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10A加油機

KC-10A型是目前美軍最大型的噴射空中加油機,由於具備長程飛行能力,因此不需仰賴美軍的海外基地,即可執行空中加油任務。在前進部署戰機中隊時,也僅需一種加油機,而不需額外的運輸機,即可同時提供戰機空中油料的補充,並載運中隊的地勤裝備、人員前往海外部署基地。KC-10A加油機機長55.35米,機高17.70米,翼展50.40米,機翼面積367.70米2。動力裝置為3台CF6-50C1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233.5千牛。機組4人(機長、飛行員、隨機工程師、空中加油操作員)。空機重量109 328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67 62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965千米/時,轉場航程18 507千米。最大載油量161 508千克,最大可供油量90 270千克。空中加油點1個,加油率5 678升/分。加油高度11 278米,加油速度324~695千米/時。

簡介

KC-10A加油機KC-10A加油機
KC-10A是美國空軍的主要空中加油機之一,由MD-10客機改進而成,1981年3月開始投入現役使用,主要用於為各類飛機進行空中加油。KC-10A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全、加油能力最強的加油機,該機擁有1個硬管加油點或3個軟管加油點,可為美國各個軍種不同類型受油口的飛機進行空中加油。機上最大供油量達90270千克,每分鐘可加油5678千。KC-10A用途廣泛,除進行空中加油外,還可擔負貨運任務或運送部隊,還可為受油機提供通信導航支援,該機自身也可進行空中受油。機長 55.35米,翼展 50.35米,最大起飛重量 26762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 965千米/小時,轉場航程 18507千米,實用加油半徑 1852千米,最大供油量 90270千克,加油率 5678升/分鐘,加油飛行速度 324-695千米/小時。

研製歷程

1971年DC-10型廣體噴射客機交予各航空公司使用後,當時生產的廠商麥道公司(MD)隨即進行將其改良為加油機的研發工作。1977年12月19日,美國空軍根據性能、採購價格與壽限成本等因素,正式宣布選用麥道公司的DC-10型改良成空中加油機。 1978年11月,美軍簽定第1筆價值1億4千8百萬美元契約,生產第1、2架KC-10A型加油機;1979年11月,第2筆1億7千3百萬美元的契約是增購4架同型機;1981年2月的第3筆契約,6架契約值2億8千4百萬美元;1982年1月,以1億9千6百萬美元採購第4批KC-10A型機。第1架KC-10A型加油機於1980年7月12日順利完成首度試飛;同年10月30日,KC-10A型機與1架C-5運輸機進行首次空中加油測試。1981年3月17日,美國空軍正式接收第1架KC-10A型加油機。相較於全新研製的軍用加油機,由購併麥道公司的波音公司(Boeing)所研發生產的KC-10A型,因是從DC-10-30CF型越洋商用貨機改良而來,在系統上有88%的共通性,因此在商用機市場的支援能量下,降低了獲得與操作成本。

基本資料

KC-10A加油機KC-10A加油機
KC-10A型加油機全長54.35公尺,高17.7公尺,翼展50.42公尺,空重為111,132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67,624公斤,實用升限12,727公尺,飛行速率0.825馬赫。未經空中加油的最大航程,在有載運貨物時為7,031公里,未載運貨物時則為18,503公里。KC-10A型加油機貨艙最大貨物裝載量為76,843公斤,最多將可裝進27個貨物板架,或搭載75名額外人員。 KC-10A型機身是廣體客機設計,采半硬殼金屬構造,駕駛艙、貨艙、加油操作艙與機艙走道等部分有加壓空調。懸臂式設計的主機翼,裝有前緣縫翼、翼面擾流裝置與後緣襟、副翼。鼻輪為雙輪式,主起落架的配置較為特別,除采前後2組雙輪設計的左、右起落架,在機腹中線還有1具雙輪式起落架。

發動機

配備3具通用電機公司(GE)的CF6-50C2型高旁通比渦輪扇噴射發動機,每具推力23,814公斤。發動機的配置方式較為特別,除了每邊機翼下各1具之外,2號發動機則是安裝在機尾上方的垂直尾翅根部。由於CF6型發動機已廣泛使用在 DC-10型客機上,因此採購成本較低且可靠度高。

空間設定

位於機身上半部駕駛艙後方的貨艙,寬5.7公尺,高2.5公尺,在左側機翼前方裝有一扇向上開啟的大型艙門,機艙內部則設有動力滾輪與起重機,能輕易裝卸美國空軍現役的各型地面支援裝備。至於原先DC-10型的各個艙門中,僅保留機身前段兩側各一扇作為人員進出艙門,機身後部右側另外一扇則作為地面緊急逃生艙門。

最佳化設計

KC-10A加油機KC-10A加油機

KC-10A型的主要改良部分,包括取消機身上大部分機窗與下側貨艙門,加裝加油用油箱、軍用航電裝備、飛桁式及浮錨式空中加油設備、飛行員受油指示燈、臨時機組員座位、改良加油操作艙、空中加油受油裝置,以及衛星通訊裝備等。後來美軍又將15架KC-10A型加以改良,可在兩側機翼下方攜掛加油莢艙。另外,KC-10A型的機頭頂部也裝有受油口,因此本身也可接受KC-135型或另一架KC-10型的空中加油。

油箱設計

機上除DC-10型客機原有的3具機翼主油箱之外,在機身下半部原本的貨艙中,另外加裝了7具未加壓式一體成形油箱,分別是機翼前方3具與後方4具,油箱間並襯有吸收衝擊能量材料,以提升安全性。此外,每具油箱在下部機身上,都裝有獨立的加油、換修艙門,以便於維修。機上設計總載油量達161,508公斤,其中機翼部分為108,211公斤,機腹部分則為53,297公斤,幾乎是KC-135型加油機容量的2倍。而一架KC-10A型的加油能量,能使一架滿載的C-5型運輸機最大航程幾乎延長1倍。

加油系統

KC-10A加油機KC-10A加油機

1.系統與裝置:KC-10A型的空中加油系統位於後機身下方,包括中線處的麥道公司飛桁式加油桿,及其右側的浮錨式軟管2種,並搭配了自動負荷降低系統及獨立脫離系統等,不但有效提升加油作業的安全性與便利性,也可在飛行中轉換2種不同的加油裝置。此外,機上也裝有夜間作業所需的燈光設備。與以往空中加油機的俯臥式座位不同,KC-10A型機尾的加油操作艙中,配置了手動加油控制裝置、大型觀測機窗、潛望觀測裝置,以及面向後方的操作員座椅,兩側並各有1具備用座椅,可供教官或觀察員使用。2.加油方式:進行空中加油時,加油操作員采坐姿,透過機窗監看接受加油的飛機,並利用數位線傳飛控系統(FBW)控制加油桿作業,其中飛桁式的最大輸油速率為每分鐘4,180公升,浮錨式則為每分鐘1,786公升。
由於KC-10A型機上配備了2種加油系統,所以不僅可為美國空、海軍、陸戰隊及盟國的各型軍機進行空中加油,加裝翼下空中加油莢艙(WARP)的KC-10A型,更可同時為裝置受油口與加油探管的飛機加油。

編制機組

加油組編制的機組員包括2名飛行員、飛行工程師及加油操作員,一般的內部配置,是在駕駛艙的機組員座位外,在後方貨艙內增設6個座椅及4個休息用臥鋪,但也可改為全部14個座位。

服役與年限

KC-10A加油機KC-10A加油機
KC-10A型空中加油機自1981年起服役,共生產60架,當時隸屬於空中作戰指揮部(ACC),分別派駐在馬區(March)、巴克戴爾(Barksdale)及強森(Seymour Johnson)空軍基地。1987年9月17日,一架停在巴克戴爾基地機坪上的KC-10A型加油機,因漏油引起爆炸而損毀,這也是美國空軍唯一失去的KC-10A型加油機。目前美國空軍現役59架KC-10A型延伸者式加油機,配屬空中機動指揮部(AMC),並自1994年起改換駐地,其中32架配屬在紐澤西州麥魁爾基地(McQuire)的空軍第305聯隊、後備空軍第514聯隊,27架則配屬加州崔維斯基地(Travis)的空軍第60聯隊、後備空軍第349聯隊。除了與KC-135型加油機投入1991年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執行過大約5,1700次空中加油任務之外,1999年南斯拉夫內戰期間,美國空軍的KC-10A型加油機也曾執行過409次任務。2003年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KC-10A型空中加油機仍舊扮演了吃重的角色。至於以DC-10型貨機改良為加油機的國家,除了美國,全世界只有荷蘭空軍曾於1992年,向民航公司購買2架該型中古貨機,改良為KDC-10型空中加油機。KC-10A型空中加油機的設計壽限為3萬飛行小時,預計將可服役至2043年。不過隨著民間航空公司逐漸汰換DC-10型飛機,維修、操作成本也將逐漸升高,到了2010年以後,美軍勢必要考慮新的替代機種。

世界空中加油機薈萃

人類對飛行距離的追求永無止境,空中加油機的出現,使人類向夢想邁進了一大步。但這是一個永遠無法完美的世界,因為戰爭的需要而飛速發展的空中加油機帶給我們震撼的同時,也許還帶來了擔憂。空中加油機是大國空軍、戰略空軍的“名片”。各國閱兵之所以把空中加油機放在重要位置,就是為了引起世人矚目,表明自己已經具備了遠程作戰能力,展示捍衛國家領土、領海和領空的能力、決心和信心。
KC-135加油機| KC-10A加油機| 伊爾-78加油機| KC-130加油機| KC-30加油機| A310 MRTT空中| A330 MRTT空中| 伊爾-78空中加油機| KC-X加油機| KC-767A加油機| KC-767J加油機| 圖-16加油機| 米亞-4型加油機| 勝利者K•2型空中加油機| C-135F/FR型加| 轟油-6加油機| KB-29P飛桿式加油機| KB-29加油機 | KC-97加油機| KB-50加油機| VC-10K加油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