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原來古代買房也難 中國歷代房價大揭秘

高房價並不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有的朝代老百姓辛辛苦苦工作兩三年就能買一套房,而有的朝代老百姓不吃不喝幾百年都買不起,各朝各代的經濟、政策、人口密度不同,房價也是參差不齊。看著不少古人也深受房價的迫害,小編嘴角竟浮起一絲欣慰的笑容,穿越之前一定要選好朝代,不然穿越回去也得租房。

西周建築西周建築

據記載,中國古代房地產的起源源於一個叫矩伯的人。在西周時期,矩伯用兩塊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條圍裙換來了1300多畝地。從此,一個叫房地產的江湖誕生了,江湖上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這場血雨一直下到了現在。

漢朝建築漢朝建築

漢朝人編寫的數學教材《九章算術》里,有這樣一道題,“今有取保,一歲價錢二千五百,今先取一千二百,問當作日幾許?”裡面提到的普通打工仔一年掙2500錢,非常接近西漢工薪階層的收入。《居延漢簡釋文合校》里記錄了西漢的居延縣兩戶人家的家產清單,一戶家裡房子值10000錢;一戶家裡房子值3000錢。簡單換算一下,即便是年薪只有2500錢的工薪階層,在漢朝用不了幾年就能買一套房子。

唐朝建築唐朝建築

在唐朝,唐玄宗時期朝廷拍賣國有房產的碑文拓片上記載:一座擁有房屋39間、占地2.9畝的大別墅,拍賣成交價138貫。138貫就是13.8萬文,1文銅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兩塊錢,13.8萬文也就相當於現在的27.6萬RMB。那時候的人民生活富足,花二三十萬RMB就能在首都買套大別墅。好景不長,盛唐之後房價就迎來了大漲。在一篇韓愈寫給兒子的詩《示兒》里,就談到了買房這件事,“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韓愈這個大文學家,24歲就開始做官,期間還賺些稿費,這些收入加起來存了30年,在退休的時候他才買上自己滿意的房子,當時的房價,也就可想而知了。

宋朝建築宋朝建築

宋朝的房價得好好吐槽一番。宋朝的商品經濟發達,城市化方興未艾,人口流動頻繁,致使房地產十分活躍,滿大街都是房地產中介,房價堪比現在的北京。北宋前期,汴京一戶普通人家的房子叫價1300貫。到了北宋末期,房價狂漲到數十萬貫,以購買力折算成人民幣,至少是5000萬RMB。如果要想在首都開封買房,普通老百姓得不吃不喝攢錢260年。當年又當官又寫詩的歐陽修在開封也只能租那種很破的房子住。

明朝建築明朝建築

相比宋朝時候的房價,明朝的房價算是良心價了。在明朝萬曆年間,北京城裡的一個太監賣自己1000平米的房子賣了1300兩銀子。當時明朝的普通工人一年賺8兩銀子,要想買個80平米的經濟適用房,只需要十年左右。

清朝建築清朝建築

清朝的房價控制得比較好,房價恢復到了漢朝的水平。舉個例子,乾隆十三年,北京內城新帘子胡同,四間瓦房70兩,相當於現在10500RMB。當時一個七品縣令年收入大約有56兩銀子,相當56×150=8400RMB。也就是說一個公務員省吃儉用兩年,就能在北京買一套房子了。

除了宋朝房價高得離譜外,很多朝代的房價還是相當溫和的。每個朝代的不同時期,經濟水平不同,各地段房價價位不同,在這裡小編只能列舉出已有記載的、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例子。那時候的人們大多在鄉間勞作,有祖宅可以繼承,人口流動性不大,生產力、城市化率也與現在沒有可比性,大家也就看個樂呵,細究的話就沒有意思了。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