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龍軍事第578期】國產殲16戰機在正式進入解放軍空軍裝備戰鬥序列後,其代表的意義重大,作為大國空軍,中國空軍歷來強調對地打擊能力的重要性,這從自研的國產強5,殲轟7等就可見一斑,在上世紀年末本世紀初,中國先後在俄羅斯引進了蘇27和蘇30這種具備空中優勢以及對地打擊能力極強的武器,前者衍生出了國產的殲11家族,而後者在前不久才出現了剛剛入役的殲16這一型號。
蘇30到殲16這中間歷經17、8年的時間,是否說明蘇30的國產化難度比之蘇27更高呢?答案當然不是,我們在進入新世紀後,大批量裝備了國產的殲轟7飛機,而這一型號客觀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蘇30國產化的步伐,而中國空軍再一次加速上馬蘇30的國產化進度,說明這款戰機還是有著極大的改進研發潛力的。
殲16戰機雖然本質上是蘇30戰機的國產化型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沈飛下大力氣吃透蘇式戰機的氣動布局以及內部構造後,蘇30的內部改進相信更為巨大,蘇30戰機入華近20載,大多數戰機其機體結構等相信已經有所老化,這是自然規律不但要正視,也能從中掌握重要結構部位的壽命使用情況,這本身就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技術財富。
這不但可以從中獲取重要的技術積累,對於戰機的研發改進更是受益匪淺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殲16戰機與引進的蘇30戰機在外形上區別不大,或者說是極為相近,有些傻傻讓人分不清楚的感覺,也讓眾多國人很難判斷準確,但有資深軍迷卻給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其實就從外形上看,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戰機機頭部位的雷達罩。
戰機發展至今,從機頭進氣,到兩側進氣,這樣的改變帶來的是戰機空間以及對於空戰意義重大的裝備,機載雷達的加裝,早期的雷達由於性能單一,基本上還只是輔助手段,而後來出現的都卜勒雷達則對完全改變了空戰的規則,在後來出現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則真正意義上極大簡化了雷達的配製,不在有繁雜的油路、氣冷等輔助裝置,而雷達罩作為保護雷達陣面天線的作用,在三代機上還有其頭部設定空速管的管狀物。
這樣的特徵是三代機的標準特徵,而殲16研發至今已進入達到三代半甚至四代機的行列,按照官方曾經證實的其已完成了機載相控陣雷達的改裝,所以其機頭位置已經沒有了像蘇30那樣長長的空速管,而這也從我們目前看到的殲16機頭部位的特徵相吻合,所以要說其它細節部位的變化可能還有些混淆,那么殲16戰機雷達罩無空速管的標誌性改變則是判斷其區別於蘇30的最大外部特徵。
空軍 殲-16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