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複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情感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具體表現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等。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同時一般的普通心理學課程中還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
理性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維狀態下時,有自信與勇氣地遇事不慌且能夠全面了解和總結並儘快的分析後恰當的使用多種方案(這些方案可以是預備的或是臨時的)中其中的一種方案去操作或處理,達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於正常的思維結果的行為。反之就是非理性。理性的意義在於對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卻與生俱來的社會使命負責。
內容簡介
《情感與理性》改變了傳統的研究方法,第一次從存在哲學的角度,將情感視為儒家哲學的核心問題並在同西方哲學的比較中進行了探討。它對情感的基本內容、性質、地位與作用以及不同層面的表現,特別是道德情感、宗教情感及其體驗進行了分析;對情感與意志、知識、欲望的關係,特別是情感與理性的關係進行了詳細考察;對情感哲學在近現代的發展進行了概述。提出了情感哲學在現代社會可能具有的價值。
作者簡介
蒙培元,著名中國哲學史家、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38年生,甘肅莊浪人。1963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同年考取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史專業研究生,師從馮友蘭先生,1966年畢業。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雜誌主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理學的演變》、《理學範疇系統》、《中國心性論》、《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心靈超越與境界》、《情感與理性》、《人與自然》、《蒙培元講孔子》、《蒙培元講孟子》等;發表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儒家情感哲學的特點
第三節 情感與理性的關係
第二章 何謂真情實感
第一節 人是情感的存在
第二節 真情出於自然
第三節 人為什麼選擇孝
第四節 凡真情都是可貴的
第三章 關於良心、良知
第一節 良心即道德情感
第二節 良知是道德情感的自我直覺
第三節 良知與自然
第四章 道德情感能夠是理性的嗎
第一節 何謂理性
第二節 仁德是理性的
第三節 心之所存與心之所思
第五章 兩種理性的交替及其與情感的關係
第一節 “物理”與“情理”
第二節 “名理”與“性理”
第三節 “情順萬事而無情”之理
第六章 情感與“性理”如何統
第一節 情感是“性理”的實現
第二節 由情以見性
第七章 情感與“性理”的合
第一節 簡單的歷史考察
第二節 情感與“性理”是同一“物事
第三節 性情渾然一體
第四節 指情而言性
第五節 情之不失即是理
第八章 1青感分析
第一節 親情、敬、樂
第二節 “四端”之情
第三節 喜怒哀樂之情
第四節 誠信之情
第五節 “七情”
第六節 “四端”與“七情”之辨
第九章 情感與欲望
第一節 兩種層面的欲
第二節 情慾的提出
第三節 從“生”上說性、情、欲
第四節 性-情-欲之縱向結構
第五節 “天理”與“人慾”的對立
第六節 情慾之合理性
第十章 情感與意志
第一節 欲望之志與道德意志
第二節 情感是意志的“骨子”
第三節 “誠意”與好惡之情
第四節 作為“心之所存”的意志與“意情
第十一章 情感與知識
第一節 知與情的二分
第二節 兩種知: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
第三節 知與情的合
第四節 “格物致知”與情感的本質聯繫
第五節 “窮理”以“達情
第十二章 仁及其四個層面
第一節 從“親情”的層面看仁
第二節 從“忠恕”的層面看仁
第三節 從“愛物”的層面看仁
第四節 從“天地萬物一體”的層面看仁
第十三章 樂的體驗
第一節 仁者之樂
第二節 禮樂之樂
第三節 本體之樂
第四節 性情之樂
第十四章 敬畏之心
第一節 天的意義的根本變化
第二節 對天命的敬畏
第三節 從敬畏到慎獨
第四節 涵養中的敬
第十五章 情感哲學的現代發展
第一節 中西文化比較中的情感問題
第二節 “科玄論戰”中的情感問題
第三節 “唯情主義”哲學的提出
第四節 理性主義哲學中的情感問題
附錄一 我的中國哲學研究之路
附錄二理 性與情感——重讀《貞元六書》、《南渡集》
附錄三 論中國傳統的情感哲學
附錄四 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學再闡釋
附錄五 儒家的德性倫理與現代社會
附錄六 中國哲學中的情感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