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古自今都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永恆的主題。
當然,促使戰爭引爆的原因有很多,或因領土糾紛,或因利益糾葛,或因壓迫反抗。
總之,千差萬別,各有千秋。
然而,你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條狗,差點引發了“巴爾幹戰爭火藥桶”。
下面,就讓百科君給大家解密一下這個神秘的地區以及那條狗引發的血案。
戰爭頻發的巴爾幹地區
巴爾幹地區是大國衝突的多發地區,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巴爾幹地區發生過多次戰爭,如俄土耳戰爭、意土戰爭、兩次巴爾幹戰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以及各大國對巴爾幹地區的覬覦和爭奪加劇了各種矛盾,“東方問題”更成問題,最終點燃了一戰的導火線—塞拉耶佛事件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吹響了號角。
何以成為歐洲火藥桶
巴爾幹地區成為歐洲“火藥桶”並非出於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地緣政治因素
巴爾幹半島位於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帶,周圍有地中海、愛琴海和黑海,是溝通亞、歐、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俄國、奧匈和奧斯曼土耳其曾處心積慮地想控制該地區,也發動過侵略戰爭。“這裡山多林密,地勢險要。巴爾幹及地中海地區有豐富的煤、鐵、石油、棉花等資源,是帝國主義競相爭奪的戰略物資。”由此可見,巴爾幹地區險要的地勢、豐富的資源和戰略位置的特殊性是其吸引大國眼球、引發列強介入該地區事物的自然因素。
2.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
另外,從民族構成來看,巴爾幹地區民族眾多,這裡居住著土耳其人、匈牙利人、奧地利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馬其頓人、波蘭人、捷克人、羅馬尼亞人等等,各個族群宗教信仰各異。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導致巴爾幹地區各民族之間摩擦不斷。
大國博弈和角逐
巴爾幹地區匯集著多方面的矛盾,其中,帝國主義國家與巴爾幹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主導該地區局勢的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帝國主義國家中,俄國、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進行積極地擴張。在巴爾幹問題上,俄奧兩國是一對冤家。俄國作為一個陸國、一個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國家,一直夢想著擁有出海口,企圖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俄國以維護塞爾維亞的民族利益為由,於1877年4月發動了對土耳其的戰爭,俄國戰勝,雙方簽署《聖斯特法諾條約》,俄國獲得了大量的割地賠款,英國、奧匈帝國等國感到非常不滿。
俄國、英國、奧匈帝國、法國、德國是主宰巴爾幹局勢的主要外在因素。
一條狗引發的血案
1925年10月22日,希臘邊防戰士養的一條狗,從希臘馬其頓地區誤入保加利亞境內。希臘士兵很著急,試圖追回這條狗。沒想到,防守邊境線的保加利亞軍隊以為希軍想要犯境,於是朝對方開槍,導致一名希臘士兵因為追狗“英勇犧牲”。
當時,巴爾幹地區的局勢很緊張,希臘和保加利亞的關係也正處在緊張的氛圍之中。
在這種氣氛下,“希臘走失狗”事件給本來就緊張的兩國關係平添了意外刺激因素。希臘軍事獨裁者特奧多羅斯·潘加洛斯將軍對保軍的舉動很惱火,決定傾全國之力,向對方開戰。潘加洛斯命令希軍進攻保加利亞,占領保加利亞西南部的佩特里奇市,將佩特里奇市作為“希臘走失狗”的抵押品,並發出最後通牒。
保加利亞政府拒絕了最後通牒,但又覺得為一條狗大打出手,進而引爆巴爾幹衝突,有點得不償失。於是,保國首相亞歷山大·詹科夫下令保軍只進行象徵性抵抗,一切等國聯裁決。
時任國聯秘書長詹姆斯·埃里克·德拉蒙德在同各國討論研究之後,譴責希臘的入侵行動,他不僅要希軍撤離保加利亞境內,還要求希臘政府賠償保加利亞在戰爭期間所遭受的損失。在宿敵義大利等國的壓力下,潘加洛斯被迫接受調停,拿出4.5萬美元補償戰爭造成的損失。
據統計,因這條希臘狗亂跑引發的衝突直接導致50多人在戰爭中死亡,幸虧各大國沒有攪和進來,否則巴爾幹危局失控,後果將無法想像。
但這起事件的另一個後果卻很現實,20世紀20年代巴爾幹的兩位政治強人———潘加洛斯和詹科夫都毀在這起“希臘走失狗”事件上。
由於希臘“不敗而敗”,潘加洛斯在政治和外交上的無能受到希臘人大肆批評,一些幫助他奪取政權的軍人決定踢開他。
1926年8月24日,潘加洛斯被一場政變推翻。至於詹科夫,他因在衝突中實施“不抵抗政策”而失去民眾支持,1926年1月4日,他在借款失敗後被迫辭去首相職務。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歷史學家仍然沒有搞清楚這條“希臘狗”到底跑哪裡去了。
狗 巴爾幹戰爭 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