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皇權,是古代封建社會最高權力的象徵,因此保衛皇帝的安全,可謂是各個朝代的頭等大事。縱觀中國數千年的帝王史,如何做好皇帝的安保工作,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的規定和做法。總的來說,其大致地發展趨勢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安保工作規格越來越高。

古代的國家領導人,早期叫“王”,進入封建時代後稱“皇帝”,古代國家領導人居住與辦公地,稱為“禁地”,其警衛人員稱為“禁衛”,警衛部隊稱為“禁軍”,保衛國家領導人的條例,在古代叫皇家(王家)禁衛制度。早在上古夏商周三代時期,就有相對完備一套安保制度並出現了負責王家禁衛的專業人員,安保設計相當周密。

據《周禮》記載,“宮正”負責周王安保工作,“掌王宮之戒令糾禁,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眾寡,為之版以待。”大概意思是,宮正負責周王宮中禁令的制定和日常糾察、查禁,按時檢查王宮中各官府及值宿守衛人員,並做好記錄,整理成冊,以備查驗。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進入封建社會後,保衛國家領導的警衛人員數量大大增加,素質也得到極大提升,形成了完整的警衛體系,出現了獨立的武裝警衛部隊。

秦朝建立的一套武裝保衛國家領導人制度,成為後代範本:從內到外有三個警衛層次,有“衛尉”、“郎中令”、“中尉”分別統領的三套人馬,執行不同的安保任務,警衛力量分工明確。即便如此,秦朝保衛的保衛制度還是出現了紕漏,秦二世胡亥便是讓自己的“警衛隊長”、郎中令趙成殺死的。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到了漢朝,在保衛國家領導人的制度設計上更講究,分工更明確。西漢有兩支武裝保衛力量,即“南軍”和“北軍”,“南軍司令”稱為衛尉;“北軍司令”稱為中尉,後易名為“執金吾”。南軍是核心警衛,負責西漢皇宮的警衛工作;北軍是負責整個長安城防衛工作。漢武帝時期,南軍擴大了編制,增設“羽林郎”,從而誕生了中國古代皇家核心警衛部隊的專業軍種——羽林軍。接著,漢武帝又改造了北軍,增建7支禁軍,總共8校尉,分別駐紮在都城郊區,互不統屬,他們由執金吾領導,但執金吾卻無調動軍權,直接由皇帝指揮。

除了南北二軍,西漢還成立了一支特別警衛隊,頭兒叫“郎中令”,後改稱“光祿勛”。郎中令與衛尉的的崗哨,僅一門之隔,《漢舊儀》稱“殿外門舍屬衛尉,殿內門舍屬郎中令”,衛尉和郎中令互相牽制。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到了唐朝,由於唐代前期實行府兵制度,所以在朝廷設立十六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其中前十二衛均管轄府兵,只有後四衛不轄府兵,負責京城和宮殿諸門警衛以及皇帝的貼身宿衛。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宋朝時期安保部隊的規模最為龐大,宋朝京師和皇帝的警衛體系,主要由“殿前司”、“侍衛司”、“御前忠佐軍頭司”、“皇城司”、“騏驥院”等幾部分組成,總稱為“三衙禁軍”。每個司內又細分若干單位,承擔不同的警衛任務,在皇宮和皇帝身邊的貼身警衛,都是從龐大禁軍中優選出來的,分為“班”、“直”兩批人,輪流上崗值勤。

到了明朝,出現了現代警衛制度中的“秘密警察”制度。在尚未稱帝時,朱元璋便建立了自己的直屬警衛團———“侍衛上直親軍拱衛司”,稱帝後次年又擴編為“親軍都督府”。後來在全國軍隊衛、所基礎上,朱元璋創造了一支新的皇家警衛力量“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即“錦衣衛”。隨後又組建了“旗手衛”、“府前軍衛”等十二個禁衛機構,總稱“上十二衛”,由皇帝直接掌控。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明成祖時期,朱棣恢復了一度被朱元璋撤銷的錦衣衛,並將十二衛親兵擴充為二十二衛,建立了一套比漢唐更先進的、“軍隊與警察”相結合的保衛體系。這“警察”,就是負責京城區域巡邏、維護治安的五城兵馬司。錦衣衛、東廠、西廠與正常的警衛力量,織成了明朝強大的國家領導人保護網,對社會控制空前強大。

揭秘古代安保制度 看皇帝是怎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清朝在繼承明朝的安保體系基礎上,主要採取兵營制度,建立多層防衛體系,以確保皇帝和京都的安全。他們在滿清入關時就建立了眾多的以拱衛北京和保護皇帝安全為主要任務的兵營,如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驍騎營、神機營、善撲營、虎槍營等。其次,對警衛人員的選拔有新規定,直接負責皇帝警衛的掌守門戶和侍從兼宿衛兩班人馬,均得由滿族官宦子弟來擔任;貼身警衛員要求更高,從上三旗中選拔,稱為“上三旗侍衛”,一直到清朝滅亡,這一安保制度都沒有改變。

自古以來,國家領導人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衛國家領導人的安全,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古今亦然。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