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上海之夜》](/img/a/e0d/nBnauM3X2ATM3czN2YzM4YjMwMTMwgjN1AzMwADMwAzMxAzL2M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劇情簡介
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小提琴手阿B夤夜從軍,於蘇州河橋下躲避空襲時,邂逅孤立無助的少女舒姐。兩人一見鍾情,互訂終身,約定戰後相聚。抗戰勝利後,阿B返抵上海,急赴蘇州河橋下尋覓舒姐。但物是人非,所見都是無處棲身的百姓和退役士兵。阿B重操舊業,在舞廳拉琴度日。十年過去了,舒姐為了生計,當上舞女。她雖被許多闊佬、惡少、流氓、劣警包圍、追逐,但矢志不肯賣身,執著地等待阿B歸來。她經常流連於蘇州河橋下。一次,偶遇赴滬尋親不遇的少女凳仔,將她帶回家中,以妹相待,同住一室。阿B湊巧亦住在舒姐的樓上。不久,凳仔熱戀上阿B,二人過往日密。一日,大雨中舒姐與阿B同返居處,舒姐覺察到阿B就是自己等了十年的戀人。為了不傷凳仔的心,她沒有向阿B透露真情。凳仔見舒姐在阿B房中換淋濕的衣服,當即翻臉,指責舒姐下流,舒姐也忍了下來。停電之夜,阿B幫舒姐收拾打碎的魚缸,認出了舒姐,講述了十年前橋下相約的往事。舒姐驚喜若狂,阿B慶幸找到日夜思念的情人。凳仔知情後,一意奪愛。一次,凳仔被選為日曆皇后。善良的舒姐,感懷自己的身世,決心讓愛,搭車離上海它去。阿B不顧一切,追上尾車。車廂內,舒姐和阿B述說著以往的情意。
豆瓣介紹
抗戰年代,夜總會小丑董國民(鍾鎮濤飾)不堪忍受日寇對上海的肆意轟炸,毅然告別叔父投軍,出發之前,董國民在蘇州橋下與一名女子一見鍾情,他們約定勝利後再見……時間一晃十年,董國民回到上海,自此時常在蘇州橋下徘徊,渴望再遇當年人,然而物是人非,此時的橋下只有幾個落魄的老兵露宿。董國民樓下的舞小姐阿舒(張艾嘉飾)收留了一名來滬女子鄧仔(葉倩文飾),並給她生活上的幫助,二人以姐妹相稱。董國民與鄧仔在天台邂逅,雖然鄧仔並非董國民所誤會的當年人,但仍對這位青年產生了好感。不久阿舒亦介入了這段關係,但為成全鄧仔,阿舒選擇了退出。不久董國民終於發現阿舒正是橋下的當年人,而此刻,阿舒卻與別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本片為徐克電影工作室的開山之作。
豆瓣評價
1984年4月徐克與施南生成立電影工作室,開山作即是由鍾鎮濤、張艾嘉和葉倩文主演的《上海之夜》,這個片子在徐克幫新藝城拍攝的《我愛夜來香》,幫嘉禾拍的《新蜀山劍俠傳》之後。徐克描述當時電影工作室的情況是這樣的:“金公主出資給新藝城,再由新藝城將資金撥給我們。我想是因為金公主不想新藝城跟我們有任何衝突。影片掛上電影工作室的名字後,成敗只由電影工作室負責,不會影響新藝城的金漆招牌。我在新藝城支取導演片酬及分紅,有了電影工作室後也是一樣。分紅方式是收入扣除製作費、發行費後抽取百分之三。”《劍嘯江湖:徐克與香港電影》中,黃霑提及《上海之夜》:“和徐克合作,始於《上海之夜》……我一寫便寫了十二個主題鏇律,叫徐克來挑。可以挑,最合徐克脾胃。我跟他說:你要好的,這樣吧,一開始便奏〈秋的懷念〉,返回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味道。我們就這樣偷了那曲做序,改了一點兒。還有〈夜來香〉,兩曲加在一起,即使沒去過上海,都懂得是那兒的味道。徐克和三、四個人深夜一時來我家,邊喝酒邊做,四時完工,我致電找經常通宵錄音的拍檔戴樂民來彈奏,邊彈邊繼續喝酒。到早上五時半,徐克說倒不如找個人來唱。六時我們抵達喜來登酒店用早餐,把住在那兒的葉蒨文接來我家。她才剛放工,呱呱叫,但還是來了,給我們唱了。
導演評價
徐克電影工作室25周年,仍然最愛《上海之夜》徐克說,25年前,為了拍《上海之夜》,他才和施南生成立了電影工作室。對於電影工作室25年來的49部電影,徐克表示最喜歡的就是《上海之夜》,因為這是自己最浪漫的作品,“很耐看,很溫暖”。而且該片還是首部黃霑為他寫歌的電影。不過,徐克認為該片的最大意義是他實現了自己的想法,讓女性擔綱一部喜劇,張艾嘉和葉倩文的戲份比鍾鎮濤重,這在當時很罕見。
徐克表示,法國人很喜歡《上海之夜》,已經買了第5次著作權。日本也有人在買,不過現在該片國內還沒有發行DVD。
評價
《上海之夜》:在含淚帶笑里永生2010年的《讓子彈飛》,在賀歲片中獨占鰲頭,姜文收斂其文藝青年的情懷,用在粗獷的豪情中灌入冷幽默的手法,炮製出一部“純爺們”電影,獲取歡聲一片。姜文本就不似奶油小生或偶像型男,《讓子彈飛》風格可謂是度身定製,個人不覺得《讓子彈飛》有多好,但出現在中國電影被惡俗的搞笑與不著調大行其道的當前,還是很可貴的。在看《讓子彈飛》時,腦中總在閃現出另一部電影的影子,但總是抓不住。2011年的第一天,不想出門,也不想看大片,突然想起徐老怪早期的喜劇《上海之夜》,曾讓我迷戀不已,兩入影院捧場(1992年國內引進上映,我還是學生呢),於是重溫了一遍,才發現之前總在腦中閃現的正是她,潛意識與冪冪中,在新年第一天相撞。
《讓子彈飛》比較陽剛,《上海之夜》則是兩女一男的柔情戲。冒似戰爭年代的男女緣分,十年之約,更能遭受曲折與考驗,極富戲劇性,稍加煽情,就可驚天地,泣鬼神,《上海之夜》之後成功的典範甚多。《上海之夜》本可以開天闢地的,但徐老怪卻要用喜劇的方式處理,足見老怪特立獨行的電影語言和才華。
《上海之夜》以“小板凳”初到上海為引,幾經周折,糾葛於“123”和“林黛玉”之間。後來港片中常見的戲劇性的命運轉折,還有方便的巧合的敘事風格,在本片初見端倪。最有趣的一節,是小偷潛入“123”家,這時,“123”和“林黛玉”回來了,接著“小板凳”也突然來了,為了避免誤會,“123”只好把“林黛玉”藏起來,可憐那個小偷,不得不一次次藉機會東躲西藏。屋子裡躲貓貓的情節,是港產片中最經典的設計。
比起《最佳拍檔》里只會撅嘴瞪眼茶壺般站著的“男人婆”,張艾嘉在《上海之夜》中發揮的笑果,更多是來自於本色魅力散發出來的,沒有一絲表演的痕跡。這一點,《讓子彈飛》里的姜文與她頗為相象,兩人都不善拍喜劇,卻都能在一本正經,不經意的冷幽默中,讓人發笑。
《上海之夜》出品於1984年,那正是港片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崛起,20多年過去,《上海之夜》依舊有著濃郁的時代特徵,看起來絲毫沒有時間帶來的距離感。《讓子彈飛》出現在華語電影全面振興的年代,希望華語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也因此來臨。
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歡迎圍觀“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
盤點徐克的影視作品
徐克是香港影壇上最具票房號召力的著名導演,從1979年的電影處女作《蝶變》開始,做過演員、編劇和導演,在影壇打拚二十幾年,電影作品不僅數量多,質量也無可挑剔。他的作品竟然多達50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