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對兒童影響最深的教育。在親職教育中,父母扮演著第一任教師的角色。德國著名教育家,幼稚園運動的創始人福祿培爾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可見,家長(主要是父母)以及由家長所進行的親職教育在社會發展中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親職教育的質量有賴於許多因素,但是一本好教材可以為良好的親職教育提供理論和方法上的指導。為編好這套《親職教育手冊》,12個分冊的主編深入到幼稚園和中國小,與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和家長進行座談,不僅了解到各個年齡階段孩子出現的典型心理現象以及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也了解到家長們在親職教育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然後,我們依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調研得來的一手材料,將現象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最後,經各位專家討論篩選出有意義的主題,作為我們此次編寫的題目。可以說,這套叢書的96個題目是經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多次加工而來的,是理論與實際相結的結晶。
《親職教育手冊》由12個分冊組成,包括從幼稚園的小班、中班、大班,國小的六個年級,國中的三個年級。各冊的編寫內容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來組織的,即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親職教育手冊》各分冊由“案例”、“案例分析”、“了解孩子”、“建議”和“大作業”五個部分組成。
從生活中精選出來的事件,或是調查,或是新聞報導,個別的是經典的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研究。這些生動有趣、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案例,不能促使各位家長去深刻反思自己的親職教育。讀完案例中的故事,家長就會問自己,我的孩子有誠實的品格嗎?生活上能自理嗎?學習有計畫嗎?與小朋友相處得愉快嗎?
案例分析結合案例,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做出通俗易懂的分析。分析案例的目的是讓家長明白孩子的成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孩子出現問題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讀了這一部分,家長會得到更多的啟發。
了解孩子根據主題設計了由10個左右問題組成的小測驗,並給出了粗略的評價“標準”。家長可以根據這些題目來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這個方面做的是不是優秀?是不是還有什麼不足?是不是存在某些不良的行為?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小測驗只是為了了解孩子的大體情況,要真正了解孩子,還需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全面、仔細的觀察,以及與孩子的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另外,對做完這些題目的結果,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一看孩子有什麼問題就暴跳如雷,正確的態度是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接著讀下面專家給出的“建議”和“大作業”。
建議依據“案例分析”和“了解孩子”,給出了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解決孩子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是理論的具體化,是具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的辦法。
大作業可以說這是留給家長的“作業”。這一部分我們幫助家長設計了訓練孩子某種行為的實施方案,通過這種特殊的作業,讓孩子養成某種良好的習慣或克服某種不良的習慣。這是“建議”內容的細化和強化,也是本套教材的特色。在這一部分,以培養孩子某種習慣為目標,按照一定的步驟作出一個30天左右的行動計畫,將目標分解為幾個小目標,分階段完成,有的甚至量化到每一天做什麼。需要說明的是,人的一種良好習慣,特別是人的品質,不是短期內就形成的,30天左右的訓練,可能只是初步培養了孩子的某種意識或技能,要形成習慣,還需要家長和孩子的長期努力。
教材特色 1. 把親職教育理論變成家長的可操作性的工具。目前親職教育類書籍很多,但是更多的是在講理論。家長雖然明白了道理,但面對孩子的具體問題時卻常常無從下手。本套教材正是針對這種現狀,不僅僅是給家長講道理,更重要的把給家長的建議具體到“大作業”這種實際的活動中。家長根據“大作業”中的行動計畫和具體方法,可以切實有效地把親職教育的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親職教育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
2. 把年齡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統一了起來。這套教材從幼稚園到國中,12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冊。我們既考慮到每一個年級孩子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又考慮到他們成長的連續性,儘量做到階段性與連續性的統一。孩子的某種習慣和能力,不止在一個年級的教材中涉及,因為年齡段的不同,內容的性質與深度也有所不同。比如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小班是自己能吃飯;到了國小一年級,不僅是生活中的穿脫衣服、洗臉刷牙,還有學習上的自己整理書包、書桌等。我們既考慮到各個年齡的不同特點,又考慮到培養內容的逐漸加寬、加深,這樣,家長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3.突出重點。親職教育的內容十分豐富,一本教材不可能囊括方方面面。因此本教材重點放在了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四個方面。教材圍繞這四個方面選擇了96個題目,這些題目反映出孩子良好習慣的基本方面。另外,我們沒有設專章講親職教育的方法,但諸如說服教育、陶冶、表揚與批評等方法都滲透到各課中了。
4. 通俗易懂。考慮到家長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我們秉著就低不就高的原則,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撰寫。編寫過程中,將一些難懂的名詞術語換用科普性的、解釋性的語言,儘量使具有國中文化水平的家長也能夠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