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AC97音效卡](/img/7/a80/nBnauM3X1QjM4gTNyU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1I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AC97實際上是一個規範,以Intel為首、聯合多家在聲音處理方面非常著名的廠商共同研究制定的一個適用於計算機的音頻輸入輸
![AC97音效卡](/img/1/55a/nBnauM3X4ETOyITM0U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1I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一個符合AC97規範的音頻方案主要包括兩個部分:AC97 音頻編解碼晶片(Audio Codec)和AC97數字控制器(AC97 Digital Controller)。所以,不管是所謂的軟音效卡還是硬音效卡,都有可能是符合AC97規範的音效卡。如今比較流行的做法是主機板上板載一個AC97 Codec晶片(電路有隔離),同時,南橋晶片(Intel ICHx系列)集成AC97 Digital Controller。這是商業上的做法。而對於特殊行業,比如工業控制等行業的計算機主機板,為了成本考慮和靈活定製,也可考慮省掉板載的音頻編解碼晶片。
一些專業硬音效卡,比如PCI擴展匯流排的音效卡,則採用專門的處理器來處
![AC97音效卡](/img/d/bc3/nBnauM3X4YTO4IzN1U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1I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所以,區分的標準就是看音頻方案是否是Codec晶片+Digital Controller,還有Codec晶片是否符合AC97規範規定的標準,比如晶片外形、引腳定義等。AC97 Codec與 Digital Controller之間的連線並非PCI/ISA匯流排,而是叫作AC-link。1個Digital Controller往往可以控制3個或多個Codec,這些Codec按種類可分為AC(Aduio Codec)、MC(Modem Codec)、AMC(Audio Modem Codec)。所以,認為AC97就是僅指音頻或音效卡,是比較片面的。同樣的,認為Codec晶片就是AC97也是不對的。它其實只是AC'97裡面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AC97 audio codec晶片主要有Realtek的ALC 655、ALC 658、ALC 850等,Analog Device的AD 1888、AD 1985等。這些晶片都符合AC'97的比較高版本的規範。
AC97標準的提出
1996年6月,5家PC領域中頗具知名度和權威性的軟硬體公司共同提出了一種全新思路的晶片級PC音源結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AC97標準(AUDIO CODEC97)。這5家電腦公司包括了在主機板晶片組領域占有舉足輕重位置且市場占有率
![AC97音效卡](/img/7/7a3/nBnauM3X0UzM2gDO4U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1I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眾所周知,以往電腦音效廠商為了能夠在PC機上加強各種音效處理,特別是增強3D音效的部分,逐漸發展並提出了許多技術規格來藉以加強3D音效。就象早期的ISA音效卡,由於其集成度不高,音效卡上散布了大量元器件,後來隨著技術和工藝水平的發展,出現了單晶片的音效卡,只用一塊晶片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音效卡功能。如YAMAHA719、ALS007、AD1816等,由於數字部分和模擬部分同處在一塊上,很難降低電磁串擾對
![AC97音效卡](/img/3/8cb/nBnauM3XxIjM3QzNwY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2I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因此可以這樣講,由5家業內廠商共同推出的新一代AC97標準規格,從根本上改進了傳統的音源處理方式,首次採用了雙晶片結構。AC97標準結合了數字處理和模擬處理雙方面的優點,一方面減少了由模擬線路轉換至數字線路時可能會出現的噪聲,營造出了更加純淨的音質;另一方面,將音效處理集成到晶片組後,可以進一步協助廠商降低成本。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隨著USB標準和IEEE 1394的日趨流行,而目前的PC聲音信號仍然只能通過PCI或ISA匯流排進行傳輸,也確實到了必須加以改進不可的時候了。時不我待,AC97標準規格也正是面對這樣一個形勢應運而
![AC97音效卡](/img/d/d09/nBnauM3X0QDMycjNzY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2I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97年後,市場上出現的PCI音效卡大多已經開始符合AC97標準規範,把模擬部分的電路從音效卡晶片可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塊稱之為Audio Codec的小型晶片,WM9701是Wolfson生產的AC97晶片,FORTEMEDIA公司的FM801,可稱之為Digital Control,是數字部分,簡寫為DC97晶片。DC97完成大部分音效卡功能,如WAV回放,MIDI合成,音效處理等,再把PCM的數位訊號通過與AC97相連的5條引線送到AC97晶片中,由AC97晶片完成數字和模擬信號的轉換後輸出到音箱。別看AC97晶片只有7X7mm見方,48腳的TQFP封裝,它比普通DAC能完成更多的功能,還包含有把模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ADC,多路模擬信號混合輸入及輸出,就象音響中的數字編碼/解碼器和前置功放的作用。不同AC97晶片之間引腳兼容,原則上可以互相替代,購買音效卡時可注意一下AC97晶片的型號,因為AC97晶片生產廠商眾多,性能也大不一樣。早期的PCI音效卡售價高,材料也用得足,如YAMAHA724音效卡上的AC97晶片採用了SigmaTel的STAC97系列,而後期為了降低成本,採用了廉價的AC97晶片,性能不升反降,購買時一定要注意。不妨先看看高檔音效卡上的AC97晶片,記下其型號和廠商,以備在選購音效卡時對照。SigmaTel的STAC97系列常用於高檔音效卡,如創新的PCI128 Digital採用了STAC9708晶片,支持四聲道輸出。SigmaTel最新的STAC9744晶片信噪比高達96分貝。象AD、Crystal、華邦等廠商生產的AC97晶片性能比它低,但大多數能達到80分貝的信噪比,常見於
![AC97音效卡](/img/2/8fa/nBnauM3X0IzM5ATN1Y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2I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AC97標準的規格
採用雙芯
![AC97音效卡](/img/7/0fb/nBnauM3X1UTNyQDM3Y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2I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數字/模擬信號分離,全面改善信噪比(>90db);16位立體聲全雙工codec、固定48K採樣頻率;
4種模擬立體聲輸入,分別來自LINE、CD、VIDEO、AUX;兩種模擬單聲道輸入,分別來自麥克風和PC喇叭;
可從兩個外接音源交換的單聲道麥克風進行輸入;高品質的CD輸入;立體聲線性輸出;
電話單聲道輸出;支持電源管理;可選音調控制;可選高音控制;
可選3D立體聲增強;可選立體聲耳機輸出;可選18或20位DAC及ADC分辯;
可選MODEM線性codec(ADC和DAC);可為麥克風選擇第三個ADC輸入通道。
由上述不難看出,AC97標準對於電路的要求更加嚴格。根據AC97標準的規定,由於IC電路集成度較高,將DAC、ADC及其它相關的數字電路集成成為晶片形式後,不僅能夠減少整個系統的設計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好、更有效的聲音效果。這一點完全可以從其信噪比至少要求90db可以看出。此外,由於採用了雙晶片的設計形式,廠商們在設計方面也可以更加靈活,更易於在整個系統中的集成。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講,AC97標準也為另外一個重要課題,即百分之百數字音效PC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那么,新的概念又來了,什麼是百分之百數字音效PC呢?顧名思義,即
![AC97音效卡](/img/d/b42/nBnauM3XxYjN4gTM5Y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2I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硬體加速機制
傳統的音效硬體加速方式IN-LINE。
以下就以播
![AC97音效卡](/img/4/592/nBnauM3X3EzMxQDOxc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3I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AC97標準的音效硬體加速方式multi-trip。
符合AC97標準規格的晶片組與傳統的音效輸出方式不同,此時的音效數據可以改向傳至USB或IEEE 1394。其具體實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先由AC-3硬體加速裝置從DRAM中提取出CPU處理器事先已經分離出的數據;第二步由AC-3執行解壓縮與混音操作,把合成後的數據重新送入DRAM中的另一塊快取區。這時會產生一個中斷信號,以此來告訴作業系統,合成聲音數據已經準備完畢;第三步作業系統會協同CPU處理器將已經處理好的聲音數據轉移到新的緩衝區,然後將數據送入USB管道,等待輸出;最後一步是USB控制器取得相關的聲音數據後將其送至相對應的數字揚聲器。
在系統中的實現
為了讓廠商真正將符合AC97標準的晶片組順利移植到主機板上,INTEL公
![AC97音效卡](/img/a/0b4/nBnauM3X1YDO2UjM0cjMwQDNxITM4QTMxcTMwADMwAzMxAzL3I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將控制器和聲音解碼晶片全部都整合在主機板上,讓這二者通過AC-LINK加以溝通。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晶片組與主機板之間的整合度可以達到最佳;
2.將控制器做在主機板上,而將聲音解碼晶片做在接口卡上,讓二者仍然通過AC-LINK進行溝通。這樣一來,用戶便可以比較靈活地選擇解碼晶片。另外,在接口卡上也可以選擇性地添加modem語音部分的傳輸功能。
3.將控制器和解碼晶片全部都做在卡上,通過32或64位PCI匯流排與其它外設進行溝通。當然,採用IEEE 1394或USB與主機板通信也是可行的,只要控制器能夠支持IEEE 1394或USB接口便可以了。當然,除此之外還要搭配一條SIDEBAND HEADER的信號線,完成控制器與主機板的連線。應該說,採用這種方式的設計難度最小,主機板設計廠商們只要在自己的主機板上預留出SIDEBAND HEADER的信號線插座及相關的電路便一切OK了。
計算機術語
21世紀是網路和信息化的世紀,電腦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通過了解計算機術語,能更清楚的認識計算機,更好的運用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