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概述
這是繼《火燒圓明園》後,導演李翰祥率原班人馬接演此片,主要講述英、法等聯軍入侵勝利後,迫使清王朝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躲避在熱河的鹹豐皇帝,因過度縱慾酒色在30壽辰後不久駕崩,未聽肅順等賜死懿貴妃再立幼主的忠言,遺囑肅順等八臣輔佐幼主,並賜與懿貴妃“同道堂”印。於是造成日後改徽號為慈禧的懿貴妃專權驕橫,不但殺害肅順等大臣,還以垂簾聽政的形式幕後操縱國事。
劇情介紹
英法聯軍的一把大火焚毀了圓明園。腐敗沒落的清王朝懼怕列強的氣焰,在英法聯軍的大炮和刺刀下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鹹豐皇帝蜷伏於熱河行宮,沉緬酒色之中,終日與麗妃等纏綿廝混,不理朝政。被冷落在一旁的懿貴妃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心中嫉恨異常。在慶祝皇帝大壽的日子,荒淫已久、內里虛弱的鹹豐皇帝忽發急症,臥床不起,數日後駕崩於熱河行宮。在鹹豐彌留之際,肅順力勸他效法歷史上的勾弋故事,賜殺懿貴妃,免除將來天下大亂,鹹豐未採納。他召見太子,託孤於肅順等八大臣,令他們輔佐幼主。同時,他還召見了懿貴妃,賜“同道堂”印,囑咐懿貴妃與皇后同心同德,共保大清江山。懿貴妃乘大辦國喪之機,與在京留守觀望的弈親王秘密勾結,借英法列強之手準備除去肅順等。懿貴妃和弈親王授意御史董元淳呈上一份奏請"太后垂簾,親王秉政"的摺子。但肅順等人針鋒相對,雙方都不肯讓出,宮闈之爭愈演愈烈。回京途中,雙方都加緊了動作。肅順暗遣刺客欲殺慈禧(懿貴妃)未遂,恭親王率軍出迎,把肅順等八名“顧命大臣”一舉擒獲。辛丑年10月9日,6歲的幼主同治皇帝登基。肅順被斬首於北京菜市口,其餘7位大臣或被殺或被囚,肅順的黨羽從此勢力殆盡。
於是,在激烈的宮廷鬥爭中,慈禧一黨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開始了慈禧、慈安兩宮垂簾,恭親王議政的階段。從此,慈禧開始了她對中國長達48年的統治。他們勾結帝國主義,鎮壓了人民起義,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清王朝走上了窮途末路的最終歸宿。
角色介紹
慈禧太后演員劉曉慶
鹹豐皇帝的妃子,鹹豐帝去世以後成為大清國的太后以及實際統治者。為人刻薄寡恩、睚眥必報。由於鹹豐寵幸麗妃,被冷落的慈禧心生嫉恨,聯合後宮眾妃在皇后慈安面前進行挑唆。鹹豐駕崩以後,慈禧與恭親王勾結,除去肅順等八名顧命大臣,開始了垂簾聽政的階段。
鹹豐皇帝
演員梁家輝
清朝第9位皇帝,慈禧的丈夫。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鹹豐蜷伏於熱河行宮,終日沉湎酒色,與麗妃等纏綿廝混,不理朝政。在慶祝大壽之日,荒淫已久、內里虛弱的鹹豐忽發急症,臥床不起。彌留之際,鹹豐召見太子,託孤於肅順等八大臣,同時又召見慈禧,囑咐其與皇后同心同德。
慈安太后
演員陳燁
滿洲鑲黃旗人,清朝皇后。在慈禧聯合後宮眾妃在慈安面前告狀麗妃時,慈安嚴厲斥責眾妃並暗地告誡麗妃謹言慎行。鹹豐皇帝去世以後慈安成為清朝的太后。同治皇帝登基以後,慈安與慈禧一起垂簾聽政。
麗妃
演員周潔
她是鹹豐皇帝的妃嬪,千嬌百媚,能歌善舞,深受鹹豐的寵愛。由於她不把慈禧放在眼裡,因此她成為慈禧的眼中釘。鹹豐病重時,麗妃為替鹹豐祈福,來佛香閣祈求神靈,不料被幾名侍衛捉去,下落不明。後來她被慈禧砍去手腳,裝在一個罈子里,受盡侮辱。
歷史背景
清代建國伊始,並不容許后妃干預朝政,幼主即位,往往以攝政王代行皇權,或以輔政大臣輔佐少帝,處理國家大事。正如著名清史學家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中說:“清代家法不許母后專政,凡沖主御極,若順治時之攝政王,康熙時之輔政大臣,均未有垂簾之事。”但事實上,這條“家法”在清初就受到過考驗,險些被衝破。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福臨駕崩。康熙帝年紀尚小。江南桐城縣生員周南在“詣闕”上疏中,曾要求孝莊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孝莊太后頗有政治才能,論威望和地位完全可以左右局勢,垂簾聽政,但她寧可在幕後輔佐康熙,而不願到台前來垂簾,故周南的建議為孝莊太后所拒絕。
清代不許母后垂簾聽政的“祖制家法”,直到清末才被鐵腕人物慈禧所衝破。慈禧的垂簾聽政在中國歷史上是最為著名的,在當時的政治舞台上也導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慈禧太后權勢熏天,但她要像皇帝那樣出御外朝太和殿,那是絕對不行的。因為從理論上說,聽政和攝政一樣,是代替皇帝行使權力。登臨太和殿為正式上朝,那是皇帝才有的特權。慈禧畢竟是女主,而不是皇帝,縱然她有此心,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免引起朝廷內外的憤怒和譴責。
總之,作為皇權的補充,后妃垂簾並不能取代皇帝獨裁的統治地位,而只能在聽政的名義下,最大限度地行使皇權。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在歷史上最為著名,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女主執政。隨著清王朝的覆滅,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垂簾聽政制度也就壽終正寢了。
精彩劇照
影片評價
本電影的導演,李翰祥先生具有靈敏的藝術想像力,又能掌握熟練的電影藝術表現技巧,鏡頭很簡捷而貫串。老演員和青年演員的表演都很好,能使觀眾看到人物深邃而複雜的內心世界。還有,運用實景拍攝,場面宏偉,也是這部影片的特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接近於《火燒圓明園》的續集作品,質地同樣優異,水準保持在等同的地位上。影片與內地合作,在故宮實景拍攝,開創了合作拍片的潮流,並且獲得了文化部的特別獎。與前作相比,這部作品的“野”味要更足一些,是李翰祥揉合青書正史、民間野史及個人考據的登峰造極之作。
該片獲文化部1983年優秀影片特別獎,同年獲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梁家輝)、最佳美術指導獎(宋洪榮)。1984年,梁家輝憑藉此片獲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時,年僅26歲,但因《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在內地拍攝,他遭到台灣當局的封殺,一度無人再找他拍戲,最落魄的時候曾被迫擺地攤餬口,直至事過境遷後才又東山再起。
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歡迎圍觀“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