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清官,為何曾國藩比海瑞命好?

國人素有清官情結,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清官就是海瑞曾國藩

什麼官才稱得上是清官?在國人的眼中,是清官就必須要“一塵不染”,窮得只能吃饅頭鹹菜還掛心百姓,讓人佩服——比如海瑞。但還有一種清官,骨子裡很清廉,卻能夠和不那么清廉的同僚打成一片——比如曾國藩。

兩位都是值得敬佩的清官,但比較一下他們的命運,會發現曾國藩的命比海瑞要更好。這是為什麼呢?

海瑞的清正廉明在明朝十分罕見。他常穿布袍,吃粗糧糙米,每餐食用的蔬菜都是老僕人種的,一年到頭極少吃葷菜,母親70歲大壽買了兩斤肉都成了別人的笑談。他拒絕官場陋習,一做官即在官衙門口貼出告示:“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他將別人送來的禮物一一退還,連老友的賀禮也不例外。

海瑞臨終時,兵部送來的柴金多了七錢銀子,他也要退回去。身為南京右僉都御史,他身後的遺產只有白銀八兩、葛布兩丈、舊衣數件,靠朋友湊份子才辦了喪事。

曾國藩做了11年的湘軍統帥,湘軍的經費來自抽取的厘金、漕折,而經費如何使用全憑曾國藩一個人說了算。從1853年創建湘軍到1864年鎮壓下太平天國,曾國藩先後報銷了近三千萬兩銀子的軍費,但他沒有貪一絲一毫。他去世時家中只有一萬八千兩白銀,可見他的清廉自持。

海瑞照海瑞照

兩人的不同在於,海瑞不僅自己心清如水,也希望別人乾乾淨淨。1570年,他以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巡按應天(今江蘇南京),嚇得那些貪墨的官員紛紛離職,有錢有勢的朱門大戶則將門漆黑,以示貧弱。上司都御史曾路過海瑞的轄區,海瑞招待上司的酒飯十分簡單,還聲言縣衙狹小、不能容納眾多車馬,逼得上司鐵青著臉離去。

曾國藩則不同。他自己不取不義之財,卻並不要求同僚也這樣做。同僚的婚慶喪事,曾國藩禮數周到;報銷部費,他也會按陋習向胥吏交納賄賂;由兩江總督改任直隸總督,入京覲見完畢即將返回時,他也老老實實地給京官送“別敬”,甚至離京前一天還在審核“別敬”單子,生怕有所疏漏……換句話說,海瑞的清廉是自清之外還要他清,曾國藩的清廉是自清之外不介意他濁。

這也導致了兩人在官場上的不同命運。海瑞一生頻受同僚排擠,一輩子只做到正二品。1570年冬,都給事中(官名)指責他不懂施政要領;不久,某給事中又彈劾他庇護奸民、沽名亂政。1586年,海瑞上奏,建議萬曆像朱元璋一樣用嚴刑峻法懲治貪官,山東道監察御史首先發難,彈劾海瑞在清平盛世說出不祥之語,請求萬曆處罰海瑞。

曾國藩畫像曾國藩畫像

而曾國藩一生很少受到京官排斥,相反,在皇帝想限制他的權力時,常有恭親王、戶部尚書等朝中大員替他說話,因此他一直官運亨通,在京時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6歲就官居從二品,為當時罕見,出京後更是成為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等,被稱為“曾相”,達到了清朝漢人所能達到的權力最高峰。

要求同僚清廉反而成了公敵,不干涉同僚貪腐反而成了名臣,海瑞和曾國藩的不同境遇印證了一點:明清兩代,官場“自潔”的能力已經喪失。百姓對海瑞和曾國藩這種清官的追捧更從側面說明,在權力不受制約的封建帝制時代,百姓對清廉官場的渴望只能寄托在官員的個人操守上。海瑞和曾國藩去世半個世紀後,明朝和清朝分別滅亡,這和明清官場不可自拔的腐爛潰敗緊密相關。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