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發,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歷時七年零二個月,由三代皇帝平定,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等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唐朝再無中興之日,變得平庸。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司馬光《資治通鑑》:“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雍丘抗敵
這次動亂中,河北是安祿山的老巢,長安洛陽兩京是雙方勢力爭奪的重點。上面地圖的右下角有一個不起眼的城市睢陽,就是這個不起眼城市抵擋了叛軍2年,致使叛軍始終沒有能夠南下,從而保證江淮地區不受到動亂,唐朝後期平叛一直能夠得到江淮地區的錢糧支持。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數月後,安祿山就攻陷東都洛陽,天寶十五載,燕軍將領張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譙郡(今安徽亳縣)太守楊萬石投降燕軍,屬下真源縣縣令張巡得知後很氣憤,率吏民大哭於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後起兵對抗燕軍,回響的有千餘人。
張巡於唐玄宗開元末年(741年),張巡中進士,因不巴結楊國忠所以當官10多年,一直是縣令。雍丘縣令令狐潮投降,張巡等乘亂攻入雍丘。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二月,令狐潮又率領燕軍一萬五千意圖奪回雍丘,在張巡指揮下,擊退燕軍多次衝鋒,累計殺傷近萬人,而唐兵也死傷一千餘人令狐潮不得已退兵。同年三月,令狐潮會同燕軍將領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率兵四萬餘人蜂擁來到城下,張巡身先士卒,帶甲而食,裹傷戰鬥,堅守雍丘達六十多天,共經歷大小數三百餘戰。
令狐潮見在短期內不能取下雍丘,只好撤兵而去。張巡得知燕軍要撤退,便率兵乘勝追擊,俘虜叛兵兩千多,幾乎活捉令狐潮,雍丘守軍士氣大振。
死守睢陽
756年十二月,豫東附近魯郡(今山東兗州)、東平(今山東東平西北)相繼被燕軍攻陷,叛將楊朝宗率步、騎兵二萬意圖攻取寧陵,以斷張巡後路。張巡主動放棄雍丘,率馬三百匹、將士三千餘人移師向東,堅守寧陵,始與睢陽太守許遠、城父令姚誾等在寧陵合兵,後退守睢陽。
許遠是唐代名臣唐高宗時右相許敬宗曾孫,也是功臣之後。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爭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了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並繳獲了大批車馬牛羊。
期間與叛軍作戰幾個月,消耗叛軍大量兵力,到了757年到了當年七月,叛軍再次圍城。這時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飢了只好吃樹皮和紙。這時城中守軍很多因飢餓而死去,留存又大多傷殘疲憊不堪。這時,張巡殺其愛妾,煮熟犒賞將士。許遠也系其奴僮給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來吃了,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巡還對接近城牆的叛軍將領曉以忠義,勸其反正。而被張巡策反的李懷忠等許多人,都能死心塌地的幫助張巡守城。
張巡派南霽雲求救兵,然而附近唐軍害怕不敢支援。 眾人議論向東轉移,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屏障,如果放棄,叛軍就會乘勝鼓譟南竄,江、淮必亡。而且帶領飢餓士兵行軍,必然到不了目的地。十月初九,叛軍攻城,將士因傷病無法作戰。張巡向西叩拜說:“孤城防衛之計已窮盡,不能保全了,臣活著不能報告陛下,死也一定變成鬼來殺賊。”
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人寧死不屈,均被尹子奇殺害。
死後爭議
據史料記載,先前睢陽城中有四萬戶口,待被攻破之時,城中只剩四百人。這真可謂是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連續幾個月的圍城,睢陽城內已經再也找不到一粒糧食,再也找不到一匹戰馬,再也找不到一塊樹皮。這時,讓中國人一千多年來爭論不休的時刻出現了——張巡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士兵們吃,後來又殺睢陽城的老弱婦孺,“凡食三萬口”。
這次事件可以說是中國“吃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了,一千多年來無數人都在爭論張巡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挺張派強調他的無奈與悲壯,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只能棄卒保帥,這也是我們從小就接受的主流教育;而倒張派則以孟子的“殺一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為理論綱領,突出他的無道與殘忍。
倒張派從人性的角度來批判這種吃人的行為,自然很能引起眾多老百姓的共鳴,但是他們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們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發出感慨,卻無法回答在那種情況下張巡到底“應該”怎么做。
張巡祠座落在商丘古城南門外,是為紀念“安史之亂”中為保衛雎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等人所建。雖然吃人事件飽受爭議,唐朝後來還是追封張巡等人,將他們位列凌煙閣。明清時期北京修建的歷代帝王廟裡,也把他們作為賢臣供奉。
唐朝 安史之亂 張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