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的故事家喻戶曉,然而在3000多年前,中國還有一位王后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贏得臣民的敬仰。這位王后的傳奇故事,因墓葬的出土才又被大家知曉。
意外的考古發現
安陽殷墟遺址的西邊離洹河不遠,有一個土崗,高出其他地面半米多,一直是塊荒地。
70年代,安陽市打算將土崗平整種莊稼。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進行考古鑽探,發現下面是密集的夯土房基,決心進行發掘。考古隊員清除房基土之後,下面出現的是一長方形坑,裡面還是填有夯土,清理髮現一個基口長5.6米、寬4米古墓。這是一個豎穴墓,在商代也只能算小型規模。
在挖掘過程中,不斷出現文物,陪葬品分了六層,到了距墓口深5.6米處,大量陪葬品出現。該墓共出土隨葬品1928件,有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其中青銅器共468件,鴞尊、盉、小方鼎各一對,成組的如圓鼎12件,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對。三聯甗、偶方彝,象牙杯等都是國內獨有珍品。此外,還出土了戈、鉞、鏃等武器,兩件大銅鉞最令人矚目。
在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有109件明確刻有“婦好”兩個字。查閱資料,有200多片甲骨寫有婦好的故事,她是商王朝第23代王武丁的王后。
商代傳奇王后
武丁是商朝的中興君主,遷都殷的君王盤庚的侄子。武丁改革祭祀制度,加強王權,通過對土方、舌方和羌人等方國部落的一系列戰爭,使國力強盛,史稱武丁中興。
商代起源於遊牧,因此女子廣泛參與事務。婦好是武丁的王后,她擁有自己的封地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婦好曾率領1.3萬多人的軍隊抵禦前來侵犯的鬼方,大獲全勝而歸。受武丁的派遣,她曾北討土方,東南伐夷,西敗巴軍,為商王朝拓疆闢土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與巴軍一役,此役她率軍設伏,在巴軍退路設下埋伏,待武丁自東面攻擊,巴軍敗退進入伏擊圈,她率軍殺出,兩面合擊,大獲全勝。此役當為戰爭史上所記載的最早伏擊戰。
除帶兵作戰外,婦好還主持過各種類型和不同名目的祭祀、占卜活動,以及射獵活動。武丁對婦好寵愛有加,不僅授予她獨立的封邑,還經常向鬼神祈禱以保佑她健康長壽。
然而,婦好不幸三十餘歲去世。商朝的王墓分為亞字型(四條墓道),中字形(兩條墓道),甲字型(一條墓道)幾種,亞字型為王墓。武丁後來的正妻婦妌的墓為甲字形,裡面出土了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武丁的兒子商王祖甲鑄造祭祀母親)。
按照禮制,婦好應該葬在洹河北岸的王陵區,和後來婦妌的墓一樣。王陵區離宮室太遠,武丁非常痛心婦好去世,決定將她下葬在自己處理軍政大事的宮室旁邊,讓自己隨時都能看到妻子、日夜守護著她。並在其墓上修建了一座享堂。
宮殿區地方有限,婦好墓沒有墓道,形制也不大,陪葬品卻很豐富。墓中放置了2件青銅鉞,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鉞上飾雙虎撲噬人頭紋,還有“婦好”二字銘文。《詩·長發》說:“武王(湯)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史記·周本紀》說 “(周)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黃鉞、白旄都是象徵權力和威儀的用器。青銅鉞代表指揮軍隊的征伐之權,放在墓中供婦好使用。
武丁率領兒孫們為婦好舉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祭祀,並且為婦好舉行了多次冥婚,將她的幽魂先後許配給了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湯。在最後將婦好許配給成湯之後,武丁終於放下了心,認為有多達三位偉大的先人共同照看,婦好在陰世里能夠得到安全和關懷了。
商朝滅亡,洹河南岸的都城成了廢墟。宮殿被焚,享堂倒塌,變成了一片土崗。地下的文物經幾千年盜墓洗劫,王陵區大墓無一倖存。
婦好墓位於宮殿區,上面又覆蓋著地基夯土,躲過了盜墓,有幸保存至今。1928件文物保存完好,向世人講述著這位商朝王后領兵打仗的傳奇一生。
商朝 墓葬 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