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進京後,為博新主一笑,崇禎的舊臣們都使出了哪些招數?

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年三月,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被迫自盡,李自成成了帝國首都的新主人,那些跟隨李自成打天下的弟兄們順理成章的成了新王朝的重要班底,而崇禎皇帝的舊臣子們則紛紛要為自己的將來謀劃出路。

崇禎上吊自盡崇禎上吊自盡

出路看似很簡單,二選一,投降是第一選擇,不過換個主子打工而已;如果不願意投降,那么只有為崇禎皇帝盡忠,或者隱姓埋名,放棄前程,抑或剃去萬千煩惱絲,遁入空門。

但是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李自成進京後到山海關戰敗後西逃這段時間裡面明朝舊臣們的眾生相吧。

首輔魏藻德 死皮賴臉乞降而不得

魏藻德劇照魏藻德劇照

崇禎皇帝的最後一任首輔,二月當上首輔,三月北京城破,就做了一個月的首輔,雖然換了新主子,但是魏藻德似乎覺得問題不大,憑藉自己的才氣在新朝重獲重用也不是難事。他在李自成面前“叩首膝行”,李自成責問“若受特恩,為何不死?”,藻德哭曰“方求效用,那可死?”無恥至此,實在讓人不屑,魏藻德的跪舔讓李自成尷尬症都犯了,如此恬不知恥之人如何能夠重用,於是李自成將其下獄,逼其捐款助餉,結果可憐的前首輔大人因交不出足夠的數目而被拷打致死。臨死前,魏藻德也悔恨為何不為先帝盡忠,可是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無錫四人組 組團投降,爭先恐後

李自成進京後,投降似乎已經成了風氣,投降已然不是個人行為,甚至發展到了組團投降。四個無錫老鄉就組了這樣一個投降團,他們分別是兵部職方司主事秦汧、翰林學士趙玉森、禮部主事王孫蕙、禮部主事張琦,四人相約前去投降,唯恐別人搶占了先機,其中又以王孫蕙最為無恥,他為了防止其他三人搶了投降的首功,事先偷偷的準備好了表文,阿諛新主,可謂不要臉至極。

東林世家魏學濂 投降後糾結痛苦,後自盡殉國

東林書院舊址東林書院舊址

魏學濂是東林巨頭魏大中的次子,在甲申之變前以忠孝而素有盛名,但是北京城破、崇禎自盡的訊息傳來之後,有同道邀其一同赴死,但是魏學濂以“以有用之身,為可為之事”為理由,投降了大順,主張暫時隱忍,以待王師。但是後續發展卻未能如魏學濂所願,太子被捕,期待中的王師也久久不至。已經投降的魏學濂十分糾結和痛苦,四十天后,經歷了痛苦的煎熬之後,魏學濂選擇了自殺殉國。魏學濂的經歷是很多大臣當時真實的寫照,既不是拒不投降,也沒有投降後如小人一般洋洋得意,而是糾結、痛苦、自責,最終選擇了了解這一切痛苦之源。

復社之長周鍾 作《勸進表》,貶舊主“獨夫授首”頌新主“四海歸心”

在投降的大臣中,名氣最大的恐怕非周鍾莫屬,他是復社名流,在復社中地位極高,才氣之大連李自成都有所耳聞。但是北京淪陷後,所謂的復社名流卻成了最堅定的投降者,更加可惡的是他不僅投降為新主效力,反而無情的貶低自己的舊主崇禎皇帝,在周鍾為李自成所作的《勸進表》中有一句“獨夫授首,四海歸心”,將自己的的舊主成為“獨夫”,而稱頌自己的新主子“比堯、舜而多武功,邁湯、武而無慚德”,實在令人髮指。所謂名流,不過徒有虛名罷了。

李自成進京李自成進京

改朝換代成了一塊試金石,在強權與武力面前,無論是身居廟堂之高的首輔,還是道德頂端的復社名流,都成了順風而倒的牆頭草,跪舔新貴,貶低舊主,如此醜態,不知崇禎皇帝九泉有知作何感想。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