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16歲的趙元僖有了自己獨立的府邸和屬官,可以網羅人才、擴張勢力了。但對他來說一切都是惘然。原因很簡單,他是宋太宗的次子。
諸位皇子中,只有長子趙元佐受封為親王,其他皇子只是郡王。看似一字之差,可趙元佐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選,而他趙元僖不過是毫無投資價值的垃圾股。
當然,大哥趙元佐確實不錯,他的騎射技藝連契丹使者也讚賞不已,出征北漢、討伐契丹時還被宋太宗特意帶在身邊。於是,晉封諸皇子,唯獨趙元佐被封為親王,其他人不過是郡王、節度使等,文武百官也沒有一人反對。
趙元僖卻很不服氣。趙元佐只比自己年長一歲,兩人的母親都是普通妃嬪。趙元佐雖然騎射功夫勝過他,可皇子論辯和政事應對,哪一次不是他趙元僖博得滿堂喝彩?天下一統,百姓安康,治國靠的是文治,不是武功。
不過,就算心中有再多怨恨,面對長兄和父皇,趙元僖依然是一副沉默寡言、謙恭有禮的樣子。一千次無用的牢騷,遠不如一次致命的出手。一定要忍耐!
就在這一年,大宋朝局悄悄地發生了變化:宋太祖的兩個兒子神秘死亡,使宋太宗的四弟趙廷美意識到危機將至,積極籠絡宰相盧多遜。
宋太宗察覺後,刻意把盧多遜的政敵、前宰相趙普調回京城。趙普果然在數月內就搜羅到大量“罪證”,一舉扳倒盧多遜,而受牽連的趙廷美也被罷黜職務,一貶再貶,最後在房州(今湖北房縣)寂寞地死去。
對趙廷美之死,朝中大臣皆三緘其口。大家都知道,前線衝殺的是趙普,幕後主使則是高高在上、滿口仁義道德兄弟情義的宋太宗。就在這時,趙元佐站了出來,請宋太宗出示四叔篡逆的證據。
宋太宗大怒。就算天下人都不理解、都斥責他殘害兄弟侄兒,趙元佐卻不該。他不惜雙手沾滿親人鮮血,不正是為了給趙元佐繼位掃清障礙嗎?
看到長兄惹怒父皇,趙元僖內心竊喜。時機就在此時。
太平興國八年,宋太宗加封長子趙元佐為楚王,其他四位皇子也被晉封為王。宋太宗看起來是在搞平衡,其實是取消了長子趙元佐“默認皇太子”的地位。趙元僖自然明白其中深意。
一晃到了雍熙二年(985年)。趙廷美“被”自殺之後,趙元佐經常稱病不去拜見太宗,宋太宗心中惱恨。而次子趙元僖則多次表態支持自己的決定,令他很滿意。趙元僖還稟告,盧多遜、趙廷美的餘黨經常偷偷拜會楚王。楚王若受小人挑撥,父子誤會將更大。
宋太宗聽後憂心忡忡,於是將楚王宮中所有宦官、宮女一律撤換。趙元佐形同軟禁,也心中惱恨,抑鬱加憤怒,讓他得了間歇性狂躁病,隨從一旦犯了小錯就揮劍砍人。隨從受了氣,就添油加醋地稟報太宗,太宗很生氣,對長子嚴加管束。
一來二去,趙元佐對父親更加失望,經常手拿弓箭站在高樓,看到有太宗信任的宦官、侍衛經過,就一箭射過去。眾人大為驚恐,自然加倍詆毀趙元佐。漸漸地,宋太宗也就心灰意冷了。
重陽節,皇宮要舉辦宴會,主持宴會的趙元僖親自通知了其他皇子、妃嬪,唯獨沒有告訴趙元佐。宋太宗問起,趙元僖回覆:皇兄近日多病,說不來參加宴會了。宋太宗信以為真,不再多問。
宴會結束後,趙元僖與眾兄弟路過楚王府,一路談論宴會上如何熱鬧、父皇如何慈愛。趙元佐聽說後當場摔了杯子:唯獨我沒有受邀,這明擺著是父皇拋棄了我啊!當夜,楚王府忽然發生大火,直到天亮還在燃燒。審問時,楚王府中的宦官、宮女和侍衛異口同聲地表示,楚王當晚發了瘋病,拿劍胡亂砍人,對皇帝滿是怨言。
宋太宗認定大火必定是趙元佐親手點燃。這個混賬兒子對父親怨恨已久,竟然想焚燒宮殿,好讓父親落得食子的千古罵名,用心何其狠毒!
宋太宗下詔斥責長子兇殘荒唐,並宣布從此之後,斷絕父子關係。趙元佐被趕出京城,之後雖然回到京城,太宗卻下令將其軟禁,此後不得宣召不可入宮。趙元佐從此失去了爭奪太子的資格。
貳
在扳倒盧多遜和趙廷美的時候,趙普第一次注意到了趙元僖。當年的小男孩已經成長為心思縝密、善於察言觀色的大人。趙元佐在政治上極為幼稚,難怪宋太宗對其極度失望;趙元僖則始終緊跟父皇的腳步,而認定盧多遜和趙廷美謀逆,支持趙普的工作。趙普也希望在諸位皇子之中找到一位可以互相援引的同道中人。無疑,趙元僖就是最佳人選。
於是,趙普多次在宋太宗面前讚揚趙元僖“恭孝”。作為皇子,對君王恭敬、聽從號令;對父親孝順、唯命是從,那就是最優秀的皇子。
雍熙二年十月,在百官的一致推舉下,二皇子趙元僖出任開封尹,成為眾人心知肚明的皇儲。宋太宗對次子滿懷希望,特意為他挑選了一些朝中名流作為輔佐。趙元僖自然得意,同時也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成功。
他擔任開封尹五年間,處事勤勉,小心謹慎,對宋太宗交代的任務力求盡善盡美。宋太宗派人為諸位皇子講解《禮記》的文章,雖然侍講學士品級不高,可趙元僖始終以老師的禮節對待,並送上了豐厚的禮物。
因此,當宋太宗問起諸位皇子的表現時,侍講學士說:“諸位皇子都很好學,尤其是開封尹能夠主動請教,對君臣父子之道有著深刻的認識。”宋太宗聽了很是滿意。
在趙廷美倒台後,宋太宗便找了個理由將趙普罷相。趙普深知鳥盡弓藏的道理,等了三四年,宋太宗的疑忌淡了,這才開始秘密會晤趙元僖。雙方一拍即合。不久,趙元僖就請求讓“為人厚重,老成謀國”的開國功勳趙普再次被委以國政。宋太宗正因為現任宰相為政軟弱、朝堂風氣不振而苦惱,於是採納了這個建議。
端拱元年(988年),趙普第三次拜相。十幾天之後,趙普禮尚往來,請太宗嘉獎諸位年輕有為的皇子。於是趙元僖再次獲得晉封。
在晉封儀式上,宋太宗語重心長地對諸位皇子講述往事:多年前,自己和趙元僖一樣,20歲出頭就擔任開封尹,前後十六七年。為何能夠即位稱帝呢,是因為自己“外絕畋游之樂,內卻聲色之娛”。
宋太宗將自己和趙元僖做類比,令趙元僖激動萬分:宋太宗此舉無疑是向諸位皇子、百官宣示,開封尹趙元僖就是皇位繼承人。
兩年後,因趙普老邁,宋太宗特許他在家處理政務,日常事務由另一位宰相呂蒙正處理。呂蒙正為人敢作敢當,不是那種畏首畏尾的昏官庸官,朝會上,宋太宗的意見有不正確的,呂蒙正也經常據理力爭。
宋太宗本想讓他和趙普互相制衡,不料呂蒙正初登相位,非常低調。只要趙普表明態度,他或附議,或沉默,從來沒有和趙普對著幹。不過呂蒙正並不甘心一直做小。就在此時,開封尹趙元僖主動來訪。
趙元僖想被確立為皇太子,必須依靠宰臣的力量。趙普老了,呂蒙正是最合適的盟友。呂蒙正也需要有皇子保障未來。兩人一拍即合。呂蒙正讓小舅子宋沆進言,說太宗即位十餘年,望早日確立皇太子,以安社稷。
宋沆是言官,向皇帝進言是本分,一旦皇帝答應晉封太子,自己的擁立之功自然可以換來終生富貴。宋沆很高興,聯絡了四五個親信一起上書。他們認為,既然宋太宗對趙元僖如此寵愛,三番四次暗示,只要奏摺呈上,必然應允。
不料宋太宗很生氣,說設立皇太子會引發朝廷混亂,還說自己自然有決斷,讓言官放心。
作為父親,宋太宗當然希望兒子有所成就,於是多番暗示趙元僖會出任皇太子;作為皇帝,他又對趙元僖可能擁有對抗君父的勢力而深感擔憂。
擅長揣摩帝王心術的呂蒙正明白了宋太宗的複雜心情,勸說趙元僖和宋沆放棄。可宋沆不以為然,父親怎么可能嫉恨兒子呢?趙元僖也覺得應該是舉薦的聲勢還不夠。於是,宋沆帶著四個官員跑到大殿之前高聲大呼,請立開封尹為太子。呼喊聲傳遍皇宮,整個京城官場都知道了舉薦冊封太子之事。
很快,宋太宗做出了反應。宦官好言勸說無效,宮廷侍衛便將五人全部抓捕,宋太宗當場表態要將他們以狂妄之罪貶斥。數日後宋沆被貶,呂蒙正不敢出聲。
一開始,趙元僖很是恐懼,深怕宋沆牽扯出自己。等了許久不見宋太宗有任何處罰措施,這才漸漸放下心來。此後,他韜光養晦,再不提冊立太子之事。宋太宗年過五十,自己總有一天可以熬出頭。不料,一個女人攪碎了他的美夢。
叄
從17歲開始,他身邊就有了絕色女子張氏。張氏出身寒微,父親不過是八九品的微末小吏。正因如此,張氏深深懂得權力的重要。
她本是趙元僖的貼身侍女,因為梳頭功夫出色,得到寵幸,做了枕邊人。張氏很貼心,在趙元僖還在為次子身份苦惱的時候,就一直鼓勵他,支持他。趙元僖很感動,告訴張氏,有朝一日,自己將正式迎娶她。
然而,在擔任開封尹的那一年,宋太宗為趙元僖迎娶了太祖朝名將之女為正妻。這次聯姻是為了鞏固趙元僖的勢力,趙元僖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卻沒有宋太宗想像得那么開心。
宋太宗明白趙元僖可能另有所愛,但希望兒子能更加懂得自重。皇室的婚姻本就是為了家族利益而存在,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奢談愛情,純屬幼稚。話說得很重,趙元僖不敢多說,只能默默離開。
張氏知道後大吵大鬧,連趙元僖正妻進門後也不知道收斂。李夫人是大家閨秀,端莊守禮,遠不如張氏懂得嫵媚邀寵。妻妾不和,趙元僖很快選擇了張氏,將李夫人冷落一旁,李夫人只能強忍屈辱。
四五年後,張氏更加張狂。她自己近十年不孕,趙元僖的其他女人更是被她嚴加看管,也都沒有孩子,聽說自己的丫鬟懷了趙元僖的孩子,張氏竟然讓人把丫鬟活活打死。
張氏怨恨趙元僖這么多年都沒有履行承諾廢黜李夫人,於是花費巨資,讓一個銀匠打造了一個非常精巧的酒壺,酒壺中設有機關,一邊是美酒,一邊是毒酒——她想毒死正妻,這樣,趙元僖就沒有理由不改立自己為正妻了。
淳化三年(992年)冬至,趙元僖和往日一樣起身,穿上禮服。上朝之前,先要在王府中祭祀祖先。張氏拿起那個酒壺,先給趙元僖斟酒,倒的是美酒;後給李夫人斟酒,倒的是毒酒。
張氏的計畫原本天衣無縫:兩人喝酒,趙元僖無事,李夫人死去,既然王爺和夫人同飲一壺酒,自然不是酒的問題,張氏也可以洗去殺人嫌疑。
不料,就在兩人舉杯準備同飲的時候,趙元僖忽然提出要和夫人互換酒杯。
原來,張氏給趙元僖倒的酒少,給李夫人倒的酒多。趙元僖雖然不大喜歡李夫人,但數年來一直冷落正妻,心中也多少有些歉意。李夫人不擅飲酒,趙元僖調換酒杯,正是對夫人的體諒。
李夫人感激地把酒杯與夫君互換。躲在屏風后面觀看的張氏要出來阻止已經晚了。趙元僖一仰脖,把毒酒喝下。
趙元僖和以往一樣騎馬上朝,到達皇宮等候朝會時,覺得身體很不舒服。隨從官員急忙向宋太宗請假,將趙元僖扶上馬返回。趙元僖迷迷糊糊上馬,到東華門的時候頭重腳輕,一下子栽下馬來。
他們剛回到王府,宋太宗也隨後趕到。看到愛子生命垂危,宋太宗痛哭流涕。他大聲呼喚兒子,趙元僖開始還能勉強答應,沒多久就氣絕身亡。宋太宗哭得很傷心,當場表示,追贈26歲的趙元僖為恭孝太子。
數年前他就默許了趙元僖的太子之位,只是沒有宣布而已。不想白髮人送黑髮人,昔日的遲疑竟成永遠的悔恨。
回宮之後,宋太宗想起趙元僖的種種表現,傷痛悔恨糾纏心中,悲泣到天亮,提筆寫下《思亡子》詩,並對身邊隨從說,是自己對不起恭孝太子。
此時卻有人勸說,先不忙悲傷,趙元僖之死還有隱情。宋太宗大驚,急忙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宦官前往調查。宦官很快就發現了端倪:趙元僖之死,源自張氏。
宦官帶來了更多宋太宗不知道的情況:張氏本要毒害李夫人,而且張氏為人蠻橫、劣跡斑斑,在佛寺祭祀父母的時候還超越禮制等等。
宋太宗大怒,下令絞死張氏,把製造酒壺的工匠處死,張氏父母的墳墓也被毀壞。而趙元僖對如此狠毒的女人卻一再包庇,多番縱容,實在可惡。因此,宋太宗下令取消追贈太子的儀式,以一品官的禮儀將趙元僖草草安葬。
趙普 宋太宗 趙元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