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發生在唐玄宗時期的政治事件,是我國歷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由此造就了此後100多年的潘鎮割據。
據史載,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發動叛亂,率15萬大軍長驅直入,下潼關逼長安。唐玄宗攜楊貴妃及朝中大員倉皇出逃蜀中,行至馬嵬驛,禁軍將士譁變,誅殺楊國忠,逼迫玄宗賜死楊貴妃。
因為安史之亂反叛者主要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因此才以兩人的姓氏來命名為“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用了整整八年時間才平定這場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而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一共兩個人,功勳不可磨滅,一個是李光弼,另一個是郭子儀。
李光弼與郭子儀同為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當時有“李郭”之稱。但論戰功、論軍事才能,李光弼要勝過郭子儀。
李光弼作為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帥,是“再造唐朝”的第一功臣。他精於用兵,在前線指揮若定,屢次力挫叛兵,尤其是常山、太原之戰,威震敵膽,名聞天下,被評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賜丹書鐵券,並且在凌煙閣留下畫圖。
在李光弼四十七歲的那年,也就是天寶十四年(755年),唐王朝招來了驚天國難——安史之亂。蓄謀已久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還有他的得力幹將史思明,悍然率十五萬邊軍扯旗造反。戰爭持續了34天之後,洛陽陷落。
李光弼在大唐的危急時刻,由郭子儀引薦,成為平定安史之亂的唐軍統帥。在平息安史之亂戰爭中,李光弼百戰百勝,屢建奇功,最出名的是指揮“太原之戰”和“河陽之戰”取得了重大勝利。
太原之戰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李光弼奉命由靈武率軍五千赴太原,繼續征討叛軍,李光弼指揮的“太原之戰”,是唐軍取得的平息安史之亂的第一次重大勝利。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史思明、蔡希德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占領太原後,由北道奪取靈武。當時太原尹李光弼手中只有一萬人,太原城方圓四十里,由於李光弼治軍嚴整,與將士同甘共苦,令行禁止,士兵嚴守,史思明無隙可擊。
在兵力懸殊情況下,李光弼一面防禦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讓戰士從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擊敵軍,此是中國最早的地道戰;他還在城上安裝石炮(拋石器)擊斃叛軍十分之二三;地道後來挖到史思明大營,俘斬叛軍一萬多人。叛軍內訌,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史思明退兵范陽,蔡希德因疲憊不堪而敗軍。
至德二年(757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隊向敵軍發動進攻,殲敵七萬多人,“太原之戰”取得完全勝利。“太原之戰”殲敵八萬多人,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
河陽之戰
唐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唐兵馬副元帥李光弼督師在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挫敗史思明部多次進攻的作戰。
這年九月,史思明占領洛陽後,駐軍於白馬寺南,在河陽南面修築月城,與退守河陽的李光弼軍相持。十月,史思明率軍攻河陽,派驍將劉龍仙至城下挑戰。李光弼坐鎮南城指揮,命裨將白孝德出戰,擊斬劉龍仙,餘眾大駭不敢進。
在李光弼與史思明的叛軍交戰時,有一趣事:因為史思明營中的馬匹很多是從塞北帶來的,這些公馬精壯高大,奔跑如飛,使史思明的騎兵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史思明為顯示馬匹之多,嚇唬唐軍,每天將馬匹放至黃河南水岸邊洗浴。
於是,李光弼大肆收購帶駒的母馬,一下子從百姓手裡收購了母馬、馬駒各500匹。待到史思明的公馬又到河邊的時候,李光弼將母馬趕出城去,卻將馬駒統統留在城中。母馬來到城外的河邊,吸引了所有公馬的注意力,公馬發情了,紛紛下河朝母馬跑過來,母馬掛念城中的馬駒,轉身往城中飛奔,公馬緊追不捨,全部跑進唐軍駐守的城中,等史思明反應過來,想要攔截馬匹,這些公馬已被唐軍盡數捕獲,以後,補充到唐軍的座騎中,使李光弼的部隊成為唐軍中最有戰鬥力的部分,功勳屢建,威震天下。
安史之亂 李光弼 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