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胡治兵語錄》

《曾胡治兵語錄》

《曾胡治兵語錄》是蔡鍔輯錄曾國藩、胡林翼有關治軍、用兵方面的言論而編成的一部語錄體兵書。曾胡軍事思想主要是從鎮壓太平天國革命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論兵反映了封建階級立場。

基本信息


背景與出版

曾胡治兵語錄曾胡治兵語錄

清宣統三年(1911),蔡鍔就任雲南新軍協統之時,受鎮統鍾麟同委託,編“精神講話”,遂摘取曾國藩、胡林翼的論兵言論,分類編輯成《曾胡治兵語錄》,每章後加評語,以闡發其軍事思想。目的在於厲兵秣馬,驅逐列強。1917年此書由上海振武書局刊行。1924年蔣介石將此書作為黃埔軍校教材,並增輯《治心》一章以《增補曾胡治兵語錄》出版。1943年八路軍《軍政雜誌》曾出版《增補曾胡治兵語錄白話句解》,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重印出版。《曾胡治兵語錄》中將材、用人、尚志、誠實、勇毅、嚴明、公正、仁愛、勤勞、和輯等前十章為治軍問題。主張選將要慎重,為將要智勇兼備,練兵要嚴格。兵機、戰守兩章為戰略戰術問題,講究持重謹慎。主張“簡練慎出”,無充分準備不輕言戰。以後發制人為主,又注意搶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視以主待客持久待變,提出“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戰法重奇正。防守強調掌握重點,進攻重機宜,行止重謹慎。

軍事思想

曾胡軍事思想主要是從鎮壓太平天國革命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論兵反映了封建階級立場。

圖書簡介

《曾胡治兵語錄》是蔡鍔於1911年任雲南新軍協統之時,輯錄曾國藩、胡林翼有關治軍、用兵方面的言論而編成的一部語錄體兵書,以作為新軍精神講話的講稿。該書各章都附有蔡鍔的按語。這些按語或者是對本章內容的概括歸納,或者是對曾胡言論的評述,或者是借題發揮,闡明蔡鍔自己的思想。是書1917年由上海振武書局刊行,一時風行。
1924年,蔣介石就曾在原書基礎上增輯《治心》一章,以《增補曾胡治兵語錄》為書名印行,作為黃埔軍校教材。
這本書封面標明蔣委員長增補,可能只是某人(書中沒有說明)就《增補曾胡治兵語錄》一書做的注釋。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語錄體軍事著作。蔡鍔輯,共12章,1.4萬餘字。

1911年春,蔡鍔由廣西赴雲南擔任新軍訓練工作。數年的軍中生活,使他親身體會到所謂的“新軍”,依然是風氣敗壞,紀綱廢馳。“基礎已壞,欲挽回補救,決非一二人之力所能奏功”。面對這種現狀,他感到只有號召“多數同心同德之君子,相與提挈維系,激盪挑撥”,“大發志願,以救國為目的,以死為歸宿”,才能“渡同胞於苦海,置國家於坦途”。正好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統制鐘麟同委託他編寫一份“精神講話”的教材,蔡鍔認為湘軍統帥曾國藩、胡林翼的治兵言論“多洞中竅要,深切時弊”,於是便從他們的奏章、函牘和日記中,摘取了大量有價值的內容,分類湊輯,取名《曾胡治兵語錄》,以此作為雲南新軍的“精神講話”。全書共分十三章:第一章《將材》,第二章《用人》,第三章《尚志》,第四章《誠實》,第五章《勇毅》,第六章《嚴明》,第七章《公明》,第八《仁愛》,第九章《勤勞》,第十章《和輯》,第十一章《兵機》,第十二章《戰守》。其中前十章論治軍,後兩章談作戰。

編輯推薦

《曾胡治兵語錄》各章都附有蔡鍔的按語。這些按語或者是對本章內容的概括歸納,或者是對曾胡言論的評述,或者是借題發揮,闡明蔡鍔自己的思想。
“往者雖舊,餘味日新,後進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文心雕龍.宗經》)神州政學叢書,遴選華夏本土優秀政學著述,內容覆蓋修身、明道、國富、牧民、家范、外交、法律、吏事等各方面,入山尋寶,舊籍新刊,期予中國文明探索現代政道、治道予當下啟迪。

目錄

出版說明代序自序第一章 

將材第二章用人第三章

尚志第四章

誠實第五章

勇毅第六章

嚴明第七章

公明第八章

仁愛第九章

勤勞第十章

和輯第十一章

兵機第十二章

戰守附錄

曾國藩治兵語錄編後記

作者簡介

蔡鍔(1882.12.18—1916.11.8),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寶慶(今邵陽)人,中國近代軍事家。1882年生於湖南寶慶(今邵陽)一個貧寒的裁縫家庭。6歲時在當地一位名士幫助下,免費入私墊學習。12歲考中秀才。16歲考入長沙時務學堂,受到該學堂中文總教習梁啓超的賞識,並建立起深厚的師生友誼。這時,中國在腐敗的清王朝統治下,山河破碎,國力孱弱,帝國主義虎視鷹瞵,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蔡鍔也像許多熱血青年一樣,懷著急迫的心情,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流血救民吾輩事,千秋肝膽自輪菌”,傾吐了滿腔的愛國抱負。1899年7月,蔡鍔東渡日本,入陸軍成城學校學習,從此開始了“軍事救國”的生涯,並正式改名為鍔。

民國筆記小說(2)

民國筆記小說以鹹、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凡朝廷、社會、京師、外省事無大小,皆據所聞所見錄之,不為鑿空之談,不作理想之語。

盤點中國古今經典兵書

兵書在哲學、科學史、天文學、氣象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對今日充滿競爭的政治、外交、選才用人、商場角逐、為人處世等,都有著不容低估的指導意義。所以,當今世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日益喜愛和重視我國歷代兵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