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軍在山海關擊敗了前來討伐吳三桂的李自成大軍,之後清軍入山海關,將李自成趕出了京城,而多爾袞則率領著清軍進入了明朝的故都,鳩占鵲巢。而明朝原本在北京的政權隨著崇禎皇帝的自盡而分崩離析,明朝的剩餘力量則在南京擁立了明神宗的嫡孫、崇禎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為帝,史稱弘光帝,至此形成了清、順、明三足鼎立的態勢。
其實,清軍入關後,身在江南的明朝官員們的情感十分複雜,一方面他們覺得清軍幫助他們將逼死崇禎的逆賊李自成趕出了京城,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又覺得清朝畢竟還是北方的蠻夷,說不定哪天就又提出什麼野蠻的要求。但是清軍擁有戰鬥力強大的八旗軍,這是南明十分忌憚的軍事力量,為了籠絡清軍幫助他們打擊李自成,弘光政權決定採取“聯虜平寇”的策略,即聯合清軍共同剿滅李自成。
既然選擇了“聯虜平寇”,自然要與清朝取得聯繫並且議和,於是南明弘光政權於1644年六月間派出了以兵部右侍郎左懋第為首的北使團,從南京出發到北京與清朝議和。根據史料記載,“上面諭北使左懋第、陳洪範、馬紹愉。禮部尚書顧錫疇承祭告梓宮文及通清虜御書、頒臣民聖諭、吳三桂等誥券。”
可見北使團的主要任務有四件事情,“通清虜御書”是指向清朝統治者遞交國書,相當於建立外交關係,從而確立共同剿滅李自成的戰略,除此之外還有三件事情。
一、“祭梓宮文”,是指拜祭先帝、後的梓宮,即祭拜崇禎帝後的陵墓。在李自成進京後,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葬在田貴妃的墳墓之中,而北使團作為明朝的代表,到了京城自然應當去祭拜一下先帝的陵墓。
二、“頒臣民聖諭”,在南明君臣的心目中,清軍只不過是吳三桂請來剿匪的僱傭兵而已,北方淪陷區的臣民依然還是大明的臣民,現在弘光帝登基做了皇帝,南京成了大明朝的首都,自然有必要頒下聖旨,讓北方的百姓都知道這一訊息。
三、“吳三桂等誥券”,這些是為吳三桂準備的,因為當時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僅僅才一個多月,加之南北訊息不通,南明弘光君臣並不知道吳三桂已經投降了清軍,所以南明弘光政權還認為吳三桂是趕走李自成、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大功臣,所以北使團此行還帶去了封吳三桂為“薊國公”的誥書以及賞賜的金銀綢緞等。
十月,南明的使團歷經幾個月終於到達了北京,但是到了北京之後他們才發現,形勢完全不是他們所想像的那樣,而他們要完成這幾個任務也並非易事。
首先,遞交國書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明朝認為自己降到和清朝平等的地位已經是對清朝最大的恩賜了,而清朝則認為明朝不過是流賊的手下敗將,而且清朝擁有強大的武力,所以也不願意與其平起平坐,而是將其作為進貢的附屬國看待。於是,多爾袞命令禮部前來接受南明的國書,而左懋第則堅持國書應該當面遞交給大清國的順治皇帝。但是清朝不願意給南明這個機會,而左懋第也堅持不允許讓清朝的禮部接受國書,最終遞交國書失敗,而和談也就無所談起。
而除了最重要的和談之外,其他的幾件事情也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在遞交國書失敗之後,左懋第提出要到昌平祭拜崇禎帝後,卻遭到清朝內院大學士剛林的斷然拒絕。而北方已被清朝統治,使團連自由都沒有,更別談什麼頒布聖諭了。
而關於冊封吳三桂為“薊國公”的聖旨則更加尷尬,此時吳三桂已經被清朝冊封為“平西王”了,試想一下,一個清朝的王爺,怎么可能去接受一個正處於下風的南明的公爵呢?而且吳三桂為了避免被多爾袞等人猜疑,連使者都沒見,也就更談不上什麼接受冊封了。
南明的北使團肩負著南明君臣的“和平重託”,結果卻一事無成,不過這也不難理解,在任何時代,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是以實力作為後盾的,而南明在面對清朝的時候一味退讓,以為能夠以此換來和平,結果卻事與願違,因為軟弱只會讓對手更加的得寸進尺,和平是打來的,而不是求來的。
明朝 崇禎皇帝 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