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瓷器致國庫空虛、派間諜刺探瓷器秘密,歐洲人到底有多喜歡中國瓷器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在瓷器沒有傳到歐洲之前,歐洲人普遍使用的是製作工藝較差、衛生質量不合格的陶製餐具。就連當時的歐洲貴族使用的也不過是容易發黑的銀制餐具。不論是陶製還是銀制,這兩種材質的餐具在使用時的體驗都很差。當中國冰清玉潔、極其衛生的白色瓷質餐具傳到歐洲後,全歐洲人為之瘋狂,人們稱瓷器為“白色黃金”。

買瓷器致國庫空虛、派間諜刺探瓷器秘密,歐洲人到底有多喜歡中國瓷器

隨著中國瓷器在歐洲的風靡,歐洲各國王室之間都以擁有瓷器為無上光榮。一時間,中國瓷器在歐洲的價格甚至超過了黃金,據悉,當時一件1.2尺的青花五彩盤就值上萬錢黃金。歐洲貴族競相購買中國瓷器,僅瑞典王室在1731—1789年間,進口的中國瓷器就達5000萬件,這些瓷器使得瑞典的國庫見底,好在瓷器轉手之後及時補充了空虛的國庫。

買瓷器致國庫空虛、派間諜刺探瓷器秘密,歐洲人到底有多喜歡中國瓷器

當時的中國政府看到瓷器在歐洲這么受歡迎,於是專門組織力量燒制高檔“外銷瓷”,裝船運往歐洲。1740年,一艘滿載絲茶瓷器的中國貨船,不幸沉沒於瑞典哥德堡外海100公里處。後被打撈出來,瑞典皇家為此專門成立了“沉船博物館”,把精美瓷器陳列出來,至今仍在供人參觀。乾隆時還特為歐洲人定製大批量瓷器,並聘請來華歐洲人設計其裝飾圖案。這批歐洲風味的中國瓷,現在在歐洲相關博物館中還能看到。

買瓷器致國庫空虛、派間諜刺探瓷器秘密,歐洲人到底有多喜歡中國瓷器

18世紀初,歐洲大量從中國進口外銷瓷,導致很多國家財政拮据,為了抵制中國瓷器,這些國家紛紛仿製中國瓷器。這些國家派出“間諜”來到中國,他們以傳教士的身份刺探瓷器製作過程。包括荷蘭、英國、法國、德國在內的歐洲各國在仿製瓷器上進行的如火如荼,但由於一時間難以掌握配方與火候,在很長時期內,燒不出中國式的瓷器來。經過不斷的“情報”蒐集和實驗,荷蘭人率先仿製成功。荷蘭的仿製經驗帶動了其他國家的仿造熱潮。

歐洲自從模仿中國瓷器開始,足足進行了一百五十年的實驗燒造,最終生產出了地地道道的瓷器產品。從中國瓷器熱銷歐洲到歐洲人傾其全力仿製,這一切,無不說明中國文化從物質層面上對歐洲人的生活產生了多么大的影響。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