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天災無情人有情,防災減災是根本,救死扶傷是醫學的天職,“地震醫學”在救援成功經驗的日積月累中逐漸成長,在救援工作失敗的教訓中不斷成熟,直至現在成為一門完整的技術學科,成為需要特別關注的技術類別。所以,在掩卷之際,對與“地震醫學”的命題,感到十分寬慰。醫學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拯救人類生命沒有止境。將地震後自救與互救的技巧相融合、將自救互救與醫學救援的方法相融合、將軍用與民用醫學救援的技術相融合,是本書的主要寫作特點,也是內容的精華所在,更是作者的夙願,今天終於實現了。本書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與通俗性於一體,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簡便實用,不僅是醫學行政管理者和臨床醫務人員實用的參考書,更是參與醫學救援者的必讀文本。
目錄
基礎篇第一章地震醫學的概念
一、地震概述
二、地震災害
三、地震醫學
第二章地震醫學的對象
一、傷病員救治
二、救援內容
三、裝備研究
四、衛生防疫
五、衛生重建
第三章地震醫學的理論
一、地震災害比較學
二、氣象醫學
三、災害救援醫學
四、預防醫學
五、康復醫學
第四章地震醫學的技術
一、指揮技術
二、救治技術
三、防疫技術
四、康復技術
五、衛生評估技術
第五章地震醫學的作用
一、明確機制
二、明確程式
三、評價損失
四、促進發展
第六章地震醫學研究的方法
一、文獻檢索
二、統計調查
三、現場觀察
四、病人回憶
五、事例類比
實踐篇
第七章地震醫學救援
一、應急指揮
二、程式操作
三、及時後送
四、自身安全
五、撲滅疫情
第八章地震傷員特點
一、傷亡原因
二、外傷類型
三、重複受傷
四、截肢悲劇
五、生而復死
第九章傷員處理原則
一、救命為主原則
二、資源整合原則
三、注重效率原則
四、預防為主原則
五、延期縫合原則
第十章衛生裝備配備
一、基本醫療裝備
二、個人救護裝備
三、專用裝備
四、大型裝備
五、機動裝備
第十一章血液供應
一、血液採集
二、血液保存
三、血液運輸
四、血液使用
第十二章藥材供應
一、醫療箱組
二、醫療背囊
三、新型背囊
四、地震救援供應
第十三章心理干預措施
一、人員分類
二、心理特點
三、基本對策
四、事例追蹤
第十四章疾病預防
一、加強檢疫
二、環境消毒
三、飲水衛生
四、飲食衛生
五、個人衛生
第十五章屍體處理
一、處置原則
二、處置方法
三、動物屍體處理
四、實際事例
五、經驗教訓
第十六章傷殘康復
一、康復策略
二、需求分析
三、工作方案
四、指導規範
五、早期康復
第十七章衛生重建
一、統籌規劃
二、分步實施
三、保障經費
四、完善體系
第十八章預防地震
一、普及知識
二、避災演習
三、防疫防護
四、地震諺語
未來篇
第十九章創新理論
一、理論更新
二、大衛生觀
三、常備不懈
四、適當儲備
第二十章健全機制
一、有法規
二、有組織
三、有程式
四、有保障
五、有監督
參考文獻
後記
(補)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的書三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成立10年來,已出版各類圖書800餘種,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特別是生物高技術方面出版的數十種專著,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