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毛澤東早期文稿》](/img/3/2f6/nBnauM3X2EjN3YTM4cDN3QjNwMTM0QzNzQzMwADMwAzMxAzL3Q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毛澤東早期文稿》自1912年6月至1920年11月,有文章、書信、詩詞、讀書批註、日誌、紀事錄、談話、廣告、報告、通告、啟事、文電、章程、課堂筆記等152篇。凡有作者手稿或作者個人署名的文稿,以及雖未署名但有根據確認是毛澤東撰寫的著作,均編人正編,共134篇;同別人聯合署名的文稿,別人記錄的談話,以及雖可推斷但不能完全認定是毛澤東撰寫的著作,則編人副編,共18篇。編人本書的文稿有39篇是第一次公開發表,其餘雖在當時的出版物上發表過,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多未正式刊印。
正編和副編,分別按時間順序排印。每篇文稿的末尾都注有刊印所根據的稿本或版本,署名文章還註明所具名字。刊印的文稿,均保持原貌不動。
目錄
商鞅徙木立信論
(一九一二年六月)
致文詠昌信
(一九一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挽易詠畦聯
(一九一五年五月)
致湘生信
(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明恥篇》題志
(一九一五年夏)
致友人信
(一九一五年七月)
致蕭子升信
(一九一五年八月三日)
致蕭子升信
圖書節選
商鞅徙木立信論(一九一二年六月)
吾讀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嘆吾國國民之愚也。而嘆執政者之煞費苦心也,而嘆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國幾蹈於淪亡之慘也。謂予不信,請罄其說。
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維持之,務使達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國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則不惟無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懼,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雖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與秦民適成此比例之反對,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試一披吾國四千餘年之紀載,而求其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當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戰事正殷,舉國疲勞,不堪言狀。於是而欲戰勝諸國,統一中原,不綦難哉?於是而變法之令出,其法懲奸宄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於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吾於是知吾國國民之愚也,吾於是知數千年來民智黑暗、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有由來也。
論文寫作參考書籍大全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