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日本處於封建割據的南北朝時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統一日本。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託,於是流落海上,盤踞海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時侵擾中國沿海。
明初,由於國力強盛,重視海防設定,因此倭寇未能釀成大患。
隨著明朝政治腐敗,海防鬆弛,倭寇氣焰便日益囂張。
明朝原本實行屯衛制。朱元璋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屯衛制核心是基層部隊實行軍戶制,後來逐漸形成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的定製。每軍卒給田15畝到50畝。國家發給農具、耕牛和種子,屯田軍卒則要向國家繳納稅糧,叫作“屯田籽粒”。稅糧的數量開始是每畝交一斗,明成祖時定為一斗二升。
初期的來源有二,一是元代原本的軍戶,二是現役軍人之戶,這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黃冊編造之後更加以確立。軍戶為世襲,且管理頗嚴格,除籍十分困難,大致上除非丁盡戶絕、家中有人成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無法除軍籍的。
軍戶被限制自由,而且生活很苦,導致不斷有逃亡,這樣組成的軍隊戰鬥力也低下。
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期間倭寇猖獗,主要南方沿海侵犯。
屯衛制的軍隊無力剿滅倭寇,明朝就調集各地鄉兵作戰。徵集的鄉兵有以下幾大類:
北方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的鄉兵,擅長格鬥和弓箭長槍;
南方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鄉兵善擅長狼筅及水軍作戰;
西北地區陝西、甘肅、寧夏等鄉兵以騎兵居多;
西南地區湖南、廣西、四川、雲南土司兵;
還有一些特殊兵種,比如少林寺、五台山的僧兵,一些地區的礦兵和鹽兵等。
召集各地鄉兵抗倭效果卻很不佳。
倭寇雖缺乏統一指揮,只以小股力量殺人越貨,卻體現出日本下層社會結構的嚴密,其大小頭目對下屬能施以嚴格管制和指揮,還採取了飄忽不定的狡詐戰法並配備了仿西洋火槍而製成的鳥銃,因而屢屢以少勝多。
而各地鄉兵雖然有擅長的作戰本領,但到了江南抗倭經常水土不服。比如騎兵就無用武之地,另外沒有正規戰術各自為戰,容易被沖亂,還有就是徵調過來多數是應付積極性不高。
這裡少林僧兵是個特例,僧兵會武術,組織性又強,成為倭寇剋星。
戚繼光平盪倭寇靠新招募的鄉兵,俗稱戚家軍。戚家軍組成12人一隊的鴛鴦陣,一隊中不僅有江南所產之狼筅,更有多種長短武器,包含倭刀腰刀火槍等等。
這樣在作戰方法上非常適合江南地區環境和倭寇特點,經常取得大勝。
後來日本國內逐漸走向統一,明朝政府也開放海禁減少了漁民與政府的對立,倭寇逐漸消亡。
小小的倭寇,不過是一些日本流亡人與明朝海盜結合,單股數量也不過幾千人,居然危害明朝幾十年。
這暴露出明朝後期屯衛制軍隊已經沒有戰鬥力,不適應戰爭需要。後來滿清興起,袁崇煥也是靠在遼寧本地組織關寧鐵騎才提高了戰鬥力,可以與八旗對抗。
明朝 倭寇 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