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跡》

《兵跡》中國清代分類輯述軍事史實的兵書。魏禧纂輯,共12卷,分14編:歷代、列國、將體、將物、將獸、將能、將效、華境、華人、土夷、島夷、近國、遠邦、邊塞,共9萬餘字。1915年由南昌《豫章叢書》編刻局刊印。

基本信息

簡介

兵跡》撰於明末清初,1915年由南昌《豫章叢書》編刻局刊印。該書分14編:歷代、列國、將體、將物、將獸、將能、將效、華境、華人、土夷、島夷、近國、遠邦、邊塞。編下設目。書中廣集自遠古以至明代中國境內和其他一些國家的風土人情、軍事地理、軍事制度、戰爭、軍隊、兵器以及用兵作戰的史料故事。該書從民本思想出發,重視民眾和民心,認為既強且大的元朝,不到百年而亡,其原因就在於統治者"不顧民怨"、"不顧民變"。提倡融貫文武,認為將應通儒,儒亦或可為將,或在戰爭中承擔各種重要使命,反對"儒不可戰"的觀點,指出"漢高溺儒冠,全忠置濁流,亦大誤矣"。強調"能得士者強,能用士者勝",並提出對士要善求、恭禮、尊事、納其謀、任之專等。主張以法治軍,認為"從來名將未有不法之峻者",又強調寬容待下,"必寬猛得宜"。作戰中主張臨時制變,因機制勝,靈活用兵。肯定長城的防禦作用,反對"長城易潰,頃刻而入,無益疆圉"的觀點,指出如無長城,"則塞下田不可得而耕","塞下人不可得而居",提出"外憑長城以為藩,內列堡塞以為固"的防禦戰略。

十二卷內容

《兵跡》書共分十二卷,十四編。
卷一(歷代編及列國編):作者把中國過去的政權分成兩大類,前者是被認為正統的朝代,從伏羲、神農,以至於元、明。後者是分立的國家,例如魏、吳、元魏、北齊等。前者稱為歷代編,後者稱為列國編。作者即依照此種分類來分別檢討其興衰存亡和用兵得失。對於每一朝代(或國家)都有評論,也常有獨到的見解,但其分析往往失之於簡略,而並不深入;
卷二(將體編及將物編):前者輯錄歷代將帥利用威名、身體、以及他人而制勝的故事;後者輯錄利用各種物體(包括人為和天然物都在內)的故事;
卷三(將獸編):輯錄利用各種動物的故事。最後又論及馭將率眾,整肅軍紀,寬容待下等人事法則;
卷四(將能編):記述將帥布陣攻守,發揮才智,利用各種因素以克敵的故事;
卷五(將效編):分析因敵制勝,轉敗為勝,各種奇謀;
卷六(華境編):分析中國境內各地兵卒的習性、特長、以及對他們應如何使用的方法。這也就是一種對民族性的研究,在古書中頗為少見;
卷七(華人編):分析各種不同武裝人員的習性、特點、以及使用方法。這代表非正統戰的觀念,也相當新奇;
卷八(上夷編):記述苗、猺等少數民族的風俗和作戰特點;
卷九(島夷編):記述海島諸國(日本、蝦夷-琉球、東番、爪哇、真臘、三佛齊、浡泥、蘇門答剌、佛郎機、馬路古)的地理位置及情況。不過其資料並不太正確;
卷十(近國編):記述亞洲諸國(以周邊國家為主)的情況,內容近似傳說;
卷十一(遠邦編):記述歐洲以及其他遙遠國家(包括美洲)的情況。譯名與今譯也不相同,並無太大價值;
卷十二(邊塞編):記述中國從遼東到甘肅之間邊塞地區的地理情況,以及邊防工事部署等。

盤點中國古今經典兵書

兵書在哲學、科學史、天文學、氣象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對今日充滿競爭的政治、外交、選才用人、商場角逐、為人處世等,都有著不容低估的指導意義。所以,當今世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日益喜愛和重視我國歷代兵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