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兼具中國古典氣質和西方優雅風度,而又帶有犀利、精明的作風,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愛又恨。羅斯福、威爾基、史迪威、陳納德、魏德邁、馬歇爾、麥克阿瑟、魯斯、霍普金斯、雷德福,以及二次大戰前後其他美國軍政首長和媒體大亨,都對蔣夫人有著錯綜複雜、莫可名狀的情結。蔣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衛台灣,處處需要美國的助力,而宋美齡就是他獲取美國物資援助與道義支持的最大本錢。
美國人一向不太欣賞蔣介石。二次大戰時,美國人一直懷疑他會和日本私通談和,亦質疑他為保留實力以對抗中共而未全力抗日;國共內戰時,美國人又不滿國民黨政府的腐化無能,在羅斯福與高級幕僚的談話里以及杜魯門、馬歇爾和艾奇遜的對話中,他們輕蔑蔣介石和和國民黨的神態,處處躍然紙上。儘管如此,宋美齡照樣使美國佬傾倒不已,照樣使他們支持“國民黨中國”,軍事援助源源而至,直到1949年蔣失敗時,美援始暫告中斷。但1950年6月韓戰爆發,東亞情況危殆,美援又恢復注入蔣介石政權,美國開始“協防台灣”,第七艦隊巡弋台海,因而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宋美齡在外交舞台上的最大表現,是1943年“征服”美國的訪問和同年11月的中美英三巨頭開羅會議,然就衝擊性和影響力而論,美國之行遠超過埃及之旅。
在1940年美國大選中,代表共和黨角逐總統席位的威爾基,獲2200多萬張選票,僅輸羅斯福500多萬票,雖敗猶榮。第三度當選總統的羅斯福是個大度的人,他知道威爾基頗有才幹,也有國際視野,厭惡殖民主義,故請他擔任總統特使出訪英國、中東、蘇聯和中國,以促進戰時外交。1942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威爾基訪問中國,為“陪都”重慶帶來了興奮與鼓舞,“有朋自遠方來”,蔣介石夫婦熱烈招待這位熱情奔放而又快人快語的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在一個晚宴上,建議蔣夫人訪問美國,向美國朝野宣揚中國軍民抗日的決心。他說,讓美國人民了解亞洲問題和亞洲人民的觀點,是極其重要的,未來世界的和平乃係於戰後東方問題是否能夠獲得公正解決。印第安納大學法學院出身、素有“華爾街赤腳大仙”之稱的威爾基對蔣夫人說,以她的才氣、智慧、說服能力和魅力,必能使美國人民更加了解中國,他說這項任務只有宋美齡可以完成,她將是一個“完美的大使”,美國人民“就需要這樣的訪客”。
當時陪同威爾基訪華的愛奧華《狄摩因紀事報》記者、《展望》雜誌創辦人邁克·考爾斯在其未公開發行的回憶錄《邁克回望》中透露,在一次蔣介石為他們舉行的盛大招待會中,威爾基偷偷溜走和宋美齡到重慶市中心婦幼醫院的頂樓公寓“幽會”。威爾基與蔣夫人自招待會消失後一段時間,蔣介石曾憤怒地到處尋覓威爾基而不獲。威爾基半夜時分返回宿處告訴考爾斯說,他將攜蔣夫人同機返美,考爾斯力勸不可。翌日上午,考爾斯奉威爾基之命告訴蔣夫人,威爾基不能帶她去美國。蔣夫人憤怒之下,用長指甲狂抓考爾斯的面頰,爪痕在他臉上留了一個星期。四個多月後,蔣夫人利用訪美機會特邀考爾斯在紐約華爾道夫大飯店共餐。席間,蔣夫人勸考爾斯放棄新聞工作,全力協助威爾基參與1944年的總統選舉,並願負擔考爾斯的全部助選費用。蔣夫人對考爾斯說:“邁克,你可知道,萬一溫德爾(威爾基之名)當選,他和我就將統治整個世界。我統治東方,溫德爾統治西方。”威爾基參加威斯康辛州共和黨初選失利後即退出選戰,羅斯福曾秘密邀其投靠民主黨黨並答應提名他為副總統候選人,考爾斯力勸威爾基不可造次。1944年11月,威爾基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52歲。
事實上,最早披露蔣夫人與威爾基有染的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皮爾遜。他在1957年6月13日的日記中對蔣威情史的記載與考爾斯所述略有不同。皮爾遜說,蔣介石曾派60名軍警搜尋蔣夫人和威爾基;威爾基離渝當天,再度與蔣夫人闢室密會1小時20分鐘,並在飛機場擁吻。
曾任“國府新聞局”紐約辦事處主任的陸以正說,蔣夫人當年獲悉皮爾遜日記(1974年始出版)披露她和威爾基的“婚外情”後,極度憤怒,準備在美國各大報刊登駁斥啟事(其時皮爾遜已逝),經陸勸阻後,改向紐約法院控告出版公司,纏訟經年,雙方達成庭外協定。不過,陸以正回憶說,他同當年陪同威爾基訪華的考爾斯查證蔣威有無風流情事,考爾斯說:“這是不可能的事,絕對沒有!”考爾斯並應陸之請口授一信交陸帶走,作為打官司證據。令人不解的是,口稱“絕無此事”的考爾斯,卻在1985年出版的回憶錄中,大談特談蔣夫人與威爾基的露水情緣。
宋美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