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的實力可謂是空前膨脹,頻頻進行的軍事活動中也給日本軍界培養了不少的優秀的將領,而在明治維新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有一個人卻被成為日本軍界的軍神,這樣的稱號算得上是非常大的讚譽,畢竟當時日本軍隊中也是人才濟濟。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乃木希典,一個頗具爭議的人。
乃木希典(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日本陸軍大將,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推行者。長州藩藩士出身。幼名無名,曾用名源三郎、文藏。1871年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1877年參加平息西鄉隆盛挑起的日本西南戰爭。1885年晉少將,任第11步兵旅旅長。1886年赴德國研究軍事。歸國後歷任近衛第2步兵旅旅長、駐名古屋第5旅旅長。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本已退隱的乃木希典重返軍界,任侵華日軍第二軍第一旅團長,聽命於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的指揮。入侵中國之前,寫詩公然表白其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肥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幾春秋。斗瓢傾盡醉余夢,踏破支那四百州”。他當時號稱要攻破中國四百座城池,不可謂不狂妄。
1894年10月24日,他帶領侵華先頭部隊在遼東半島花園口登入,並承擔攻打遼東重鎮金州的任務,又占領大連灣炮台,輕易奪取清軍大批武器裝備。之後,又花了二個小時輕易占領旅順。拿下旅順被視作他最大的功勞,但是當時意志薄弱的清軍早已潰不成軍,美其名曰為攻克,其實只是占領一座空城。
然而乃木希典在拿下旅順後,竟然在旅順慘絕人寰地瘋狂屠殺無辜平民竟達2萬人,他和山地元治是十惡不赦的罪魁禍首。之後,他帶領日軍北上占領復州,下令關閉復州城門,又縱使部下搜刮搶掠、姦淫燒殺,無惡不作。而且就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乃木希典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台灣鎮壓起義。
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希典第四次得操舊業,補近衛師團長。同年5月,以日本陸軍中將軍銜任侵華日軍第三軍司令官,從而成為日軍在日俄戰爭中陸地戰場的主將,當時日俄為爭奪遠東霸權,兩國在中國東北爆發了20世紀第一場大規模戰爭。日軍從偷襲旅順口俄國艦隊開始,以 37.5萬人、80艘戰艦、1140門火炮與俄遠東駐軍9.8萬人展開廝殺。
隨著戰爭的進行,旅順這個讓乃木希典揚名的地方再次出現在他面前,只不過這次防守的換成了俄國人,沙俄占領旅順後,經過兩年的勘測設計,於1900年1月起開始大規模修築防禦設施。從1900年至戰爭爆發的4年多內,俄國花費1100萬盧布的巨資,雇用上千名技術人員並役使數萬名中國勞工,修築了40多座堡壘和70多座炮台,初步形成了包括對水面艦艇、抗登入和對陸上作戰在內的要塞防禦體系。
1904年6月下旬始,乃木希典以3個師團、2個預備團、2個野戰炮兵旅團共5.6萬人兵力和386門大炮,向旅順3.3萬俄軍發起3次總攻,歷時150日,日軍狼奔豕突,血肉橫飛,乃木希典用人海,地道,夜襲,甚至組織了三千五百名頭綁白布的敢死隊衝鋒,均以失敗告終,戰死日本軍人5萬餘人,連他的次子乃木保典也戰死了,旅順仍在俄軍手中。
乃木希典也自知損失慘重,請求以死謝罪。然而天皇卻念其忠貞勇武,不僅賜其伯爵,還將其塑造成日本軍神,成為軍國主義的代言人。其實,在這場攻防戰中,乃木希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蠢貨,戰鬥在進行之中,許多戰死士兵的乃木部下家屬,在東京向乃木住宅扔磚瓦,叫罵道“殺人鬼”。戰後乃木將203高地改名為爾靈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炮彈形紀念碑,並賦詩一首:爾靈山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難。 鐵血覆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
就是這樣的一個視士兵生命為草芥的將軍,卻屢屢被保全,其中的原因也很明顯,那就是忠誠,乃木希典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狂熱的天皇擁護者和軍國主義分子,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病死,乃木希典一直為其守靈。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殯葬之日,乃木悲傷之極,他和妻子商量後,為報恩和教育世人,決心雙雙自殺以追隨明治天皇而去。這當時在日本社會引來了大量的爭論,有的人怒罵其迂腐不堪做了壞榜樣,也同樣有心懷不軌的軍國主義份子大加讚賞,最終乃木希典帶著他失敗的軍事生涯和對天皇的無限忠誠死去,就此遺臭萬年。
明治維新 乃木希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