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來路不正?

在中國上千年的王朝史上,廟號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以說,「廟號」和「諡號」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皇帝一生的功過是非,但由於後世的皇帝諡號字數膨脹,而且子孫為祖宗定諡號的時候都會不大可觀,於是「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成為了一個皇帝蓋棺定論的重要依據。

為什麼歷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來路不正?

最原始的廟號是商朝時建立的,當時只有「太」、「高」、「世」、「中」四種,並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祖宗封廟號。後來隨著朝代延續,更多廟號出現了。依照慣例,每個朝代的開國之君一般會被尊為「太祖」,第二位皇帝一般稱「太宗」。但無論英明神武或昏庸無能,「太宗」們的大位都有些「來路不正」之嫌。

我們先說漢朝,我們熟悉的漢文帝、漢武帝這些都是諡號,這是由於漢朝對於「廟號」這件事是非常嚴苛的。西漢十一帝只有四位皇帝有廟號,連「文景之治」的漢景帝都沒有廟號。而聽起來有些陌生的「漢太宗」其實就是大家熟悉的漢文帝劉恆。漢武帝的廟號則是漢世宗,「世」的意思則代表真正的統緒從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

為什麼歷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來路不正?

為什麼說漢太宗的繼位有點「不合法」呢?原來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共有八個兒子,他死後嫡長子漢惠帝劉盈繼位。而惠帝死後,呂后專權,通過連立前後少帝為傀儡,把持朝政長達八年之久。呂后死後,當年追隨劉邦的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平定呂氏遺族的「諸呂之亂」,迎劉恆為帝,漢太宗這才繼承了大統。

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是最有名的「太宗」了,儘管他彪炳史冊,開創大唐盛世,但他策劃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也跟他的功績一樣無法抹去。儘管李世民也是嫡子,但畢竟還有嫡長子、皇太子李建成擺在前面。如果不是他通過玄武門之變先發制人,別說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天可汗」,就連保全性命都將是種奢望。

為什麼歷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來路不正?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黃袍加身」和「杯酒釋兵權」登上皇位並鞏固了政權。但在他的晚年,也發生了一件很著名的故事,叫做「燭影斧聲」。據說當時身體並不好的趙匡胤找二弟趙光義到宮裡喝酒並留宿,結果暴斃而亡,趙光義則第二天便登基稱帝了,成為了宋太宗。他登基後,唯一的弟弟趙延美和趙匡胤僅存的兩個兒子全都英年早逝。

如果你覺得宋太宗的「莫須有」和唐太宗的「先下手為強」都可以理解,那么明太宗的行為則可以概括為「明搶」了。明太宗就是赫赫有名的朱棣,他是在侄子建文帝已經登基的前提下公然發起了「靖難之役」,也就是俗稱的「造反」。歷時三年,他終於攻下南京,奪取了江山,讓「前任」朱允炆落得個下落不明的下場。

有人會問,朱棣的廟號是明成祖,怎么變成明太宗了?原來朱棣最初的廟號就是明太宗,是嘉靖將其改為明成祖的。這是因為依照周禮,太廟一般只能供奉九個排位,如果超過人數,就要將與現任皇帝關係最遠的先祖移到偏殿。但與嘉靖關係最遠的朱棣是怎樣也不能請到偏殿的,於是嘉靖才將他的廟號改為「明成祖」,並「萬世不祧」。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