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倫敦,是萊斯利·史蒂芬爵士的女兒,萊斯利是位著名的不可知論哲學家和學者。1912年,她嫁給了倫納德·伍爾夫。和他一起創辦了賀加斯出版社,並經營了近20年。他們的家是“布盧姆斯伯里團體”的聚會地點,該團體成員包括愛德華·摩根·福斯特、利頓·斯特雷奇、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和其他一些人。後來她投水自殺。
她的小說包括:《出航》(1915年);《達洛維夫人》(1925年);《到燈塔去》(1927年);《奧蘭多》(1928年)《海浪》(1931年);《歲月》(1937年);《幕間》(1941年);《普通讀者》(1925年)是評論隨筆集。《一間自己的房間》(1929年)和《三個幾尼》(1938年)是女權主義隨筆。死後出版的作品包括:《散文集》(4卷,1967年)《維吉尼亞·伍爾夫的信件》(6卷,1975-80年),《存在的瞬間》(1916年)和《維吉尼亞·伍爾夫的日記》(5卷,1977-84年)。
現代研究 最近關於伍爾夫的研究大多關注於三個方向: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1997年Eileen Barrett和Patricia Cramer所著的一系列文學批評:《Virginia Woolf: Lesbian Readings》。
1966年伊莉莎白·泰勒曾主演的電影《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但這部影片的名字,卻和Virginia Woolf沒有絲毫關係,而是套用了一曲英國童謠,名為“Who's afraid of the big,bad wolf?”
在2002年,出現了一部以伍爾夫在寫《達洛維夫人》期間故事為題材的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但是沒有獲獎。但是影片的主角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這部電影取材於普利茲獎得主麥可·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1998年的同名小說。其中“The Hours”是伍爾夫在創作期間為《達洛維夫人》所起的名字。不過從事伍爾夫研究的學者對影片所描繪的伍爾夫的形象非常不滿。
相關內容
1992年9月16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一部以基於Virginia Woolf‎的小說《Orlando》的同名電影上映。
因為親密的女朋友離家出走而備感思念,為了表達思念之情,伍爾夫便以她為原型,創作了被稱為“世界上最長,最動人的情書”的傳奇小說《奧蘭多》。
有評論家把伍爾夫的小說分為戲劇小說和實驗小說兩類,認為戲劇小說是其社會評論的戲劇化移植,使她能通過作品中的人物曲折地表達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種種看法。《奧蘭多》當在此列。小說突破年齡,性別的限制,追隨主人公三百年間的傳奇經歷,在輕鬆幽默的表面情節下,以滑稽模仿的方式重審英國文學史,提出了將在同期出版的評論《一間自己的屋子》里將正式討論的男女性差,婦女與文學等嚴肅問題。因此,這部關於同性戀,換裝癖和雙性同體的小說對女性主義批評含義無窮。而後殖民主義則十分關注奧蘭多出使東方的經歷。小說出版的年代,同性戀、種族等問題正一起困擾英國,成為公眾熱點話題。由此看來小說又不乏諷世之社會意義。
在女性主義尚未興起之前,《奧蘭多》一度被忽略。伍爾夫自己也戲稱其為一個“玩笑”。近年來,隨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深入發展和後現代主義重讀現代主義話題的提及,《奧蘭多》愈來愈受到評論關注,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典範作家的精華作品。
伍爾夫女士,容貌秀美,身材苗條,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黑色的長裙,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表情鎮定,舉止雍容,給人以一種大將之風的感覺,完全是一副美女教授的形象,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位作家竟然會患上不可治癒的精神病,好在他的身邊有過一位理解她的前夫,為她找到了照顧她一生,給她幫助,給他鼓勵,愛護她並且保護她的丈夫,倫納德先生,其實正是由於倫納德先生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愛,為我們後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學遺產,讓我們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