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藻體直立,幼體質軟,成熟則變厚而稍硬,單生或叢生,深紫紅色。高10~25cm,寬0.5~2.5cm。葉片窄帶狀或稍寬,單條或叉狀,邊緣全緣或有小育枝,體下部漸尖細成柄狀,有的兩側具有羽狀或叉狀小枝。藻體橫切面觀:藻體不中空,厚度為150~200μm,由皮層及髓部組成。皮層厚度為50~70μm,由7~10層細胞組成。外皮層細胞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5~7μm,寬4~5μm,背斜排列。內皮層細胞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長7~15μm,寬7~10μm,細胞間有明顯的孔間聯絲相連。具有星狀細胞。髓部厚度50~70μm,生長習性
一般生長在高潮帶附近的岩礁上或低潮帶石沼中,南海產的幼體見於11~12月份,廣東沿岸11月份可發現幼苗,翌年3月份藻體可長達10cm以上,開始形成生殖器官,成熟期在2月底至5月間。
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於
分布分類
海水
藥用價值
【藥 名】:舌狀蜈蚣藻
【來 源】:為藻類植物藥隱絲藻科植物舌狀蜈蚣藻的全藻。
【功 效】:清熱解毒、驅蟲。驅蛔蟲、鞭蟲、蟯蟲。
【主 治】:用於咽喉腫痛、腹痛腹瀉、濕熱痢疾、蛔蟲病。
【性味歸經】:甘、鹹,寒。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2克,水煎服。
【別 名】:面菜、佛祖菜(廣東)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海南如廣東沿海。遼寧、浙江沿海也有分布。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含卡拉膠、多糖、蛋白質、牛磺酸及大量無機鹽如硫酸鹽、磷酸鹽、鹵化物、碘及其他微量元素。
【來源】藻類紅藻門舌狀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葉狀體入藥。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藻類(四)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相同。 |
海水藻類植物
藻類植物的一門。褐藻門現存約250屬,1500種,絕大多數海產。紅藻門約有760屬,4410種,絕大多數海產。綠藻門本門約8600種,少數產于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