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有一百多諸侯國,到戰國初年,還有約有十幾個國家。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代。這些小國,最終被吞併,戰國七雄格局形成。
三晉稱雄
鄭國是西周周厲王少子封國,姬姓,主要的版圖位於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前375年,鄭國滅於韓國。
中山國是春秋時期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衛國,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地,姬姓,位於河南北部河北山東交界處,公元前254年,被魏國覆亡。
魏趙韓三家分晉後分別擴張,通過吞併和三家換地,戰國形成了戰國內三強。
秦國稱霸
巴國國君姬姓,子爵,國都為江州,位於今天重慶市。前316年,秦惠文王滅國。
蜀國與苴國國君杜姓,位於現在四川省境內,西周時期建國。前368年,蜀王杜尚封其弟為漢中侯,建立苴國。前316年,秦滅蜀吞苴 。
義渠戎,是遠古時期遊牧民族的一支,周文王末年建立國家,位於陝西北部內蒙附近。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秦國發兵滅了義渠。
秦國吞併巴蜀,實力大增,提供更充足的糧食和兵源;吞併義渠戎,徹底消除了後患,實力陡然上升。
楚國擴張
蔡國國君姬姓,周武王之弟叔度封國,位於河南上蔡縣。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
杞國國君姒姓。禹後裔,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杞縣。公元前445年,楚滅杞。
許國西周初,封許文叔於許(今河南省許昌市東,國君為姜姓,爵位為男爵,位於河南葉縣附近。公元前375年,為楚所滅”。
小邾(郳)國是地處齊、魯、宋、楚等大國之間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顏姓。公元前369到前340年期間被楚國滅亡。
越國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國君為姒姓。前306年,越王無疆北上伐齊,聽信田姓說客所誤,率領大軍調頭攻楚,兵敗身亡,越國被楚國滅國。
邾國,周代諸侯國,文獻又作邾婁、鄒國,國君為曹姓,子爵,魯國的附庸國。約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境內。前261—256年間為楚國所滅。
魯國國君為姬姓,侯爵,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封國,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
楚國在戰國繼續扮演貪吃蛇,不斷吞併小國,疆土達到了巨無霸。
齊國動盪
齊國在戰國時期發生了田氏代齊事件。478年陳國被楚國吞併,陳國公子陳完(陳厲公媯躍之子)成為齊國大夫,其後裔於公元前386年代齊國姜姓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
田氏齊國想吞併魯國和宋國,雖然吞併魯國很多國土,魯國還是最終被楚國吞併。
齊國多次出兵宋國,第三次趁五國伐秦吞併了宋國,卻導致了燕國為首五國攻打,險些滅國。經過這些動盪,齊國無力稱霸。
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聯手滅掉宋國,三國瓜分宋國領土。至此七雄以外的國家基本被吞併,戰國進入了最後的大國兼併時期
春秋時期 戰國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