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恢復聯考40年。
聯考改變中國,我們緬懷鄧公。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登訊息,恢復聯考!
這在全國猶如一聲驚雷,咋響知識分子的春天。
據鄧小平傳記記述,10年的積壓,適合聯考的全國人數,有578萬。鄧小平特別要求打撈兩種人:
因身份問題被奪取考試資格的;
六六、六七、六八屆高中畢業生(“老三屆”)。
高中畢業,基本都是十八九歲。此時,他們已經年近而立,多在農村或工廠參加勞動。
結婚生子、前途渺茫,工資低、孩子小、負擔重、住房差,是他們的集體畫像。
恢復聯考,一列開往春天、晚點10年的捷運,必須抓住,否則,一生恐將再無春天。
劉武元,這年30歲,是西安一建築公司的工程隊技術指導。
聽到報考通知的訊息,他和妻子連夜睡不著覺,兩人商量,犧牲妻子,丈夫先報考,妻子看家照顧孩子,為丈夫聯考減輕負擔。
因為此時,距離聯考只剩餘1個多月。
是的,當年聯考是在隆冬舉行。第一年,一切都太倉促。但鄧小平要求時不我待,聯考制度必須當年就落地執行。
劉武元跑圖書館借書,找過去的老師找教材,日夜複習,還不能耽誤單位工作。
可以說,歷史上的聯考,沒有哪一屆比77年更讓人拚命的了。
一生的夢想,在熬過艱難的10年曲折人生後,突然給你個光亮的出口,那種拚命的追逐,可想而知。
12月5日,30歲劉武元進入考場,與19歲的一個高中應屆畢業生同桌臨考。
這是第一年聯考的一個奇觀:兄弟姐妹、夫妻雙雙,甚至父子、母女、師生同時攜手進同一個考場。
1978年元月,劉武元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
第二年,他的妻子和弟弟,也參加了聯考,進入大學。
耿振華,一個普通的77年聯考生,接到聯考通知時,他在新疆博爾塔拉兵團某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工作是在磚瓦場裡燒窯。
他報的是文科,只考4場:語文100分,數學100分,政治100分,歷史和地理合卷100分,共400分。
第一年聯考,時間緊促,沒有全國統一試卷。作文題目也不一樣,新疆的聯考作文有兩個題目:
《懷念周總理》;
《記抓綱治國的幾件事》。
耿振華30年後回憶當時的情景說,10年沒寫過文章了,不知道如何開頭。急得直冒汗、手發抖。
他選擇了第一個題目,想起了紀念周總理的一首歌,用歌詞當開頭,開始寫作:“十里長街送總理,八億神州淚紛飛……”
有了對總理的情感,耿振華下筆自然生動,情感動人。最後,作文出乎其意料,他聽說得了滿分!
山東的作文題目:《難忘的一天》。
在農村當民辦教師的童星,滿懷激情寫出《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出版時,自己翹首以盼的難忘情景。也是情感飽滿,文筆流暢,得了90分。
北京地區的作文:《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在順義插隊的“老三屆”知青牟子寧,考場上看到這個題目,感慨很多,回顧自己的插隊生活,禁不住考場流淚。
後來進入北大中文系的他回憶說:“我哭著寫聯考作文,監考老師也哭著看我寫作文。”
恢復聯考帶來無數人命運巨變,改變了中國。
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都是這場教育改革中的受益者。牟子寧考場上的回憶,不僅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監考老師。
監考老師看他如此投入,也不忍心催他交卷,其他考生都交卷了,他還在寫。最後在老師對他“特別關照下”,牟子寧居然晚交卷了半小時。
帶著情感寫作文,是所有高分作文的一個共同特點。今天看來仍然適用。
不過,監考老師流淚看考生作文,這恐怕是那年聯考的又一奇觀。
時過境遷,轉瞬40年如白駒過隙。
40年後,聯考依然是決定人命運的時刻。不同的是,它不再決定一生。
飛春讀傳,一個專注歷史名人傳記的原創號;微信公眾號“readinginspring”,或者“飛春讀傳”
聯考 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