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大學社會科學貢獻力排行榜

數據顯示,1978年以來,北京大學獲53項國家重大人文社科獎勵,以絕對優勢高居“2011中國大學社會科學貢獻力排行榜”榜首,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力最強,社會科學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水平最高、貢獻力最大、競爭力最強的高校;中國人民大學有26項,位居第二;復旦大學有22項,居第三;武漢大學有20項,列第四;北京師範大學有19項,居第五,這四所大學也表現較強的人文社會科學貢獻能力,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華東師範大學有14項,列第六;四川大學有10項,居第七;南開大學有9項,居第八;廈門大學有8項,居第九;華中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山大學各有7項,並列第十。

簡介

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處理與世界關係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體現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狀態和文明素質。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學科齊全,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主力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動力源。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中國目前設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獎勵中,“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是獎勵級別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獎勵。“2011中國大學社會科學貢獻力排行榜”以1978年至2009年中國高校獲得的國家重大社會科學獎勵為數據基礎統計得出,是衡量高校社會科學貢獻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改開開放30多年來中國高校社會科學領域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創新力的重要標誌,客觀地反映了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

位居“2011中國大學社會科學貢獻力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高校依次是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山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內蒙古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等院校,獲獎數量均在3項以上。從高校分布的地區來看,北京地區高校的社會科學研究水平最高,社會科學貢獻能力最強,獲國家重大人文社會科學獎勵數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其次是上海、湖北、江蘇等省市,但是與北京地區的高校相比差距較大。

榜單

2011中國大學社會科學貢獻力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省市

獎勵數量

1

北京大學

北京

53

2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26

3

復旦大學

上海

22

4

武漢大學

湖北

20

5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

19

6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

14

7

四川大學

四川

10

8

南開大學

天津

9

9

廈門大學

福建

8

10

華中師範大學

湖北

7

浙江大學

浙江

7

中山大學

廣東

7

13

吉林大學

吉林

6

南京大學

江蘇

6

15

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

5

山東大學

山東

5

17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4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

4

清華大學

北京

4

20

西北大學

陝西

3

南京師範大學

江蘇

3

西南大學

重慶

3

23

雲南大學

雲南

2

蘇州大學

江蘇

2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2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

2

遼寧大學

遼寧

2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2

河北大學

河北

2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

2

31

山西大學

山西

1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1

蘭州大學

甘肅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

1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1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

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

1

山東師範大學

山東

1

首都師範大學

北京

1

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

1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1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

1

中央戲劇學院

北京

1

徐州師範大學

江蘇

1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1

煙臺大學

山東

1

西北師範大學

甘肅

1

華南師範大學

廣東

1

安徽大學

安徽

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