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人們面臨這樣的選擇——要么留頭,要么留髮,要么出家,要么裝瘋賣傻,要么逃亡到海外如日本。
安徽合肥有一人,其名不可考,姓梅字沖華,十五歲就雙目失明。很自然的,他學了算命。因對人性研究得比較透徹,算起命來,很中顧客的意。很快就打出了名氣。
崇禎上吊之後,訊息傳到合肥,他大哭一場,不食不飲,想要跟隨大行皇帝而去,後在家屬的勸導之下,才放棄了陪明朝一起死的想法。
清軍來了,他又面臨著生死考驗。
是剃髮,還是不剃?
他選擇了後者。
我們知道,儘管剃髮令已下,實際上,當時還是有一些人梗著不剃的。他們保留著明朝的髮型衣冠,跟清朝統治者就那樣耗著。
然,人生在世,哪能沒幾個吵過架乾過仗的仇人呢?很多時候,雖雙方都已不為意,甚至見面還打招呼,然,時局一變,天下大亂,就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了。
梅沖華被人舉報了。
很快,知縣藺完瑝派人把他抓到了縣衙,氣勢洶洶地進行了審訊。
藺縣令:哪裡來的瞎奴,竟敢不薙髮!
梅沖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孔門家法,我不敢違背。
藺縣令:如今是大清的天下,誰敢不剃髮?
梅沖華:你們留辮子,我們就要剃髮?如果你們沒良心,我們也要把心挖了?你們是跛子,我們也要廢掉一隻腳?你們是武大郎,我們也要把自己的身子截掉一半嗎?
他的原話是,“清人來當落髮,穿心獨腳來亦刳心刖足乎?僬僥來亦截身乎?”僬僥是古代傳說中的矮人國,其國之人,身高只有一尺五寸。
這幾問,真是氣勢如虹啊,藺縣令直接啞口無言。但他有權力啊,一塊令牌扔下,重打五十大板。
縣衙里頓時響起太祖高皇帝啊、崇禎皇帝啊……的哭喊,一聲比一聲淒切,別說圍觀的吃瓜民眾聽得淚如雨下,就是藺縣令,也是心如刀割啊,畢竟,他讀的也是聖賢書,進的是大明的國子監……
最終,沒把梅沖華怎么樣,放了。他繼續“長發冠巾”,縣令也懶得去管——其實這也是當時的一種常態。把他當成瘋子就行了。
順治十五年(1658),梅沖華去世。三十三年後,一個叫李柏雪的陝西人受朋友所託,在湖南衡山為梅沖華作傳。雖只寥寥幾百字,卻讓後人仰慕瞎子他的風骨。
洪承疇、吳三桂、錢謙益……多少眼睛透亮的人,卻是軟骨頭呢!
清朝 剃髮易服 梅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