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回憶錄》

《倖存者回憶錄》

《倖存者回憶錄》是麗絲·萊辛所寫的一本書籍。中文版是朱子怡翻譯的,南海出版社於2009年10月1日出版。全書共230頁。麗絲·萊辛憑藉該書獲得200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基本信息

看點

倖存者回憶錄倖存者回憶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最深刻、最富想像力的作品

以“小說之美”映照“哲學之深”的不朽傑作

一曲縫補人性破裂的慈悲篇章

持久的忠誠、責任和愛,能否在被迫逃生的人間倖存?

對現代文明最深刻的反思和展望,充滿奇幻的想像和魅惑的哲思,把女性細密的情緒、個人成長的疼痛、回憶的片段彼此融匯交織。以懷疑主義、才華激情和預言力量,深刻審視了一個分裂的文明。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

內容簡介

那時候。

城市陷入癱瘓,人們紛紛成群結隊四處流走,往北,往西。

我,一個單身的中年女人,獨居於一幢清冷的公寓,清冷地觀察周遭一切。一個陌生男子出現在我的客廳,將一個叫艾米莉的女孩留在我家,女孩身邊總跟著一隻叫雨果的半貓半狗。陽光照亮了客廳的牆壁,牆上有美麗的花草樹木,恍惚之間,牆竟然自動開啟,我穿越牆壁,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

作者簡介

多麗絲·萊辛,英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囊括毛姆文學獎、英國皇家文學會榮譽獎等幾十項文學大獎,被譽為繼維吉尼亞·伍爾夫之後英國最偉大的女作家。1919年出生於波斯(現伊朗),英裔,1924年隨父母遷居南非羅得西亞(現辛巴威)。家境困窘,因眼疾輟學,16歲開始工作謀生,做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1949年回到英國故鄉,翌年以處女作《野草在歌唱》步入文壇,一舉成名。自1952年起,五部曲系列小說《暴力的兒女們》的陸續發表,為她贏來世界聲譽。1962年,代表作《金色筆記》問世,引起劇烈反響,堪稱當代世界文學經典之作。1973年,里程碑力作《天黑前的夏天》隆重面市,以獨到的眼光審視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機,獲得如潮好評,被《紐約時報》譽為“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1974年,又一部重磅作品《倖存者回憶錄》以富於哲人氣質的深邃和詩人的想像探討了人類文明的前途……創作綿延半個世紀,作品眾多,題材廣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驚的創新手法,而對人類處境的透徹理解則貫穿始終,體現出罕見的才情。2007年,因為在文學世界的巨大影響,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媒體評論

她以懷疑主義,才華激情和預言力量,深刻審視了一個分裂的文明。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

小說始終在為一個沉重的命題憂患:人類是否需要持久的忠誠、責任和愛。

——《時代周刊》

一曲光彩奪目的寓言,一個沉重憂患的人類命題。 

——《紐約時報》

多麗絲•萊辛最深刻的預言小說。

——《芝加哥論壇報》

多麗絲•萊辛最靈動、最具想像力的作品。

——《聖路易斯郵報》小說情節罕見,文字簡潔,神秘感人,使所有讀者無不忘情其中。 

——《休斯頓紀事報》

《倖存者回憶錄》如此罕見,震古爍今,誠然為多麗絲•萊辛最傑出的作品。

——《新政治家》

寫作背景

《倖存者回憶錄》是多麗絲·萊辛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幻想小說中最出色的一部,可以說是一部現實主義手法的幻想小說。從書名看,它必定是關於災難的,是對一場無法逃避的災難局部場景的主觀描述。小說1974年問世,出版後大獲評論界好評,認為它手法新穎,雖以女性為敘述者和主人公,卻是一部超越女性主義基本主題的驚世傑作。作者把這部小說題獻給她的兒子彼得。根據《倖存者回憶錄》改編的同名電影於1981年9月在英國上映,該片由戴維·格拉德維爾(DavidGladwell)導演,朱麗·克里斯蒂(JulieCgrustie)主演。

這是很多年以後發生在將來的事情:某種波及全國甚至世界的大災難降臨人間,城市生活陷入癱瘓,交通運輸和通訊聯絡失靈,食品供應日趨短缺。小說的敘述者是一個倖存下來的中年婦女,她的觀察範圍僅限於自己住的公寓、這座公寓大樓、窗外的人行道和鄰近的社區,字裡行間充分呈現了偶爾的驚心動魄,但更多時候是死寂、無望和令人窒息的災難圖景。城市管理機構和司法機構繼續存在卻無所作為,成群結夥的市民遷移到鄉村或遙遠的地方,互助團體創立了但壽命不長,為非作歹的孩子幫在早已了無生氣的街頭流竄……故事的開始頗具荒誕性:一個陌生男人帶著一個女孩出現在“我”的家裡,他留下這孩子要“我”照看。這個女孩——艾米莉和她的寵物狗——雨果便占據了故事的中心。小說里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同樣有生命力的幻想元素——公寓客廳那面時常對“我”自動開啟、顯現奇異景象的牆。處於青春期、無所畏懼的艾米莉逐漸融入了以幫派、群落為特徵的街頭生活,她愛上了青年領袖傑拉爾德,並在他組建的幫派群體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雨果這條醜陋的黃皮狗不可避免地遭到冷落,但仍固執地守候著主人。那面牆背後的場景往往與艾米莉有關,似乎是她早年經歷的重演。儘管艾米莉與傑拉爾德的關係幾經波折,可他們苦心經營的“公社”在那個非常時期自有其令該地區市民嚮往的地方。但極具毀滅性的因素出現了——傑拉爾德固執地要將一幫曾經寄居在捷運下的孩子拉入自己的幫派,卻又無力用紀律或行為規則來約束他們。傑拉爾德和艾米莉的“大家庭”瓦解了,已經建設好的一切都被這些野蠻孩子無情地搗毀。甚至到了最後,連傑拉爾德都成了他們攻擊甚至謀害的對象。這時讀者迎來了小說的結局:又是那面牆的自動開啟,在一個幻想世界徹底毀滅的當口,及時帶走了艾米莉和雨果,把姑娘和她的狗引入了另一個美好的幻想世界。

《倖存者回憶錄》被公認為預言式的作品,那它究竟預言了什麼呢?是預言人類文明的脆弱,在遭遇大災難的非常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都將無可挽救地回到野蠻時代;還是借災難場景呼籲持久的忠誠、愛和責任感的重要性?亦或是揭示我們的社會組織和系統並不能像它通常承諾的那樣,能真正確保公民個人安全穩定的生活?甚至是預言了現代城市化的末日圖景,以及在不可逃脫的命運面前個人的渺小與無奈?在這個問題上,也許給這部小說下定論會影響讀者自由、自主的欣賞。有如許多現代經典小說那樣,《倖存者回憶錄》並不只有單一的寓意,更不是政治和社會學概念的圖解。作品的價值在相當程度上存在於讀者個人在閱讀過程獲得的感受之中。讀這部小說是一次對災難的深度體驗,是一次對人性的凝神沉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