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自從秦始皇做了第一個皇帝開始,皇帝的後宮都是妻妾成群的,一般都會用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佳麗三千形容皇帝後宮的妃嬪的數量,同時也是羨慕皇帝可以有如此多的妃嬪,而且為了防止後宮淫亂,整個後宮就皇帝一個男人,其他的要么是宮女,要么是太監,再就是妃嬪了。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皇帝妃嬪的數量都是誇張的說法,如果真的有三千佳麗,有沒有地方安置不說,皇帝一夜臨幸一個妃子,都要用十年,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有人說不對,晉武帝司馬炎不是有佳麗一萬人嘛,實際上這個佳麗包含了宮女,雖然都是皇帝的女人,但是皇帝不會臨幸每個宮女的,如果這么算的話,唐玄宗時期宮女有四萬人,難道都是唐玄宗的妃子嗎?顯然不是。
後宮佳麗數量這么多,皇帝總有更替的時候,新皇帝即位了,老皇帝的妃子怎么處理呢?這絕對是門學問,一般來說大概有五種辦法處理:
1、迎娶老皇帝的妃子
這種方式在中原地區的不多見,就算有也是特殊情況,比如唐高宗李治娶了李世民的妃子武則天,但不是大批量的,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在遊牧民族,是一種繼婚制,比如匈奴、突厥等,主要為了能夠繁衍更多的人口,比如著名的和親美女王昭君,她就嫁了兩任匈奴單于,和親公主中嫁兩任甚至三任皇帝還是很多的。
2、隨子就藩
這種處理方式還是很常見的,我們常說母以子貴,這也適用在非太子的皇子身上,中國古代實行分封的朝代還是很多的,比如漢朝、晉朝、明朝等,老皇帝死後,新皇帝的母親就是太后,新皇帝的兄弟們要去封地,就會帶上自己的母親,不實行分封的朝代就到皇子的府邸居住。
3、為皇帝守陵
如果妃子們沒有兒女怎么辦呢?新皇帝會讓很多嬪妃去給老皇帝守靈,看管墓園,這些妃子相對來講處境要慘一些,因為這些妃子看陵園要看到自己去世,幸運的話可以和老皇帝皇帝合葬在一起,不幸運的只能任由新皇帝安葬,比如著名的班婕妤就為漢成帝守了一生墓園。
4、出家
嬪妃那么多,沒有兒女的也多,不可能都為皇帝守陵,有些朝代就讓這些妃嬪出家,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時期,唐太宗去世以後,武則天就沒有兒女,於是去感業寺出家,跟武則天一起出家的還有很多妃子,武則天就是在感業寺和李治定了終身的。
5、為老皇帝殉葬
還有一種最殘忍的方式,那就是殉葬,這個殉葬是不講道理的,無論有沒有子女,都要殉葬,很多年輕的嬪妃在皇帝死後,要不喝毒酒,要不上吊,以殉葬的方式追隨老皇帝而去。從秦始皇到清朝,殉葬制度一直存在著。比如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就為努爾哈赤殉葬的,上吊而死。這種對待嬪妃們的方式是非常殘忍的,雖然很多朝代都意識到這樣很殘忍,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殘忍制度一直存在。
我們只看到了妃嬪光鮮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妃嬪們在得不到寵幸時候孤獨以及皇帝死後悲慘的命運,作為皇帝的妃子,也並不是都那么幸運的,畢竟幸運的是少數。
皇帝 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