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國優秀教師致家長的十條建議
最近,美國某州評選出來的優秀教師在親職教育方面向家長提出以下十條建議:
一、儘量表揚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會肯去學習。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哪怕是改正一個缺點。
二、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家長要多詢問孩子最近學習了什麼,掌握得如何等。
三、經常給孩子定製幾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感覺能夠做到,孩子有自信心,從而有利於孩子發揮出潛能。
四、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練習。
五、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孩子學會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盡到自己的那份責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教師。
八、定下家庭學習規律,並且自始自終執行,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息習慣。
九、引導孩子善於提出問題,要培養孩子多問為什麼。
十、要使孩子重視上學,儘量避免孩子缺課的情況發生。
讓父母不僅擁有“慈愛的目光”,更能擁有“長遠的眼光”!本書觀點新穎、行文流暢,是極具現代教育理念的親職教育手冊,或許也能給新時期的家庭教育帶來一次方法與理念的革新,是父母們的首選讀物。
編輯推薦
為什麼生活富裕了,孩子的教育成問題了。
一、融洽關係,製造談話的氣氛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良好的親情關係。是進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礎。有些父母平時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發生了問題之後就嚴厲訓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離漸漸拉大。為此,與孩子交談,首先要製造一種和諧的氣氛,說句笑話,講點令人高興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離,效果就會好得多。
二、利用典型,善抓談話的機會
孩子自身和周圍環境裡隨時都可能發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時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時好,一位初一的女學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禮,這位女學生回家向她父母談起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輕描淡寫地說不要理那些非禮的男生,而是啟發她應如何對付這類事情,使她增強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護自己的方法。
一般來說,家長會之後是孩子們最急於和父母談話的時候,抓住這個機會,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況。孩子是尊敬父母的,一定會改進自己。抓住孩子關心某一個問題的時機談心。孩子容易聽得進。
三、有的放矢,主題明確
針對孩子的什麼思想,解決孩子的什麼問題,要做到胸中有數,在談話時,圍繞主題進行雙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問題,也不要迴避。對於不宜直接說的,可以採取側面啟發的方式,不要態度曖昧,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四、態度親切,消除談話的戒心
要表現出對子女的愛心。使孩子樂於接受談話,避免使孩子處於防禦戒備心態。“我們來談談吧”,這樣會使孩子想:“又來給我上政治課了。”或者說:“你真是個糊塗蟲”,這樣,孩子只能層層設防了。如果對立情緒較大,可採取“冷處理”的方法,或者“曲線交談”。從另外的事入手。如果孩子有事需要談,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能說:“我很忙,以後再說吧。”這樣就會失去機會,關閉談話的大門,孩子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五、選擇方法,增強談話的效果
文章節選
第一章給孩子樹立怎樣的榜樣?
法則1:孝心是做人之本
我國古代很重視“孝道”,認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孝順的人也如同世風一樣,每況愈下,我們不妨先看看古人是怎樣孝順父母的,也許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一次震撼。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生母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沒過幾天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這些故事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更值得我們去思考,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懂得心疼父母的並不多呢?他們只知道從父母那裡索取,而不懂得回報。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與當今的親職教育分不開的,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裕了,父母就想讓孩子多享福,要啥給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這樣教育的背後,隱藏著傳統道德日漸衰敗的危機。富裕是好事,但富裕不光要富了物質生活,更要富頭腦。
盤點生活勵志書籍(三)
人生需要學習,人生需要智慧,人生需要奮鬥,人生需要勵志,讀一讀生活勵志圖書,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