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在河南長大,為什麼反對劉邦建都洛陽?

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張良身份最為顯貴,他和項羽一樣都是出身六國貴族。張良在河南長大,為什麼反對劉邦建都洛陽呢?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在河南長大,為什麼反對劉邦建都洛陽?

張良是戰國韓國人,韓國的疆域主要在河南西部和山西部分地區。《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稱:“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公元前403年,韓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後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

根據東晉史學家袁宏考證,張良的老家在戰國韓國之城父邑,漢之潁川郡父城縣,就是今天的河南郟縣張店。父親張平去世時,張良尚在少年,還沒有在韓國擔任官職。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在河南長大,為什麼反對劉邦建都洛陽?

秦朝滅亡韓國,張良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一生致力於反秦。前218年,秦始皇東巡車隊經過陽武縣(今河南原陽縣)古博浪沙時,張良指揮大力士從山坡上砸下大鐵錘,卻只砸中了車隊的副車,秦始皇幸免於難。

此後,張良一直流浪,尋找滅秦的機會。前208年六月,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成為起義軍的主力。 在項梁幫助下,張良擁立韓王公子成為韓王,張良擔任司徒(相當於丞相)。

楚王熊心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劉邦打算從武關進入關中,在潁川遇到新立的韓王和張良。在張良的謀略下,劉邦軍事上的順利進展,比項羽搶先一步進入關中。雖然張良一直為劉邦出謀劃策,他的理想還是匡扶韓國。楚漢相爭中,項羽在彭城殺死了韓王成,使張良復建韓國夢想破滅。張良從此朝夕相隨漢王左右,成為了劉邦最重要的謀臣。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在河南長大,為什麼反對劉邦建都洛陽?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最初定都洛陽,這裡是周天子的都城,天下之中。有個小官吏婁敬卻面見劉邦,建議建都鹹陽。婁敬的理由是洛陽雖然交通便利,四處有險隘,但是面積狹小;而關中東靠華山,南臨黃河,四面都有險要關隘,是個易守難攻的風水寶地。關中地域更大一些,可以承擔建都人力物資需求。在張良支持下,西漢最終定都長安。

換個角度看,洛陽雖然是周朝國都,天下之中。但是春秋戰國500多年時間內,諸侯列強把這裡作為戰場,秦晉楚鄭國以及後來韓國魏國在這裡反覆作戰,已經衰敗。而秦國崛起過程中經營關中,幾百年成為富饒之地,又吞併了巴蜀地區作為後方,秦朝統一後更是把六國的富戶貴族遷移到這裡,經濟空前繁榮。

劉邦從巴蜀起兵,依靠關中贏得天下,這裡是根據地。定都長安也是順其自然。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在河南長大,為什麼反對劉邦建都洛陽?

張良建議建都關中,卻沒預料到漢唐時期人口不斷增加超過了關中容納極限,越來越容納不下都城的眾多人口。漢唐時期關中森林植被破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唐朝以後,長安成了廢都。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