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短篇小說集]

《吶喊》[短篇小說集]
《吶喊》[短篇小說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吶喊》,是魯迅的短篇小說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1923年8月3日,魯迅出版小說集《吶喊》。

基本信息

簡介

《吶喊》[短篇小說集]《吶喊》[短篇小說集]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題作“吶喊”,就是為革命者助戰振威,在中國現代文化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書收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原收十五篇,列為該社《文藝叢書》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時起,改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時,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後改名為《補天》,收入《故事新編》)。作者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

內容

《吶喊》包括:《吶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記、鴨的喜劇、端午節、故鄉、孔乙己、藥、阿Q正傳、兔和貓、社戲、風波、頭髮的故事、明天、白光

特點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為《補天》),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說明了這些小說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說的內涵,及意蘊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著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背景

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他’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回國後,與幾個人創立了《新生》,然在無鼓勵甚至沒有指責的境地下,先生感到了寂寞,心灰意冷起來。之後有人捲款逃走,也就趁這個時候回到家鄉抄起了古碑。專心致志的研究,逃避著現實世界。一天,金心異(錢玄同)來了,看到他們抱著自己以前的希望與抱負,也就慨然奮戰了。

魯迅又談到他把《狂人日記》等小說投稿到《新青年》的經過。他曾問辦《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那人答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於是他便寫了《狂人日記》,此後還陸續推出了另外十餘篇。魯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鐵屋’中的人,使國人得救。

《吶喊》插圖 陳玉先 繪《吶喊》插圖 陳玉先 繪

談到《吶喊》的名稱,他說:“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

寫作方法

1.魯迅在《吶喊》中運用了獨特的小說結構模式:“看與被看”。在“看與被看”的結構模式又分為兩種情況:(1)發生在民眾與民眾之間。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孩子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處向人傾訴自己的痛苦。可她的不幸並未引起人們的理解與同情,卻通過“看(聽)”的行為,轉化為可供消遣的“故事”。這些人正是在“鑑賞”祥林嫂的痛苦過程中,“鑑賞”自己的表演(“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並從中得到某種“滿足”。而在別人的痛苦、悲哀“咀嚼”殆盡,成為“渣滓”以後,就立即“厭煩和唾棄”,施以“又冷又尖”的“笑”,籍此顯示出人性的殘忍。

在小說的背後,常常還有一位隱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憫、悲憤的眼光“注視”著看客的麻木與殘酷,從而造成一種反諷的距離。(2)發生在先驅者與民眾之間。先驅者(如夏瑜)的為救國家之危難而英勇就義行為也成了“表演”,成為了看客們的閒聊的談資。在《藥》中,人們爭先恐後趕去“看”殺夏瑜,“很像久餓的人見了食物一般,眼裡閃出一種攫取的光”。這裡,“被看/看”的模式進一步發展為“被吃/吃”的模式。魯迅正是通過夏瑜救民眾反被“吃”的悲劇,展示了覺醒者的孤獨和“看客”的麻木,體現了啟蒙者進行思想啟蒙的艱難。

2.《吶喊》運用多種藝術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⑴作者在描繪人物動作狀態時注重動詞的推敲與搭配。如“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藥》)康大叔表面上誇獎老栓,實際上迫不急待地誇耀自己信息靈,這兩個動詞(名詞活用動詞)用得較為新鮮,有助於表現康大叔粗橫野蠻的性格。再如“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孔乙己》)一個“排”字,既描繪出孔乙己付錢時慢慢吞吞、斯斯文文的樣子,又表現出了他那種悠閒自得的心情與神態。⑵《吶喊》中人物語言含蓄有力,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徵。如“‘取笑?要不是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孔乙己》)兩個跌字連用,說明孔乙己的窮酸勁兒,挨打後仍愛面子。

再如“一代不如一代。”(《風波》)表明九斤老太思想陳腐,看不慣新事物。⑶肖像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處境。如“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趕,將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簇成一個圈,卻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了向上提著。”(《藥》)看客象潮一般向前趕,說明當時民眾的麻木性。頸項仿佛捏了向上提著的鴨,比喻新穎、形象、貼切、恰到好處,使人產生對看客的麻木、呆滯的痛恨之感。⑷心理描寫。如“這種可憐的目光,是阿Q從來沒有見過的,一見上下,又使他舒服地如六月里喝了雪水。”(《阿Q正傳》)描寫了阿Q在刑場上的情景,把阿Q那種面對死亡毫無感覺,還是那么悠然自得的可悲面目刻畫出來。

思想內容

《吶喊》中的小說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熱情,從總的傾向到具體描寫,都和五四時代精神一致,表現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啟蒙的特色。這些作品尖銳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傳統的弊害,通過對人民命運特別是農民命運的描寫,深刻地刻畫了一群"老中國的兒女"--沉默的國民的靈魂。提出了"批判國民性"的總主題。

作者介紹

魯迅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評論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人稱“文思革”(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華蓋集》《而已集》等。
魯迅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公費至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理想以自己的雙手去治病救人,後因戰亂紛起改行為作家,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

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留日歸國,任時兩級師範(現杭州高級中學)生理、化學教員,兼日語助教。其講課及所編《生理學講義》,深受學生歡迎。同年冬參加木瓜之役。1918年首次以魯迅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成為新文學典範。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成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嬰。有3個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名字由來

含義

魯迅的“吶喊”的含義是想要藉由自己的吶喊來鼓舞當時有思想的進步青年。

魯迅為小說集《吶喊》所作的《自序》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原因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說;《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說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說。魯迅說過,他是抱著啟蒙主義的目的來寫小說的,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但因寫作年代不同,受當時社會環境、時代風潮的影響,魯迅這兩部小說集的創作心境和運用的創作方法、表現手段也不盡相同。

《吶喊》中的作品,大都寫於“五四”運動的高潮時期,要為新文化運動助陣振威,取名《吶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運動的鼓舞,“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集子中的作品明顯地保留著作者於“五四”高潮時期,在結束了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奮起呼喊的特色。在藝術上,吸收和借鑑外國小說的創作方法與表現手法,因此,《吶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令人耳目一新。

魯迅寫小說雖然借鑑了外國小說的藝術經驗,但他把外國小說的經驗與中國古代小說的傳統結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民族化的基礎。魯迅小說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內容上是徹底反封建的,揭開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紀元。

著作導讀

《吶喊》系魯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1923年8月作為北京“新潮文藝叢書”之一出版。初版收小說15篇,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時,抽去《不周山》(後改名《補天》,編入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此後各版,均依此只收14篇。
《吶喊》中的作品,創作於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編集前曾分別發表於《新青年》《新潮》《小說月報》《晨報副刊》《時事新報》幅刊《學燈》等報刊。1922年12月3日,魯迅編定《吶喊》,寫《自序》,凡三千言,回顧小說創作的起因,說明命名《吶喊》的緣由。
《吶喊》描繪了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的中國社會現實。首篇《狂人日記》以徹底的不妥協的批判精神,從整體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對“吃人的禮教”進行了有力的控訴,產生了驚世駭俗的深遠影響,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孔乙己》《白光》,則是對封建等級制度“吃人”的具體描繪。《吶喊》特別注重反映農民的痛苦生活,《故鄉》描繪了近代中國農村迅速破產的真實圖畫,通過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強烈對比,揭示出“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的社會現實對於廣大農民從身體到心靈的嚴重摧殘。《阿Q正傳》是魯迅的傑作,它塑造了一個落後而不覺悟的農民典型阿Q,活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阿Q的“精神勝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所普遍存在的國民性;阿Q的悲劇是辛亥革命不徹底的必然結果,魯迅揭出這一病苦,是為了“引起療救的注意”。《社戲》描寫了一群機智勇敢、天真純樸的農村少年,是魯迅童年時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憶。
《吶喊》通過藝術形象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充分體現了五四時代精神。《風波》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反映張勛復辟醜劇的唯一文藝作品,《藥》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與民眾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吶喊》是“中國新文藝上真正的、劃時代的傑作”。(許壽裳語)李大釗稱《吶喊》是“中國最好的一本小說”。茅盾讚賞魯迅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的“題目、體裁、風格、乃至裡面的思想,都是極新奇的”,“是一個新辟的天地”。魯迅自己也認為:《吶喊》“由於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總之,《吶喊》奠定了魯迅作為中國近代小說之父的歷史地位。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同時是封建文化的破壞者。在他的整個文化生活中,從批判國民的劣根性著手對傳統的封建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中國現代文化思想的初期,還沒有哪一位文化人能夠趕得上他那樣深刻、有力而且具體形象地對傳統封建文化進行批判而取得的功績。

內容梗概

《吶喊》是魯迅1918年~1922年所作短篇小說的結集。其所收的14篇作品的篇目是:《狂人日記》(1918年)、《孔乙已》(1919年)、《藥》(1919年4月)、《明天》(1920年)、《一件小事》(1920年)、《風波》(1920年)、《故鄉》(1921年)、《阿Q正傳》(1921年)、《端午節》(1922年)、《白光》(1922年)、《兔和貓》(1922年)、《鴨的喜劇》(1922年)、《社戲》(1922年)。《吶喊》中的作品,

大都寫於“五四”運動的高潮時期,要為新文化運動助威吶喊,取名《吶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運動的鼓舞,“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吶喊》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社會,特別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下逐漸破產的古老農村和市鎮的面貌。小說塑造了沒落知識分子、城市貧民、人力車夫、被壓迫農民等形象。在藝術上,它吸收和借鑑外國小說的創作方法與表現手法,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激動了青年讀者的心,“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主要篇目

《狂人日記》《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著“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鮮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為整箇中國新文學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而且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狂人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人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銳,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明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作品通過寡婦單四嫂痛失獨子的描寫,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吃人的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寫作風格顯示出他對黑暗社會的憤恨。精煉而寫實的藝術顯示了作者寫作手法的純熟。洗鍊而樸實的筆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鎮風俗畫,而人物的刻畫與對話的描寫,更難有一字更改,實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孔乙己》《孔乙己》

《一件小事》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警策深邃。全文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頌下層勞動人民崇高品質的同時,還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現出真誠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新思想。在五四運動時期能有如此認識是很不尋常的,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本篇的寫作特點,一是運用對比手法,將車夫和“我”對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進行對照,顯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車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當,關心別人的高大形象。這種對比的妙處在於以間接而含蓄的筆墨突出勞動者的樸實無私。在表現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寫畫,又近於當代的“小小說”,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長;情節真實可信,成為現代小說中傳頌最廣的名篇之一。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銳的譴責。

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說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說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敘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說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柜,小夥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眾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畫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餘,令人嘆服。

魯迅《藥》插圖魯迅《藥》插圖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說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蘊極為豐富深長。

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群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說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說的全篇籠罩著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判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社戲》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一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

《頭髮的故事》放在中國小說的長河中看無疑是最特殊的。它的特殊首先表現在形式上。它也是一篇第一人稱敘事小說,全文共二千三百餘字,其中敘述語句總共只有二百五十餘字(這個字數包括了對話前的諸如“他說”、“我說”等引導語),“我”的話才三十五字(包括標點符號),其餘二千餘字都是一個被稱作N先生的話。
《風波》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故鄉》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麼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衝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後輩有他們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原文結末云:“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很好的格言,也說得很好,沒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是深遠得多了。

《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後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諷刺了一些心靈醜陋的舊中國人。

《端午節》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說月報》第十三卷第九號。當時正處於"五四"落潮期,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激發起民眾的反封建的革命熱潮,但這種狂熱隨著軍閥政府與封建舊勢力的鎮壓,暫時退了下去。新舊勢力的交鋒出現了此消彼漲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不單一些封建的遺老遺少們開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新文化洗禮的人也回到了舊的軌跡上來了。還有一些貌似進步,實則落後的人物趁機轉向。

《白光》魯迅短篇小說,作於1922年,收在小說集《吶喊》中。作品刻畫了一個因科舉考試落榜而發瘋而死的應試者形象,深刻揭露了舊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

《兔和貓》這篇小說帶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小動物兔和貓為對象,抒發了自己的愛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惡大黑貓的兇惡,並由此寓視社會現象,從而更加反襯出代表黑暗勢力的大黑貓的兇殘,和作者對其的憎惡之情。作者以極強的觀察力,傳神的筆致把白兔的外形、動作、神態描繪的栩栩如生,語言生動準確,從而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

《鴨的喜劇》魯迅的《鴨的喜劇》選自於《吶喊》。《鴨的喜劇》首次發表於1922年12月《婦女雜誌》第8卷第12號。
文章不長,但是字裡行間魯迅先生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卻是十分精闢的,他把北京比喻成“沙漠”,從中體現出北京的安靜、乾燥等特點。文中魯迅寫到的小鴨形象,雖然不過一、兩句話,但十分形象、生動地體現出小鴨可愛的樣子。

人物介紹

《故鄉》

閏土:在生活壓迫下有了很卑微的心態,閏土家境困難受封建思想的束縛,和我之間隔了一道屏障。

楊二嫂:豆腐西施楊二嫂是個毫無道德感的人,時時刻刻都在做著損人利己的勾當水生:閏土的兒子《社戲》雙喜:迅哥的朋友阿發:迅哥的朋友六一公公:偷的就是六一公公家的豆迅哥:主人公“我”另:鐵頭老生(社戲中的一個表演人物)

《風波》

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裡的主人,有學問的人。他總是靠假學問來騙人。九斤老太: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七斤嫂:一個欺善怕惡,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貫正確的人。七斤:七斤沒有頭腦,不加分析的相信趙七爺的謊話,被趙七爺弄得神志恍惚

《狂人日記》

趙貴翁:“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古久先生:“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陳老五:“吃”狂人的人狂人:是個迫害狂

《端午節》

方玄綽:沒有和惡社會奮鬥的勇氣,很近於對社會問題是非不分,一種極其軟弱的表現.另有:方太太

《藥》

華老栓:勤勞而善良,十分愚昧、麻木。康大叔:是封建統治階級的爪牙,惡行累累。夏瑜:革命者另有:華大媽、二十多歲的人、花白鬍子,駝背五少爺、夏四奶奶、夏三爺、紅眼睛阿義

《明天》

單四嫂子:一個窮苦而又勤勞、善良、單純的年輕寡婦。落後、愚昧、麻木,同時也是缺乏反抗性的。寶兒:單四嫂子的孩子另有:紅老拱、藍皮阿五、王九媽(不幫單四嫂子)

《白光》陳士成:沒中狀元的瘋子

《孔乙己》

孔乙己:迂腐,無能、清高、虛榮、熱衷功名、麻木不仁的內在性格的讀書人

《頭髮的故事》

有人物:N(以第一人稱“我”,圍繞著女子剪髮、男人剪辮子的頭髮問題組織故事,魯迅寄寓了自己對封建頑固守舊勢力的痛惡,對軟弱的不徹底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憤激.)

《阿Q正傳》

趙太爺:兇惡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合為一體,因富貴尊顯而驕橫,又因腐敗沒落而怯弱,狡猾善變而又頑固守舊,狡詐、投機、貪婪、吝嗇阿Q:質朴愚昧又圓滑無賴;率真任性又正統衛道;自尊自大又自輕自賤;爭強好勝又忍辱屈從;狹隘保守又盲目趨時;排斥異端又嚮往革命;憎惡權勢又趨炎附勢;蠻橫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滿現狀又安於現狀。假洋鬼子:假洋鬼子是地主階級家庭出身的資產階級投機分子的形象。一個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地主階級封建思想的混血兒式的革命黨人的形象。

另:王胡、小D、小尼姑、吳媽、老尼姑、鄒七嫂、趙司晨

《兔和貓》

三太太:“在夏間買了一對白兔,是給伊的孩子們看的。”

《鴨的喜劇》

人物有:愛羅先珂(本小說提示了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的生命現象所折射出的社會現象,委婉的表達了人間不可能無所不愛,唯有反抗強暴,才能保護弱者的思想。)

《一件小事》

人物有:車夫(這件事一直在鞭策著魯迅:教他怎樣做人;教他慚愧;教他自新,同時也增長他的勇氣和希望。)

文章賞析

《吶喊彷徨》《吶喊彷徨》

1933年,魯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這篇自述里,講到了自己從事小說創作的指導思想。他說:“說到‘為什麼’做小說罷,我仍抱著十多年前的‘啟蒙主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在《吶喊·自序》中,魯迅曾這樣回顧自己棄醫從文時的認識飛躍:“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並強烈地意識到“第一要著”是要改變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正是從這樣的啟蒙主義的文學觀出發,魯迅開始了《吶喊》的創作。

總結辛亥革命經驗教訓,揭示國民性的弱點

在《吶喊》中,作為國民性弱點的載體,常常是處於社會底層的被壓迫被侮辱被損害的民眾。因為在魯迅看來,只有將思想意識尚處於蒙昧狀態的民眾喚醒,革命方有獲得勝利的可能。《藥》寫華老栓用血汗錢買人血饅頭給兒子小栓治癆病,孩子卻死了,而治病人的血卻是革命者夏瑜的血。作品點出革命者為民族復興而英勇獻身,結果不過是用自己的血,做了愚昧民眾的送命的藥。魯迅把民眾對革命冷漠的現狀寫出來,是要告訴活著的夏瑜們,喚醒沉睡中的民眾是當務之急。《風波》小說以民國六年(1917)張勛復辟的鬧劇為背景,圍繞魯鎮船夫七斤因被革命黨剪了辮子,怕被坐了龍庭的皇帝殺頭而引起的一場虛驚,寫出了辛亥革命並沒有革掉農民頭腦中的封建觀念,帝制復辟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地存在於農村。小說結尾寫出復辟失敗,七斤家的“風波”平息後,一切又恢復了舊態,九斤老太照樣發著“一代不如一代”的怨言,七斤的女兒六斤又被裹了腳,生活仍如一潭死水。小說深刻地批判了辛亥革命並沒有啟發農民的覺悟。在《明天》中寡婦單四嫂子帶著幼小的兒子寶兒艱難過活,卻從來沒有人誠心誠意地來幫助過她。寶兒病危了,她從庸醫何小仙那裡得到的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冷漠;而那個藍皮阿五,在單四嫂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藉故欺侮她;紅鼻子老拱早就對單四嫂子不懷好意,一直虎視眈眈,唯恐寶兒不快點死……小說題為《明天》,單四嫂子原是將唯一的兒子寶兒視作自己的“明天”的,寶兒死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她又能有怎樣的“明天”呢!

在《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中,魯迅說,他寫《阿Q正傳》,是為了“要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並說“在將來,圍在高牆中的一切人眾,該會自己覺醒,走出,來開口的罷,而現在還少見,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覺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出,作為我的眼裡所經過的中國的人生”。《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未莊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貧苦農民阿Q的形象。從物質到精神,阿Q都是任人欺壓、任人宰割的對象。趙太爺可以頤指氣使地不許阿Q姓趙。地保可以仗勢欺人,勒索阿Q。未莊裡沒有一個人會同情阿Q。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奴隸地位和處處失敗、備受屈辱的現實,而是以虛幻的勝利來求得精神上的片刻麻醉、滿足和解脫。他原很自尊,看不起所有未莊的人,可是自己從出身、財產、權勢到體力上都不及別人,於是當與別人發生口角時,阿Q會說:“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什麼東西?”“我兒子會闊得多啦!”當自己頭上的癩瘡疤遭人恥笑時,阿Q會說:“你還不配。”

被人毆打,又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如果這些還不能奏效,幫他免於欺侮,他就自輕為“蟲豸”,還為做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而沾沾自喜。或者乾脆“用力在自己臉上連打兩個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於是立刻“轉敗為勝”。阿Q還特別健忘,他會用精神上虛幻的勝利來忘卻所受的屈辱。《戀愛的悲劇》中,阿Q忘卻了剛剛向吳媽求愛失敗的事,還象與己無關一樣看吳媽的熱鬧。在赴刑場的路上,他也能自我安慰“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遊街殺頭的”。直到那些以看殺人取樂的觀眾們用狼一樣可怕的眼睛,又鈍又鋒利,咬他的靈魂時,他才恢復了生命意識,在心中喊出了“救命”。“精神勝利法”使他渾渾噩噩地生,也使他稀里糊塗地死。他的至死不悟讓人痛心。魯迅從國民的劣根性方面對阿Q的精神勝利法進行作了淋漓盡致的剖析和批判。他希望他的針砭能觸動社會的神經,使人們感到痛心,並“引起療救的注意”,進而使國人由震驚而走向覺醒。

對知識分子覺醒道路的探索

封建士大夫階層的知識分子,是維護舊制度,舊道德,舊傳統的頑固的反動勢力,是舊的封建宗法社會的幫凶。魯迅對他們給以了堅決而猛烈的批判,嘲笑與諷刺。而對在“五四”運動中充當革命派、弄潮兒的新知識分子形象,魯迅則傾注了極大心血,寄託了極大希望。如他在《摩羅詩力說》中說“今索諸中國,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於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於荒寒者乎?”,道出了他的憂慮與焦灼,呼喊與希望。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是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有迫害狂症的特徵。然而他的瘋話又使他具有清醒的啟蒙者、勇猛的反封建戰士的特徵。路上行人交頭接耳的議論,趙貴翁奇怪的眼色,臉色鐵青的小孩子,青面獠牙的笑……,這一切都讓“狂人”感覺他們要吃他,而“狂人”與社會環境的不可調和,正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在思想上同封建家庭制度和禮教的根本對立,揭示出“吃人”的普遍性。面對幾千年來延續至今的“吃人”歷史,“狂人”反覆呼喊“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這似狂非狂的語言,正是一代覺醒的知識分子叛逆和反抗的體現。然而小說的思想深刻性不僅僅在於發現“吃人”及表現“狂人”的覺醒和叛逆,還在於向我們展示了覺醒者的孤獨和“看客”的麻木,更在於“先軀者救民眾反被害”。魯迅正是通過“狂人”被迫害致狂甚而被“吃”的悲劇,反映了當時覺醒的知識分子共同的命運,體現了思想啟蒙的艱難。

《端午節》中方玄綽原是一個很正派,很有是非之心,反抗精神的戰鬥者,在黑暗現實的壓力與封建思想的“薰陶”下,終於成為泯滅了是非之心,消失了鬥爭意志的消沉者。作者尖銳地批判了這類知識分子的軟弱、動搖、妥協、墮落的思想劣根性。《一件小事》中“我”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我”的思想性格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我”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深懷不滿,對北洋軍閥政府的“文治武力”和封建教化如“子曰詩云”表現了極大的憎惡和鄙視;而另一方面,與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又有著明顯的距離,在不少方面都流露出一些脫離民眾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那種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的心理特徵。“我”通過親眼目睹了一個人力車夫勇於承擔責任的“一件小事”,深切地反省和批判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世界,決心奮然前行。標誌著“五四”知識分子自我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變化。
對封建制度和禮教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記》寫的是以家族制度為中心的封建禮教“吃人”問題。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兇殘性,由封建禮教所維繫的舊家族中,就是父子、兄弟、夫妻之間,也存在著互吃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揭穿了“仁義道德”的極端虛偽性。使作家感到痛心的是許多人並沒有這樣的覺悟,而且許多人自己正是被這樣殘酷地吃掉的。而一旦有機會,這被吃的人竟也會去吃人。《狂人日記》通過狂人之語,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道德的勇氣,痛快抒發叛逆反抗之聲,也表現了魯迅的“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學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

在《孔乙已》、《白光》中,魯迅抨擊了舊教育制度——科舉制度對人性的戕害,抨擊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質。孔乙己和陳士成同為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兩人都有過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理想或夢想,但好夢終未成真。孔乙己連個半個秀才也沒撈到,陳士成連考十六次,始終名落孫山。但兩人不同的是孔乙己夢想破滅後,儘管心猶不甘,還是承認了貧困潦倒的現實,而陳士成則進入另一個企圖僥倖發財的幻夢,“撈不到榜上的功名,便去掘地下的藏鏹”,可是,他挖出的不過是一個銹銅錢、幾片破碎的片和一個屍骷髏。最後他竟鬼迷心竅,把月光當作財寶之光,追蹤到湖裡去圓他的及第發財夢,了結了他那寂寞的一生。科舉制度中的得志者可以青雲直上,居則門庭若市,行則前呼後擁,而失意者則一落千丈,周圍冷眼相看,自身沮喪頹唐,即便不像陳士成般變態發狂,也會如孔乙己潦倒終生。科舉制度成了毒害讀書人靈魂的無形的刀子。陳、孔二人的悲劇,不僅形象地暴露了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弊害,而且也宣告它的氣數已盡。

小結

《吶喊》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國民劣根性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揭示和批判,對封建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對知識分子覺醒道路的探索,都表現出了魯迅對民族生存的濃重的憂患。

人物形象評析

魯迅,20世紀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生於1881年9月25日,逝世於1936年10月16日,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其思想深刻的影響了此後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五四以來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受到了他的滋養,是中國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的偉大作家之一。其中,作為思想家的魯迅先生由“科學救國”到主張改變國民的精神、由進化論到階級論、由愛國主義到“惟新興的無產階級才有未來”等方面的轉變,體現了其思想的深刻性、豐富性;而作為文學家的魯迅先生,開始並成熟了中國現代小說,塑造了以阿Q為代表的舊中國下層勞動者的形象,深刻尖銳的揭示出國民的劣根性,不僅如此,魯迅先生還在藝術形式上開創了“閒話風”散文一派,還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魯迅先生的雜文創作而使雜文成為中國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文體。在這裡,主要是淺談小說集《吶喊》的人物形象。

魯迅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而《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狂人

日記》是魯迅於1918年5月發表的,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以內容和形式上的現代化特徵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偉大開端。小說是採用內心獨白的形式來塑造狂人的形象,而歷來對狂人是否為真正的狂人、被逼狂的戰士爭執不休,但是我個人覺得,從魯迅作為“戰士”的性格來看,《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應該是被封建思想,宗族制度逼狂、扭曲的下層勞動人民。(註:封建思想是維護封建禮教制度所形成的封建道德觀念,大多是儒家思想和行為的延伸,其表現封建等級制度,不平等的女性觀,宿命觀,鬼神觀等,封建家族制度是以宗譜、宗祠、族田、族長、族規為表現特徵,體現了封建族權的一種制度。)通過狂人內心的獨白,一層一層的深入剖析當時的人性和社會。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狂人先是看到與自己毫無干係的人在吃人,這是一個大的環境,其中有古久先生,街上的女人還有小孩;然後看到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哥哥也會吃人,甚至想到自己也會被哥哥宰了吃掉;最後他又想到病死的妹妹也可能被“我們”吃了,發現自己也加入了“吃人”的行列,那種吃人又怕被別人吃的恐懼日益增多。這便從橫向的角度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的麻木不仁、冷酷無情。一些人發表議論說,通過狂人看到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親人等也在吃人,體現了廣大的民眾被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荼毒迫害了,進而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缺少誠與愛,我認為,通過狂人的所見並不能直接的看得出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如何殘害人,只是魯迅先生通過這樣不同方面的去表現人與人之間缺少友愛,缺乏真誠,通過寫到連親人都不放過親人,乃至相互“吃”,

不僅寫出當時人人之間的隔膜,更指出了廣大民眾人性的扭曲,進而道出對民族的存亡的憂慮。在小說的最後,“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其實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狂人在自我剖析之後,發現已經無法自救,對吃人無法抗爭之後發出的,這也是魯迅的希望,不過,細讀,也覺得魯迅先生對這“希望”也真的不是十分的確定,可是作為一個用筆做武器的戰士,他要燃起大眾的信念之火,必須這麼呼喚。總之,通過塑造一個過敏、多疑、幻想的狂人進行非理性的抗爭,以狂人的反常與“正常人”的正常對比,深刻反映國人的實際狀況,引起眾人人性泯滅、民族生存的深入思考。

而在《吶喊》這部小說集裡,中篇《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最初發表在《晨報》副刊,1923年8月收入《吶喊》。魯迅曾多次提及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並通過這樣“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而在這篇小說中塑造了在“人人之間有一道高牆,將各自分離,使大家的心各自無從相印”大環境下生存的阿Q。他,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沒有家事,住在土穀祠內,也沒有固定的職業,一直靠打短工來維持生活,是一個典型的在物質上被剝奪得一無所有的舊中國下層勞動者;在現實中,阿Q一無所有得悲慘,

可是他又常常處於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精神狀態當中,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祖輩父輩如何,卻在被人譏笑時,口出狂言“我們先前——比你闊多了”;沒有妻子,卻總是幻想“我的兒子闊多了”,被人欺負辱打的時候,居然能夠自欺欺人的說“總算被兒子打了”,其實讓人感到揪心的是,像阿Q這種人,在自己受辱的時候,沒有想到要向那些所謂的“強者”奮力反抗,而是把一切轉移到身邊一樣的弱者(如小尼姑之類的),通過欺凌弱小來獲得心靈的平衡,他那些精神勝利法、畏強凌弱等,“具有更為普遍的意義,既折射出百年以來中華民族受欺凌的歷史,濃縮著長期封建統治中國人造成的心靈創傷,也揭示了人類共有的諸多精神特徵”。魯迅先生通過這樣的塑造,畫出了“沉默的國民的魂靈”,深刻的揭示中國國民愚昧無知、麻木不仁,揭示了國民的劣根性,進而喚醒沉睡的愚弱的國民。

《吶喊》中《孔乙己》是以清朝末年的魯鎮酒家為背景,借酒家的一個小伙子的口,描述了一個科場失意,窮困潦倒的讀書人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這是孔乙己特殊的身份,他是知識份子,可是又爬不到封建社會的應有的地位,這樣就介於上層與下層的尷尬位置,可是由於傳統的封建思想又滲透到他骨子裡,認為自己與短衣幫的又不一樣,死也不肯脫掉象徵知識份子的長衫,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放不下麵子可是又不可能有所作為的死撐著。魯迅如此把孔乙己推到我們的面前,

痛訴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對舊社會的知識份子的毒害,進而反封建文化,這是和“五四”提倡新文化是相符的。還有,孔乙己是個“多餘的人”,像《阿Q正傳》中的阿Q只有在忙碌的時候才被想起一樣,很久沒有到鹹亨酒店了,可是大家都沒有想起他,只有掌柜的在算帳的時候記起孔乙己還欠著十九個錢!人也不免悲哀了,十九個錢的分量就買下了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如此冷漠的世界如何不叫人痛心?如果說,十九個錢是所謂的封建代表買去了人之間的感情,那麼所能批判的只是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吃人!可是,在《孔乙己》里不是!掌柜的、小伙子、短衣幫其實和孔乙己都是一樣壓迫在最下層的貧苦大眾,

為什麼他們就不能站在一起去面對這樣殘酷的世界,難道這樣的社會還不夠悲哀,同一戰線的人還要製造一些駭人聽聞的事情才夠完美?至此,又要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發進行考慮了。孔乙己的悲哀與短衣幫等人的鬨笑,似乎輕描淡寫卻又深刻的揭示了人思想昏沉,精神的麻木,不僅如此,還折射出了畸形的人性,畸形的社會。

《藥》是我們高中時候學過的一篇,當時看的時候覺得人們居然用饅頭沾著人血來吃以為能治癆病,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繼而在老師的啟發下,讀出當時國民的愚昧無知,魯迅也說過“《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鬥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並不知道這犧牲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此外魯迅說過“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小說是說圍繞夏瑜身邊活動者的那一群愚昧、麻木的人在所謂的理所當然中吃革命者的血,這是悲哀,更是悲劇!

首先,通過塑造華老栓這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小城鎮貧民,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愚昧麻木,卻又憨厚老實,唯一關心的是他兒子,一心只想著怎樣只好兒子的癆病,這在今天看來,是我們偉大的父愛,可是這父愛的背後有事可悲的,他太愚昧了,天真的以為用血沾著饅頭就能治好兒子,可是兒子終究沒有治好,魯迅通過把有價值的父愛用愚昧毫不留情的撕毀了!其次,夏瑜,一個為群眾奮鬥的革命者,擁有高尚的人類的愛,可是他即使死了也還是沒有喚醒愚昧的國民,這也體現了革命的悲劇。魯迅先生通過用悲劇的模式來表現當時社會大環境,國民的精神狀態,是極具衝擊力和震撼力的,並以此希望“將舊社會的病根暴露出來,催人留心,設法加以治療的希望”。

在《吶喊》中,還有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很典型的,如《故鄉》中的閏土、楊二嫂等,魯迅先生都是通過表現遭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層人民如何愚昧無知、麻木不仁、冷漠無情,進而喚醒沉睡愚弱的國民。

《吶喊》自序

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檯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回家之後,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①,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我的母親沒有法,辦了八元的川資,說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為那時讀書應試是正路,所謂學洋務,社會上便以為是一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況伊又看不見自己的兒子了。然而我也顧不得這些事,終於到N去進了K學堂了,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生理學並不教,但我們卻看到些木版的《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了。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②,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里了。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學的方法,現在又有了怎樣的進步了,總之那時是用了電影,來顯示微生物的形狀的,因此有時講義的一段落已完,而時間還沒有到,教師便映些風景或時事的畫片給學生看,以用去這多餘的光陰。其時正當日俄戰爭的時候,關於戰事的畫片自然也就比較的多了,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在東京的留學生很有學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業的,但沒有人治文學和美術;可是在冷淡的空氣中,也幸而尋到幾個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須的幾個人,商量之後,第一步當然是出雜誌,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為我們那時大抵帶些復古的傾向,所以只謂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隱去了若干擔當文字的人,接著又逃走了資本,結果只剩下不名一錢的三個人。創始時候既己背時,失敗時候當然無可告語,而其後卻連這三個人也都為各自的運命所驅策,不能在一處縱談將來的好夢了,這就是我們的並未產生的《新生》的結局。

我感到未嘗經驗的無聊,是自此以後的事。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後來想,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然而我雖然自有無端的悲哀,卻也並不憤懣,因為這經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為這於我太痛苦。我於是用了種種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我沉入於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後來也親歷或旁觀過幾樣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為我所不願追懷,甘心使他們和我的腦一同消滅在泥土裡的,但我的麻醉法卻也似乎已經奏了功,再沒有青年時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會館③里有三間屋,相傳是往昔曾在院子裡的槐樹上縊死過一個女人的,現在槐樹已經高不可攀了,而這屋還沒有人住;許多年,我便寓在這屋裡鈔古碑④。客中少有人來,古碑中也遇不到什麼問題和主義,而我的生命卻居然暗暗的消去了,這也就是我惟一的願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從密葉縫裡看那一點一點的青天,晚出的槐蠶又每每冰冷的落在頭頸上。

那時偶或來談的是一個老朋友金心異⑤,將手提的大皮夾放在破桌上,脫下長衫,對面坐下了,因為怕狗,似乎心房還在怦怦的跳動。
“你鈔了這些有什麼用?”有一夜,他翻著我那古碑的鈔本,發了研究的質問了。
“沒有什麼用。”
“那么,你鈔他是什麼意思呢?”
“沒有什麼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點文章……”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們正辦《新青年》,然而那時仿佛不特沒有人來贊同,並且也還沒有人來反對,我想,他們許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說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從此以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每寫些小說模樣的文章,以敷衍朋友們的囑託,積久了就有了十餘篇。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

這樣說來,我的小說和藝術的距離之遠,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還能蒙著小說的名,甚而至於且有成集的機會,無論如何總不能不說是一件僥倖的事,但僥倖雖使我不安於心,而懸揣人間暫時還有讀者,則究竟也仍然是高興的。

所以我竟將我的短篇小說結集起來,而且付印了,又因為上面所說的緣由,便稱之為《吶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魯迅記於北京。
 

精彩篇章

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 ── 《一件小事》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日記》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鄉》

“餵!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藥》

閒人還不完,只撩他,於是終而至於打。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閒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阿Q想在心裡的,後來每每說出口來,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們,幾乎全知道他有這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此後每逢揪住他黃辮子的時候,人就先一著對他說: “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 阿Q兩隻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辮根,歪著頭,說道:“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

但雖然是蟲豸,閒人也並不放,仍舊在就近什麼地方給他碰了五六個響頭,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以為阿Q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鐘,阿Q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你算是什麼東西”呢!? ──《阿Q正傳》

閱讀指導

《吶喊》[短篇小說集]《吶喊》

在閱讀小說之前,不妨先讀一下魯迅的《〈吶喊〉自序》和本書前面的《我是怎樣做起小說的》一文。在這兩篇文章里,魯迅介紹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歷程、進行文學創作的緣由以及對文學功用的獨特思考,這可以幫助我們真正進入魯迅文學世界,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魯迅雖然是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開始文學創作的,雖然在序文中也講到:他吶喊幾聲,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但他的作品並非一味迎合運動的需要,魯迅並不簡單地“聽將令”。所以相比五四時期其他作家的那種充滿感傷或者凌厲的反抗格調的作品而言,他的小說更加深刻,更加別具一格。魯迅自己曾經用“憂憤深廣”這四個字來概括《吶喊》等作品的基調,對比閱讀五四時期其他作家的創作,我們就能更深刻體會這方面的特色。

思考與啟示

思考

1.把握魯迅對人物靈魂的刻畫及其意義

2.意象,是一個美學概念。中國詩論中的“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神用象通,情變所孕”,道出了象與情的融合。意象實質上就是在客觀物象中,滲入了作者主觀情感與理性,凝聚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主觀理解。試找到並分析《吶喊》中的“夜色”意象。

3.中國的作家在作品的人物姓名,以至別號、綽號上,喜歡做文章,或者寄託什麼意思。魯迅對於他小說中的人物姓名,諢名,也很喜歡有所含意或寓以褒貶的。試分析《吶喊》中人名的含意。

啟示

1.在《吶喊》中,魯迅為我們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既瘋狂又格外清醒的“狂人”;象徵國民弱點的阿Q;用血汗錢買人血饅頭的華老栓……他不但寫出人物的“血肉來”,而且表現了“靈魂的深”,即關注病態社會裡人的精神“病苦”,善於對人的精神創傷與病態的無止境的開掘。如《孔已已》中被科舉功名毒害的心靈,還有《故鄉》中的一聲“老爺”表現出閏土的思想狀況。魯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態,是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態的病態社會,從而開掘出“封建社會吃人”的主題,封建社會不僅是對人的肉體的摧殘,更是對人的靈魂的摧殘。

2.對夜色情有獨鍾,夜色往往成為魯迅筆下最有韻味的意象。如《白光》中的這段:“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雲,仿佛有誰將粉筆洗在筆洗里似的搖曳。月亮對站陳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來,當初也不過像是一面新磨的鐵鏡罷了,而這鏡卻詭秘的照透了陳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鐵的月亮的影。”“寒冷的光”和“詭秘的照透”這些詞語滲透著陳士成人生失意的主觀感覺色彩;暗淡淒迷的月色與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心緒融為一體。還有在“吃人”與“被吃”的恐懼氛圍中,狂人眼前不斷地閃現著淒迷的月夜。《明天》里單四嫂,失子的痛苦與恐懼總是伴隨著夜色的渲染。

3.《狂人日記》以“狂人”二字為主人公取名,不僅符合小說的內容與形式,而且也符合“五四”時期那種“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和特點,充分表現了主人公的叛逆性與反抗性。《孔乙已》中孔乙己名字以“孔”為姓,有明顯批孔孟之道的意思;“乙“的本章為“屈也”,而且過去“凡讀書以筆志其止處曰乙”;“己”的本章為“身也”,“私也”。合起來的意思是孔子的門徒已走到了盡頭,碰了釘子,沒有發展前途了。這正符合小說的思想和人物身世、命運、性格的。《藥》將兩家悲劇的犧牲者取為“華”、“夏”兩姓,以此代“華夏”即中國。

《明天》中的單四刀嫂子是沒有名字的,用“單”作姓,似乎意在說明她的悽苦、孤單。《風波》中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六斤、趙七爺等人物有號無名,是為了諷刺保守派,復辟派而取的。《阿Q正傳》中阿Q這個名字一方面表明阿Q沒有自己的姓,身世悲苦,低下。另一方面“Q”字可看作他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形象地表現了他的性格,他的悲劇命運。《白光》中陳士成的名字中“士”表示讀書人,“成”就是成功。意思是說他讀書成功,功成名就。但從相反意思考慮正是諷刺他學無所成,並以“士”諧“死”,諧“屍”,意為一具陳舊的死屍。

評價

《吶喊》,人生立志的精品

魯迅的小說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它以無窮的魅力,風行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不衰。這三部小說集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其《吶喊》中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不僅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為《補天》),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說明了這些小說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說的內涵,及意蘊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著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吶喊》是魯迅的精品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部小說集於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記》、《藥》、《明天》、《阿Q正傳》等十四篇小說,出版後得到很大迴響。

在《吶喊》序中,魯迅談到他棄醫從文的經過和目的。他於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肄業,第二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畢業後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學,1904年進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1906年中止學醫,回東京準備從事文藝運動。是一次課堂上看畫片的經歷使他棄醫從文的。他回憶道:‘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他’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魯迅又談到他把《狂人日記》等小說投稿到《新青年》的經過。他曾問辦《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那人答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於是他便寫了《狂人日記》,此後還陸續推出了另外十餘篇。魯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鐵屋’中的人,使國人得救。談到《吶喊》的名稱,他說:“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

魯迅的吶喊

魯迅,作為一名作家,更是一名帶有強烈的愛國精神的進步人士,他的幾篇小說都充分的反應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反對反對封建社會,使得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對封建社會的陣營中來,不得不說是對中國人民的精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印象,本書由著名畫家丁聰先生為該書提供了他上世紀70年代為魯訊小說作的插圖,使得讀者更加了解當時社會“人吃人”現象,這一部部的作品都像是尖刀一樣插入到封建社會的心臟,加速的封建社會的倒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