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發生頻繁,戰火所到之處都是殘酷無情的。無論是人,還是物一旦遇到它都迅速煙消雲散。翻閱史書,屠城、毀城等字眼都是那個時代野蠻的符號。縱然到了極度文明的宋代,就有一座千年的古城被從歷史上抹去。
晉陽是春秋晉國趙氏家族的封地。趙簡子繼承趙氏封地後,便命家臣董安於、尹鐸二人主持修建晉陽城,歷時三年終於築成。又經歷了董安於、尹鐸多年的苦心經營,晉陽城成為了趙氏堅實的後盾。此後四十餘年先後發生了兩次大戰,趙氏就憑藉這座城池擊敗了對手,最終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將晉陽歸屬太原郡,漢代又設定并州,將其設為治所,至此,太原作為十三州部所之一。
由於趙氏與智氏的“晉陽之戰”,晉陽城經歷了三年的水浸,到西晉時城池已嚴重損壞,也是此時晉陽城也經歷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經擴建後的晉陽城比原來大四倍,商賈雲集,成為了“雞犬之音復相接”的大都市。
南北朝北齊高歡被任命為大丞相後,便又著手建設晉陽。此後北齊45年的國運中,晉陽一直被視為高齊的重要割據地,不斷的建設。據統計,北齊七位帝王,有五位繼位於晉陽,更有一位崩於晉陽。可見,晉陽在北齊的地位。
隋末,李淵、李世民父子駐守太原郡,並以此作為起兵反隋之地。唐建立後,晉陽自然成了龍興之地,歷代帝王都先後回到晉陽“探視”,又大規模的興建晉陽城。690年,武則天將晉陽定為北都,與國都長安、東都洛陽起名。此時的晉陽城不僅有壯麗的宮殿,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建築,汾水從城下穿過,可行舟捕魚,一派繁榮,是晉陽城規模最大、最興盛時期。詩人李白曾稱讚“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國,後唐、後晉、後漢和北漢,或發跡太原,或定都與此。一時間晉陽被稱為“龍城”。面對這座千年的古城,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曾多次討伐,無功而返。宋太宗繼位後,他先用軍事壓力迫使漳、泉二州節度使陳洪進和吳越國獻土歸降後,又動用武力解決割據太原的北漢。
雖然北漢地狹國貧,但它城高堅固,頑強抵抗,使得宋太宗大軍阻隔晉陽城下達四月之久,大將死傷數人,而士兵傷亡更是多不勝數。後來,北漢國主看到統一大勢所趨,便開城投降。太原城破後,宋太宗決定將晉陽城夷為平地,先是放火燒城,然後又封堵汾水和晉祠水,灌入晉陽。經過火燒水灌之後,存在千年繁榮錦繡的晉陽城消失在歷史中。
由於晉陽是山西地區抵擋契丹的重要要塞,舊晉陽城被毀後,就失去了屏障。為了阻擋契丹,潘美舊晉陽城北的唐明鎮修建新太原城。但為了防止太原再出天子,宋太宗命令將官街的十字路口改為丁字,希望訂破“龍脈”。同時,在宋朝也忌諱“晉陽”和“太原”的字樣。
春秋戰國 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