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前的夏天》

《黑暗前的夏天》

《黑暗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 )又譯名為《天黑前的夏天》是英國著名作家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一部以女性視角觀察生活、體味生活,用女性思維想像與表達的文學作品。小說刻畫了一位中年女子在某個夏日裡來臨之時,突然打破常規,走出規範生活的情感變化和心理體驗。小說的主人公凱特二十年來都料理家庭的一切事務,她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但是,當丈夫和兒女都忙著計畫各自的暑期行程的時侯,她突然悵惘若失,頓覺萬分悲涼。於是,在疑惑彷徨中,她走出了家門,踏上了屬於自己的旅途。通過一個短暫夏天的精神之旅,凱特實現了自我發現,並為自己的人生重新做出了選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作者: 多麗絲·萊辛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副標題:新經典文庫348;萊辛作品01
譯者: 邱益鴻
出版年:2009-8
頁數:239
定價:22.00元
裝幀:平裝
叢書:新經典文庫·萊辛作品

ISBN:9787544244992

內容簡介

故事圍繞一位叫凱特·布朗的家庭主婦在一個夏天裡的短暫經歷展開。結婚多年一直無怨無悔地充當家庭主婦的她,在這個夏天,丈夫和幾個孩子都要外出旅行,自己一下子成了多餘的人,但這也讓她有了一個機會走出多年經營守護的家。她在國際食品組織擔任葡萄牙語翻譯,爾後前往伊斯坦堡組織會議。期間與一個美國的小伙子結伴去西班牙旅遊,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婚外情。在經歷了種種的矛盾和鬥爭之後,在故事的結尾她獨自返回了倫敦。

書評

作者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作家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
以一貫的女性視角觀察、體味、想像與表達,刻寫了一位中年女子在某個夏日裡來臨之時,突然打破常規,走出規範生活的情感變化和心理體驗。情節枝蔓,用筆綿密,對女性內心關於婚姻、自我、年華與性的困惑與迷亂,令人心有所動又若又所思。

不僅是多麗絲•萊辛最好的小說,也是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紐約時報

您曾幫助我們應對這個時代的重大問題,您創造了一份記錄,讓未來可以傳承接續我們時代的風味,它的成見,它的生存之道,以及它日常的瑣事和歡娛。——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一部傑作……可以說是萊辛最好的作品。——《經濟學家

一部變幻多姿、縝密認真的小說,它使我們再一次認識到虛幻的想像也可以將豐富的經驗展現出來。——《國民觀察家

萊辛作品呈現出的敏銳,些許像D.H.勞倫斯晚期的作品,我們會被其中突如其來的強烈感受所捕獲。——《新聞周刊

一本真誠的書,深具洞察力和嚴肅性。——《愛爾蘭時報

一次自我發現的夏日之旅,以令人驚異的方式結束,一次自我確認的過程,如此具有穿透力,令人感到震驚、充實,充滿敬畏。——《星期日泰晤士報》

她是極少數天才的文學預言家之一。——《隱之書》作者A.S.拜雅特

這本小說幾乎沒有贅言,沒有可省略的段落,它的力量在於它的自製。——《紐約時報》約翰•倫納德

藝術真正的功能是改變人看自己的角度。——多麗絲•萊辛

書籍目錄

在家
在國際食品組織
在旅途
在酒店
在莫琳的公寓

創作背景

20世紀60年代是人類思想發生劇烈震動時期,而女性主義思想也在經歷了1840年到1925年的第一波以爭取與男性平等的政治權利運動之後,進入到了以批判性別主義、性別歧視和男性權力的女性主義的第二次浪潮。60年代女性運動在已經擁有了諸如選舉權、工作權和受教育這些基礎權利後,當時女性普遍要求進一步消除兩性差別。當時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女人應當克服自己的女性氣質,努力發展男性氣質,其中也包括攻擊性和獨立性,她不贊成母性是與生俱來的。在破除繭縛願望速成的當時,女性運動者們從一個極端走上了另一個極端。諸如她們宣稱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如同一條魚不需要一輛腳踏車一樣。她們為一頭羊加冕以此來諷刺被選中的美國小姐,並設定了自由垃圾筒,把乳罩、腹帶、緊身褡、假睫毛一類的東西扔進垃圾筒,甚至有轟動一時的“燒乳罩”事件。總之,一切的核心就是反對男性腦子中的女性形象。
而這一切在萊辛眼中顯得過尤不及,在經歷了40年的兩性之爭之後,萊辛經過對現代女性的觀察,已經不再相信60年代的革命,這個40年來被尊為女權偶像的英國文壇的老祖母,認為“60年代轉錯了方向”。萊辛非常謹慎地否認她曾視自己為女性主義者。於是在1973年她54歲知天命的時候,她出版了《天黑前的夏天》這本小說,告訴所有的人女人更應該怎樣生活。

主要人物

凱特·布朗
凱特,年逾四旬,是一位賢妻良母,二十多年來,勤勤懇懇,一心為家庭忙碌,相夫教子。在一個夏天,丈夫要出外工作,子女長大成人,紛紛離家,留下凱特孤身一人。凱特發現自己已經不被家庭所需要,內心十分孤獨痛苦。凱特應邀在國際食品組織擔任翻譯職位,而後又應邀組織另一重要會議。期間偶遇一位年輕男子傑弗里,並與他開始一段戀情,與他同游西班牙。而後,凱特對這段母子般的戀情十分失望,由於生病,毅然離去,獨自回到倫敦。大病痊癒後,在莫琳的公寓租下一處,等待丈夫和子女的歸來。為了丈夫和孩子,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凱特完全失去了自我。在這個夏天,凱特對自己二十多年的家庭生活進行了深思,最終得到自我解脫。
傑弗里
傑弗里比凱特小15歲,相伴凱特到西班牙。他們同游理由只是彼此需要個“伴”從一開始她就知道,回首往事的時候傑弗里對她來說會是“味同嚼蠟”,她卻鼓不起勇氣回英國。考慮到傑弗里的經濟狀況,他們住的酒店要“降低檔次”,出去玩得時候只能坐傑弗里唯一坐的起的是大巴或火車凱特本想隨心所欲放縱一番,卻沒想到連性生活都那么荒謬“看他的模樣就像一個十歲的孩童在同伴的慫恿下攀高牆,或像一個蘇聯工廠的工人—— 超額完成指標 ”這段旅程中,同游的傑弗里除了睡覺就是生病:在車上,“跟著顛簸的汽車,東倒西歪”的睡;在酒店,“臉朝下攤手攤腳地趴在床上”睡。而凱特則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回憶自己與丈夫和孩子的衝突,這25年來,凱特時刻提醒自己為人妻母的身份,不允許自己做出任何有損家庭顏面的事,而其丈夫卻是“處心積慮地安排生活”為了和邂逅的年輕女子“經歷一場又一場性遭遇”而在丈夫看來這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性需要而不會傷及到夫妻感情的關係 為了孩子,凱特是“榨乾了自己餵養這幾個——魔頭”,可是得到的回應卻是小兒子的大吼:“看在基督的份上,別管我,你快要把我窒息死了!”她覺得自己“像一隻受傷的小鳥,被健康的同類生生啄死:又像一隻動物遭殘忍的孩子戲耍玩樂。”與傑弗里的同游隨著他倆的生病而告終凱特也快速回到了倫敦。
莫琳
莫琳,一個拒絕長大的孩子,愛吃兒童食品,開心的笑傷心的哭,因為不想像媽媽一樣成為婚姻的犧牲品而害怕結婚。她嘗試著婚前一段又一段的戀情卻又沒有同意任何一個人的求婚。此時的凱特充當了一個合格的“成年禮中的長者”的身份,糾正莫琳對婚姻看法的同時也糾正了自己對婚姻的認識。“我想,你可能想錯了,你好像認為,只要決定不做這種人。那么選擇成為另一種人就一定超過前者。”在這裡,凱特和莫琳靠搜尋凱特記憶中的快樂來打發白天的時光。
凱特對莫琳的感情近似姐妹、朋友,也包括母愛。年輕充滿活力的莫琳讓凱特看到曾經的自我,她的單純善良使凱特與其坦誠相見,她不幸的家庭遭遇和年輕人不經意流露出的脆弱讓凱特對其產生了母親的憐愛。凱特甚至將自己關於海豹的夢告訴了莫琳,而出乎意料的,莫琳並不像丈夫和孩子那樣對自己進行嘲諷,而是鼓勵她將夢做完。於是她們就這樣相依為命,白天莫琳像女兒一樣傾聽凱特曾經的故事,而晚上凱特則認真地搜尋關於海豹的夢。

作品影響

一出版就在國外引起了廣泛關注,有讚揚也有爭議。多數批評家是通過凱特對父權制文化的反抗來揭露她的精神成長曆程,例如Gayle Greene在DorisLessing:ThePoeticsof change一書的第七章中將《天黑前的夏天》視為一個封閉的圓,並通過性別角色和父權觀來分析凱特的自我發現歷程, 並探討了結局的矛盾性。有的批評家是通過心理因素來分析凱特的個性化進程,例如RobertaRubenstein的TheNovelistic VisionofDorisLessing:BreakingtheFormsof Consciousness中關於《天黑前的夏天》一章里討論了凱特的心理及生理上的轉變。還有批評家是從象徵的角度來解析這本小說,例如Susan M.Klein在Critique上發表的FirstandLastWords:ReconsideringTheTitleof TheSummerBeforethe Dark一文闡釋了標題中夏天和黑夜的象徵意義等。在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是從女性主義,敘事策略,弗洛伊德和榮格的心理學角度來分析作品。

作者簡介

多麗絲·萊辛

多麗絲·萊辛多麗絲·萊辛
英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囊括毛姆文學獎、英國皇家文學會榮譽獎等幾十項文學大獎,被譽為繼維吉尼亞•伍爾芙之後英國最偉大的女作家。

1919年出生於波斯(現伊朗),英裔,年隨父母遷居南非羅得西亞(現辛巴威)。家境困窘,因眼疾輟學,16歲開始工作謀生,做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1949年回到英國故鄉,翌年以處女作《野草在歌唱》步入文壇,一舉成名。自1952年起,五部曲系列小說《暴力的兒女們》的陸續發表,為她贏來世界聲譽。1962年,代表作《金色筆記》問世,引起劇烈反響,堪稱當代世界文學經典之作。1973年,里程碑力作《天黑前的夏天》隆重面市,以獨到的眼光審視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機,獲得如潮好評,被《紐約時報》譽為“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
1974年,又一部重磅作品《倖存者回憶錄》以富於哲人氣質的深邃和詩人的想像探討了人類文明的前途……創作綿延半個世紀,作品眾多,題材廣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驚的創新手法,而對人類處境的透徹理解則貫穿始終,體現出罕見的才情。2007年,因為在文學世界的巨大影響,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