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的夏天》

諾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的最新長篇小說《天黑前的夏天》由南海出版公司引進出版。新作中,萊辛將視角聚焦女性的精神危機,直扣女性讀者心扉。《天黑前的夏天》描寫了一位女性突然打破常規,走出規範生活,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生活變化、情感變化和特殊境遇下的心理體驗。該書在歐美推出後,好評如潮,被《紐約時報》譽為“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1

★最好讀的諾貝爾獎傑作
★一部讓女人找回女人感覺的傑作
★被《紐約時報》譽為《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
★被生活湮沒的自我,何處才能尋覓?
★被自我忽略的心聲,誰人給以澄明?
★一個偉大的女人用一個女人的故事,令1000萬女人心有所動……
★《天黑前的夏天》不僅是萊辛最好的小說,也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紐約時報》

內容簡介

22

倫敦。夏日花園。午後空氣微醺。
二十年來,凱特早已習慣了料理一切。當丈夫兒女忙著計畫各自的暑期行程時,她猛然悵惘若失:此後生活如何承載可有可無的角色?
在忐忑不安中,在疑惑惶恐中,凱特走出家門——一份光鮮體面但不乏無聊的工作,一程興奮激情而曖昧不明的旅行,一段與少女清澈見底但恍若隔世的合居時光,伴隨忽隱忽現的夢境,以及綿延不絕的衝動,凱特在這個夏天的自由氣息中,迷失、徘徊、找尋、思索,一路走來……

作者介紹

多麗絲·萊辛多麗絲·萊辛

多麗絲·萊辛 英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囊括毛姆文學獎、英國皇家文學會榮譽獎等幾十項文學大獎,被譽為繼維吉尼亞·伍爾夫之後英國最偉大的女作家。1919年10月22日出生於波斯(現伊朗),英裔,年隨父母遷居南非羅得西亞(現辛巴威)。家境困窘,因眼疾輟學,16歲開始工作謀生,做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1949年回到英國故鄉,翌年以處女作《野草在歌唱》步入文壇,一舉成名。自1952年起,五部曲系列小說《暴力的兒女們》的陸續發表,為她贏來世界聲譽。1962年,代表作《金色筆記》問世,引起劇烈反響,堪稱當代世界文學經典之作。1973年,里程碑力作《天黑前的夏天》隆重面市,以獨到的眼光審視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機,獲得如潮好評,被《紐約時報》譽為“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 1974年,又一部重磅作品《倖存者回憶錄》以富於哲人氣質的深邃和詩人的想像探討了人類文明的前途……創作綿延半個世紀,作品眾多,題材廣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驚的創新手法,而對人類處境的透徹理解則貫穿始終,體現出罕見的才情。2007年,因為在文學世界的巨大影響,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書評

《天黑前的夏天》(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8月)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一部探討中年婦女危機的作品,也是她作品裡面相對溫和、易讀的一篇小說。但小說依然秉持著萊辛特有的綿密而富於哲思的文筆,廣闊而深邃的思想火花,這位與馬爾克思齊名的女作家,經常在最簡單的命題里面衍生出無限的外延,比如這本書裡面的危機起始於婚姻和家庭,但絕不僅僅於此。
依然風姿綽約的典型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凱特,接受了一份起初並不心甘情願的兼職翻譯工作,由此開始了這個夏天的一場“出走”之旅。“出走”很容易讓人想到娜拉,她代表的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凱特跳進跳出的思維傳達的卻是反思,曾經美好的愛情在20多年的婚姻里消失殆盡,時刻操勞的子女們羽翼豐滿之後的疏遠,在這個夏天越發明顯起來。女人總在愛情、婚姻、家庭的某個轉彎處突然想起要重新審視自我,然後失落感隨之而來。
當凱特再次短暫地融入社會之後,發現如魚得水的並非心情,只是能力。隨後她努力尋找自我,對國家、社會、政治、人文、經濟、戰爭、情感、性愛、青春、過往等,傾瀉了大段的思想感悟,直至最後,讓人頗感意外的是這位極具女權色彩的作家,為凱特選擇了回歸。這一次,萊辛依然不感性,但也收起了犀利,以更加溫婉、真實的筆觸還原了人性,特別是女人的本來面貌——思想的相對性和生活的絕對性。
凱特一直在做一個有關海豹,當她在夢裡終於把受傷的海豹送回到它的夥伴中時,也就預示著回歸的必然性。就像她對好友瑪麗的評價,既羨慕她自由任性的做派,又不能苟同她無視道德束縛的行為,“我永遠不可能成為她那個樣子”。面對少女莫琳,她想起自己19歲時的青春,可是在莫琳的詢問中她卻無法給出答案。無論她當初的不假思索,還是莫琳現在的猶豫不決,都不能改變最終的婚姻之路,因為那個時刻她在那兒,在令人艷羨的愛慕之中。
這就是那個夏天發生的故事,一場思想之旅的遊蕩。天黑之後,生活的影子重新圍攏,也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媒體評論

不僅是多麗絲•萊辛最好的小說,也是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紐約時報》
您曾幫助我們應對這個時代的重大問題,您創造了一份記錄,讓未來可以傳承接續我們時代的風味,它的成見,它的生存之道,以及它日常的瑣事和歡娛。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一部傑作……可以說是萊辛最好的作品。 ——《經濟學家》
一部變幻多姿、縝密認真的小說,它使我們再一次認識到虛幻的想像也可以將豐富的經驗展現出來。 ——《國民觀察家》
萊辛作品呈現出的敏銳,些許像D.H.勞倫斯晚期的作品,我們會被其中突如其來的強烈感受所捕獲。——《新聞周刊》
一本真誠的書,深具洞察力和嚴肅性。 ——《愛爾蘭時報》
一次自我發現的夏日之旅,以令人驚異的方式結束,一次自我確認的過程,如此具有穿透力,令人感到震驚、充實,充滿敬畏。——《星期日泰晤士報》
她是極少數天才的文學預言家之一。 ——《隱之書》作者A.S.拜雅特
這本小說幾乎沒有贅言,沒有可省略的段落,它的力量在於它的自製。 ——《紐約時報》約翰·倫納德
藝術真正的功能是改變人看自己的角度。 ——多麗絲·萊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