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導語:清代文字獄或稱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為止罕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為此在這期間也出現了眾多慘案,其中有一位才子更是死後二年,還被康熙挖出,狠剁三十多塊解恨……。

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董二酉,字誦孫,江蘇吳江縣人。少有神童之譽,學問淵博,善書法。與周安節、張雋有往來,吳江四子(張雋年、董二酉、吳炎、潘檉章)之一。清初曾參與莊廷鑨《明史》私修工作。但因某事死後不得安寧。

話說事情是這樣子的,在康熙在位的時候,曾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事,吳江大才子董二酉被人告發,曾涉及到《明史》文字獄案,此時他已去世兩年,即便如此,也不放過,立刻毀墳掘墓,把董二酉,屍體從棺材拖出,殘忍鞭屍,肢解成三十六塊!其子董與沂年僅九歲,能詩文,一併被誅殺。

說起董二酉,在當時也很有名氣,少有神童之譽,學問淵博,善書法,與周安節、張雋有往來,與張雋年、吳炎、潘檉章並稱“吳江四子”。

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莊廷鑨《明史》案,是清初最大的文字獄案。順治年間,浙江省湖州府南潯鎮的書生莊廷鑨,因病雙目失明,遂銳意著述,以瞽史自居。

他夠得明代相國朱國禎的遺稿《(明朝)列代諸臣傳》,邀集了江南文人名流吳炎、潘檉章、張莊、茅元銘等十多人,增刪修飾,編成一部《明史輯略》。書稿甫成,廷鑨病亡。其父莊允誠將《明史》刊刻出版,於順治十七年冬發售。

革職知縣吳之榮,以“造寫逆書,詆毀大清”為名,向莊允誠及富紳朱佑明勒索,訛詐未遂,即去杭州將軍行轅檢舉,又未蒙準。繼而進京擊登聞鼓,喪心病狂地向清廷告發,意圖邀功請賞、復職升官。鰲拜等四位顧命大臣派刑部侍郎到杭州嚴辦,大肆搜捕與《明史》有關的人員。

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編著者、校閱者、作序者、賣書者、買書者、看書者、藏書者,乃至刻書、印書、送書者,無不綁縛入獄。連家小在內,前後共逮捕2000餘人。

康熙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朝廷下旨、以謀反大逆判決。於是,焚書坑儒,血濺杭城,奇冤慘禍,株連無辜。

據不完全統計,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發生166起,順治7起。康熙12起,雍正17起,乾隆130起,清朝文字獄處決了200多人(以康熙初年莊廷龍明史案、雍正末年呂留良案殺害最多),涉及3000多人。

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文字獄是指統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獄事,中國許多朝代都有文字獄的記錄,朝鮮、日本等國也有類似事件。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份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

《中國大百科全書》則定義為“清朝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定的刑獄。”

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自西漢楊惲因《報孫會宗書》中之文字觸怒漢宣帝而遭腰斬以後,文字獄在歷朝時有發生,以清朝最為嚴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間尤烈。

中國史學家顧頡剛認為:“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

嘉慶帝親政後改變了乾隆朝的文字獄政策,著手平反,此後古代文字獄基本結束。

因一事“康熙”盛怒!一才子死後兩年被掘墳碎屍,兩千人跟著遭殃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