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散文]

《可愛的中國》[散文]
《可愛的中國》[散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可愛的中國》,寫作時間是1935年5月2日。當時日本的全面侵華戰爭還沒爆發,但“九·一八的炮聲卻震撼了每一個有起碼民族情感的中國人的心。作為紅十軍的創始人,方誌敏在紅軍開始長征的時候,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司令,但在進軍的路上,不幸因叛徒出賣而落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手中,最後英勇就義。

基本信息

散文

簡介

可愛的中國可愛的中國

作 者:方誌敏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1
開 本:大32開
裝 幀:平裝
ISBN號:7020045243
頁 數:99
所屬分類: 文藝類 >> 中國小說

創作背景

《可愛的中國》是方誌敏的著名散文,也是他的遺著。1935年寫於獄中。作者以親身經歷概括了中國從“五四”運動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以來的悲慘歷史,憤怒地控訴了帝國主義肆意欺侮中國人民的種種罪行。他滿懷愛國主義激情,象徵性地把祖國比喻為“生育我們的母親”,“她是一個天姿玉質的美人,她的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愛慕之美。”可是,美麗健壯而可愛的母親,卻正受著“無謂屈辱和殘暴的蹂躪”,強盜、惡魔殘害她,掠奪她,肢解她的身體,吮吸她的血液,漢奸軍閥幫助惡魔殺害自己的母親。作者高聲疾呼,“母親快要死去了”,“救救母親呀!”他指出挽救祖國的“唯一出路”就是進行武裝鬥爭,論證“中國是有自救的力量的”,堅信中華民族必能從戰鬥中獲救。並在篇末展示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繪出革命後祖國未來的美好幸福的景象,表現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心。

內容介紹

本書包括《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等獄中自述及作者早年的詩文,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為國為民獻身的愛國思想和愛國熱情。是我黨重要的革命文獻,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科書。 1952年5月初版,1994年6月第4版第46次印刷。第4版在1963年重版的基礎上,增補了已收集到的作者早年所寫詩文,並附錄了馮雪峰1951年為本書影印本所寫的“說明”,並依據原稿做了核對和校正。

作者簡介

方誌敏方誌敏

方誌敏(1899-1935)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1899年8月21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十六)生於江西弋陽縣漆工鎮湖塘村。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國軍拘捕入獄。當時很多國軍十分敬佩他,想救他出來,可他卻堅定的說:“不能丟下弟兄們不管啊!要救就把我們全救出去!”可最後,還是失敗了。1935年8月6日被國民黨反動派在南昌殺害(暗殺),卒年僅35歲。1977年9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弋陽縣城北面峨嵋嘴山頂建立方誌敏紀念館!在獄中,他受盡酷刑,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文章《可愛的中國》曾由魯迅先生代為保存,解放後就公開發表了。

歷史小說

簡介

可愛的中國可愛的中國

作者:張品成
分類:歷史小說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內容介紹

本書是作家張品成寫作多年的一部長征題材的小說。這部作品以紅軍長征為背景,描述了長征初期,中央紅軍陷入全面被動的局面,蘇區北大門廣昌失守,林彪羅炳輝退出建寧,敵南路軍陳濟棠部占領會昌筠門嶺要塞,彭德懷部也告失利永安城陷落敵手.

書本評價

長征不是英雄神話,它是無數紅軍戰士和紅軍將領為了勝利而心甘情願地用自己的生命鋪成的中國革命之路。
長征初期,中央紅軍陷入全面被動的局面,以方誌敏為首的紅十軍為確保中央紅軍順利地實施戰略撤退,展開了一場悲壯的血的廝殺。
小說避開了對長征進行史詩般的正面描述,另闢路徑地以紅十軍切入長征的主題,以人性化、平民化的描述,生動塑造了方誌敏、尋淮洲、粟裕、劉疇西、樂少華等紅軍將領的形象,宏揚了為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而甘願奉獻的長征精神。

作者簡介

張品成張品成

張品成創作的長篇小說《可愛的中國》是海南第一部國家重點扶持文學作品,也是黨的十七大以後國家重點宣傳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描述了紅軍長征初期,以方誌敏為首的紅十軍,以生命為代價,“大張旗鼓,惹火燒身”,吸引敵軍主力,為確保中央紅軍順利實施戰略轉移奠定了重要基礎.
張品成系海口市文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作家,30年來一直致力於革命歷史題材寫作,共出版紅軍題材長篇小說8部,中短篇小說集3部。主要作品有 《赤色小子》、《永遠的哨兵》、《北斗當空》、《翱翔如風》、《十五歲的長征》等。《赤色小子》曾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第十四屆冰心文學獎。作品多次被《小說選刊》等刊物選載,曾獲第四屆、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創作背景

“我為什麼寫紅軍題材寫了30年,卻只寫了瞿秋白、方誌敏兩個領袖?因為他們兩位都是中國士大夫的典型,而且,瞿秋白和方誌敏兩人都是魯迅的朋友!我想寫出中國士大夫那種執著人生、熱愛生活、勇於犧牲、堅韌不拔的高貴品格。”張品成如是說

跳出傳統還原真人
張品成說,縱觀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發生70年來的所有文字,大多是縱觀的,以史實為依據的,以重大戰例為素材的,以核心人物為中心的,這種寫法很容易將作家的創作帶入一個狹窄的胡同。如果能更深層次去解讀長征,更客觀地將長征歷史放在整箇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裡,將紅軍將領還原為真實的人活生生的人,做到既從巨觀上把握,更從微觀上入手,具體地解剖一個或一群長征參加者的形象,那么情形可能完全就不同了。
“寫《可愛的中國》,就是要寫方誌敏。我寫方誌敏,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一定要跳出傳統,還方誌敏一個真實的人,活生生的人,讓讀者可以更直觀、更可信地感受的人。”張品成說,“而且,方誌敏這個人是不同於其他許多中國革命領袖的一個人,因為他是一個中國五千年來典型的士大夫!這就是這部小說不同於別的同類小說之處。”
小說《可愛的中國》將主要筆墨放在寫方誌敏的獄中生活,但它絕不同於其他同類寫獄中生活的革命題材小說。在書中,方誌敏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士大夫,因此,他即使進了監獄,也不是只保持高昂的革命鬥志,而是以自己的文學修養,以自己的寫作和生活,慢慢去感化當時十分頑固的國民黨反動派,到了後來,連那些對他保持高度警戒心的監獄長、獄卒等,都成了他的文稿的傳稿人,可見如果沒有一個很得人心的人格,沒有一個可貴的品格,是難以做到這一步的。而這,就是作家張品成心目中真實的方誌敏。
獨闢蹊徑敘述長征

張品成還說,既然《可愛的中國》寫的是長征,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背景。然而,過去太多描述紅軍長征的文學作品都是正面寫長征,只見事物不見人物,或者只見戰爭不見人性,因此,他在寫作《可愛的中國》之初,便決定要獨闢蹊徑敘述長征。
在張品成的小說中,中央紅軍陷入全面被動,蘇區北大門廣昌失守,林彪、羅炳輝退出建寧,彭德懷部也告失利,永安城陷落敵手等等,都只是一種背景交待,一帶而過。此時,方誌敏出場,他率領僅有6000餘人馬、千餘支長短槍的紅十軍,攜帶著300多擔標語宣傳品沿途大量散發,造成大部隊活動的氣勢,去向國民黨部隊“惹火燒身”,以此吸引敵人主力,緩解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時的重重包圍。
從此開始,張品成就將這種藝術追求一直貫穿始終,去寫方誌敏這樣一群“普通人”,如何面對戰爭的考驗,面對國民黨部隊對人的摧殘,從而把自己的筆觸伸向以方誌敏為首的一個個具體的紅軍官兵,寫他們在戰爭中感受到的有血有肉的壓力和恐懼,但又不怕壓力從恐懼中英勇向前。張品成說,他的這部小說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小兵、小人物,他正是想通過塑造他們在戰爭中的感受和行為方式,從而來折射戰爭。“因為一些深層的東西,往往在紅軍官兵們更平常、更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更能得到體現。”張品成說。
因此,《可愛的中國》除了成功塑造出了方誌敏這個主角外,還塑造出了尋淮州粟裕劉疇西樂少華等紅軍將領以及眾多士兵,把他們都還原為了一個個真實的人,寫了大家感受到的戰爭的無情和無奈,更寫了他們超人的犧牲精神和超拔的內心世界。作為主人公的紅軍將領方誌敏,自始至終沒有一句豪言壯語,但他卻為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而甘願奉獻,即使在獄中,也以昂揚的鬥志面對摺磨,面對人生,面對生活,寫作不止,直到生命盡頭,這就是方誌敏這箇中國士大夫的可貴之處。
30年探索厚積薄發
張品成1957年生於湖南瀏陽,做過知青,當過教師。1982年從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前已經開始文學創作,在江西革命老區,他研究最多的就是紅軍和長征,他曾兩次重走紅軍長征路,在贛南一住就是五六年,在他近30年的文學創作活動中,始終以長征和紅軍為主要題材,因此積累了大量的素材,這次創作《可愛的中國》,可以說是厚積薄發。
據張品成介紹,他創作的紅軍題材小說,包括短篇、中篇和長篇小說,已經有400萬字,積累起了對紅軍長征的眾多資料,為此今年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已邀請他去講長征故事。而這次推出《可愛的中國》,主要還是他要在紅軍長征題材長篇小說創作中尋求突破口,才把自己最傾情的人物方誌敏寫出來,而他傾情的瞿秋白,只是一個中篇而已。

電影

簡介

可愛的中國可愛的中國

《可愛的中國》是一部向新中國60周年獻禮的主鏇律電影,由中共九江市委和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合作拍攝,投資2500萬元,打造一部具有藝術感染力和心靈震撼力的主流史詩大片。該片以電影的形式再現方誌敏烈士的光輝事跡。
《可愛的中國》是大銀幕上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講述方誌敏的故事

精彩之處

《可愛的中國》並不採用傳統的時間順序套路展示,而將以三段式的結構,用方誌敏的《血肉》、《清貧》、《可愛的中國》三篇文章標題為基礎構築全片。
開篇的“血肉”主要講述方誌敏帶領的紅十軍團在掩護紅軍北上抗日的過程中被捕這段故事;而“清貧”和“可愛的中國”主要講述方誌敏在獄中和戰友獄友並肩與以顧祝同為首的國民黨高層展開的較量。影片的尾聲,方誌敏的遺骨跟一副4斤重的腳鐐被建築工人們發現,將歷史和現實串在了一起。
英雄的故事不會過時
《可愛的中國》對於今天的觀眾究竟有多少吸引力?上影集團任仲倫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方誌敏烈士的信仰、正氣、感召力帶來的思想震撼就是影片最大的看點。我覺得我們的電影沉浸在小智小慧、小情小感中太久了,非常需要這么一個久違的英雄主義的影片。上海市教委聽聞這樣一部影片開拍之後,已經來為上海市150萬中小學生預訂了電影票,讓全市的百萬中小學生都走進影院,去了解他們在課本上已經認識的方誌敏。”

幕後花絮

影片的導演胡雪楊在介紹道:“提到方誌敏,大家首先想起的可能是他留下的那些感人肺腑的文字。為了籌備《可愛的中國》,我們翻閱了大量關於方誌敏的歷史文獻,結果發現方誌敏傳奇的一生都充滿著革命激情,這段歷史是應當被後人去了解的。”
在《可愛的中國》中扮演方誌敏的是去年憑藉《破冰》奪得長春電影節影帝的任程偉。任程偉表示能夠在銀幕上扮演方誌敏這樣家喻戶曉的革命烈士是一個光榮的使命。
任程偉說,早在電影開拍前他就按照導演的要求,讀了很多關於方誌敏的文獻資料,並且提前開始揣摩人物的內心情感。除此之外,為了和方誌敏的形象更接近,任程偉在開拍前一直在控制飲食,努力讓自己瘦下來。任程偉說道:“那個年代的革命烈士都比較清瘦,為了和方誌敏的形象更貼近,就只有自己多吃點苦頭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