛的中國》為書名。此書在文革結束後的1977年再版。此外,1965年商務印書館也出版了《可愛的中國》。
1980年2月,人民出版社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作者手稿《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出版了單行本。
1983年3月,中共江西省委決定,由省委黨史徵集委員會編輯《方誌敏文集》。該文集共收入方誌敏44篇文稿,分上、中、下篇。上篇為已保存下來的所有獄中文稿12篇;中篇是作者關於農民運動和根據地建設方面的著述;下篇收入作者早期的一部分文藝作品。收入文集的著作均保留了原貌,只作了個別事實和文字的訂正。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加了若干題解和注釋。
1984年鄧小平為《方誌敏文集》題寫了書名。此書正文前配有作者獄中遺照和文稿手跡圖片,以及葉劍英於1979年手書其1940年“讀方誌敏同志獄中手書有感”(七絕):“血染東南半壁紅,忍將奇績作奇功;文山去後南朝月,又照秦淮一葉楓。”該書32開本,封面硬殼精裝,首次印刷5500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為紀念方誌敏誕辰100周年,《方誌敏文集》經重新校訂仍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尤為感人的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退休幹部王淑英身患絕症,她在生命垂危之際,捐助人民幣2萬元,委託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輯再版《可愛的中國》。在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下,這本收錄有烈士《可愛的中國》和《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兩篇著作的書,於1995年5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另外,據上海圖書館藏書資料得知,華藝出版社(1990年)、灕江出版社(1996年)等不少出版單位也出版了《可愛的中國》及其烈士其他著作;上海盲童學校盲文出版社於1990年還出版了盲文版的方誌敏《獄中記實》。
第1版簡介
《方誌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據編輯說明,此書是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輯的。文集共收入44篇著作,分編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作者全部獄中文稿;中篇是作者關於農民運動和根據地建設方面的著述,其中有10篇是第一次發表;下篇收入作者早期的一部分文藝作品。附錄了《方誌敏生平年表》和《關於方誌敏獄中文稿的幾個問題》。
書前插有黑白照片四幀:一副方誌敏烈士的頭像,一副腳上拴著鐵鐐的囚照,一副方誌敏手稿的影照,一副葉劍英《讀方誌敏同志獄中手書有感》題詩照。
論文寫作參考書籍大全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