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池

王母池

王母池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城區環山路東首,虎山水庫南,古稱“瑤池”。王母是天宮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全真教的祖師。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歷史之久遠。王母池分前後兩院,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後院為七真殿,殿內泥塑神情各異,栩栩如生。東為觀瀑亭,西有老君堂,曾陳列有唐代的“鴛鴦碑”(現移至泰安岱廟)。

基本信息

概述

王母池王母池
泰山歷史悠久,泰安城亦歷史悠久。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古老的泰安城由於帝王 封禪、民眾禮神、文人騷客遊歷的需要而漸漸地發展起來,並漸漸地形成了山不壓城、城不占山,而又“ 山城一體”的獨特格局。經過千百年的建設,如今,代表著“ ”的山和代表著人間的城,結合巧妙,渾然一體,城仰山勢,山借城輝,自然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古代遺存與當代作品互映成趣,形成了十分壯麗而意味無窮的景觀群。人們把山與城的結合部,東起中溪 王母池,西至西溪 大眾橋,並由一條環山公路連線起的一帶名勝古蹟稱作 泰山的“ 麗區”。環山路東首坐落著王母池。王母池是一組依山傍水、高下相間、玲瓏緊湊的古代建築群。《泰山述記》記載:“ 王母池本名‘瑤池’,俗名王母池。池上為 群玉庵祀王母,下臨 虬在灣,前有 飛鸞泉。”《岱史》也說:“黃帝建觀岱嶽,遣女七人,雲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故名。” 黃帝之事,荒遠難稽,但三國時曹植“東過王母廬”的詩句,即已足見王母池由來久矣。王母池建在 中溪西畔,溪旁曾建有王母 梳洗樓,中溪之水至此便改名為“ 梳洗河”。河上原有一座 王母橋,早廢。建國後又在河上築一座石橋,取名“ 八仙橋”。橋東北立壁下有一石洞,稱“呂祖洞”,相傳呂洞賓曾在此煉丹,洞中嵌有碑碣,說是呂洞賓的題詩,但文辭粗陋,不足為觀,無聊文人所為之也。呂祖洞之北是虎山水庫的大壩,大壩同龍潭水庫的壩一樣也為頂溢式,所不同的是壩上又建了一條近百米長的觀瀾橋,每至雨季,6個橋墩把水分為七派,形成7條瀑布,只有見過的人才知道,人造的景觀只要恰到好處,也是十分動人的。這虎山書庫與西溪的龍潭書庫一東一西,一虎一龍,扼守著山前的兩條溪谷,積起了兩泓碧波,就像是在泰山腳下鑲上了兩塊晶瑩的 綠翡翠。王母池建築群歷史悠久,經歷代重修,達到了幾乎完美的境界,因此備受歷代垂青。百餘年來,王母池附近眾多的廟宇如 藥王殿老君堂后土殿等等盡已不存了,惟獨王母池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王母池為三進式 廟宇,平面呈 長方形,南北長73.6米,東西寬53米,面積3900平方米,由大門、王母池、王母殿、東西配殿、東西耳房、悅仙亭、七真殿和蓬萊閣組成。王母池同 斗母宮的建築屬於同一種類型,都是 依山臨水而建,都有專為觀水而修的房舍,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顯得格外宜人。因此自古以來,從曹植、李白到元好問,無不有詩提到它,王母池的確是一個極好的去處。

建築布局

泰山王母池道觀位於泰山環山路東首泰山王母池道觀位於泰山環山路東首
王母池位於山東省 泰安市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 瑤池”。三國魏 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歷史之久遠。王母池臨溪而建,殿廡亭閣,參差坐落在三層台基之上,紅牆黑瓦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山門上嵌清道光年間 徐宗乾題匾。門內為池,周環石欄,中架拱橋。池東立《泰山鑿泉記碑》,敘述 馮玉祥於1932年在此鑿朝陽泉的經過。池西洞內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池北洞內有宋代立《重修王母殿碑》。沿階而上至正殿,內祀明代銅鑄 王母坐像。殿兩側為耳房,前有配殿。東殿匾書 “觀瀾亭”、“咽石山房”;西殿是藥王殿,原祀孫思邈,今為泰山文物展室。後院台基上有七真殿,又名呂祖殿。殿內原供明代彩塑 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及呂祖弟子柳樹精、苗慶、焦成廣、濟霄堂等七真像,栩栩如生,素稱名塑。1946年,陳毅登泰山時指示撥款加護玻璃罩,1966年像毀,1986年重塑。殿東有蓬萊閣與殿相連。殿前有悅仙亭。 廟前原有飛鸞泉,1956年改建為噴水池。池南有朝陽泉,系馮玉祥為解泰城居民飲水之難而鑿。廟東臨中溪絕澗, 《山海經》稱“環水”。舊時跨澗為王母築梳洗樓,故俗稱 梳洗河,今柱礎尚存。溪中有虬在灣。《水經注》稱:“古者帝王升封,鹹憩此水上。 ”灣南有八仙橋。橋南有“將軍石”、“源清流潔”、“水不在深”諸刻。明代 李養正詩:“攜磕踏秋遍,瑤池景更幽。水澄清似玉,松老曲如虬。乍冷依山足,高眠枕石頭。忽聞青鳥唳,仿佛到昆丘。”

歷史探究

王母池王母池
泰山王母池道觀,古稱群玉庵,位於泰山南麓,山、城結合部的中溪谷口,座落於 飛虬嶺下,東傍梳洗河,北臨虎山水庫,屬於泰山名勝帶“麗區”。清人 聶劍光在 《泰山道里記》中記載: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間鍊師龐歸蒙輩居此,賜紫服,題名於石。後人增置藥王殿、觀瀾亭。……庵前……古有王母橋,今廢。旁為呂公洞,唐雙碑韋洪詩謂之‘發生洞’,宋 錢伯言紀游謂之‘金母洞’。上有王母樓,俗稱梳洗樓。“群玉庵”一稱由何而來,難以稽考。據三國時曹植 《仙人篇》中“東過王母廬”, 崔愛國、吉愛琴認為此地已有早期建築。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記載“古者帝王升封,鹹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竅存焉,蓋古設所跨處也。”劉慧認為,這是王母池以水為號之始。唐代 李白《泰山吟》六首有“朝飲王母池”的句子,是否有廟,並無文獻證據。由《雙束碑記》可知,唐大曆七年,代宗遣內侍魏成信至岱嶽觀修齋,並投告王母池,這是官方認可王母池的較早記載。但此時官方的幾次拜訪、投告等行為,目標都是岱嶽觀。“ 瑤池”獨立地位還不是特別明顯,可能是岱嶽觀的附屬,是否有廟,也無文獻記載。最早見於文獻的王母池殿宇記載是宋 元祐八年,宋人 李諤的《王母池辦置花園記》刻石,原來立於王母池內二山門的牆根處,可惜今軼。元祐八年,岱嶽觀重修王母殿,及砌壘山子(山牆),辦置花園一所。泰山文獻中,多有用這通碑文隻言片語,來引證王母池歷史之處。聶劍光《 泰山道里記》引用了李諤的說法:按宋李諤記稱,黃帝建岱嶽觀,遣女七人,雲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宋代的李諤將一則神話傳說採錄到碑刻中,勒石在王母池。說明宋代時“群玉庵”一名由來已久,又無準確文獻記載,已經無從追考了。聶劍光認為“其說荒遠,不可稽然。”在泰山地方文獻相關記載中,“群玉庵”雖不可考,但指稱今天的王母池道觀並無歧義。但從文句中看,宋代的王母池與泰山中廟岱嶽觀密不可分,在王母池置辦花園,也是在 岱嶽觀重修的工程範圍之內。聶劍光在《泰山道里記》提到的龐歸蒙被賜紫服,其實是對宋皇祐五年的《李若清等題名》的誤讀。這些題名與《辦置花園記》刻在同一塊石頭上,《岱攬》認為如聶劍光等人右讀,文句有誤,應該左讀,文中是李若清等道人分別掌管何種道職,並被道正賜予紫服嘉獎一事的 記載。左讀按職位高低從大到小,龐歸蒙位卑,名列眾人之後;右讀則文句不通。由此可知,宋皇祐間,王母池已是比較正規、納入官府統一管理的道觀了。建中 靖國元年,“泰山大雨,澗谷水溢,王母池亭宇砌石皆被衝去。後由道士募工重修。”據 姚建榮《重修岩岩亭碑》,正隆末年,金軍與各支抗金義軍在泰山附近數次激戰,泰山王母池東岩岩亭毀於兵燹。明嘉靖間殿廡亭閣方具規模,清代多次重修。清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山東巡撫 陳預奏請岱廟等多處傾圮,請求修整,獲準。乃委泰安知府廷璐與歷城名匠魏祥住持工役。工竣後,魏祥以余資修添女廁十餘所,改修王母池、斗母宮東廳各一座。現在所見的王母池建築,主要是明清兩代多次重修的結果。80年代至今,王母池經過多次擴建,修繕舊的殿堂,才使得這座廟宇保持秀麗的面貌。 

王母池子考

泰山 王母池泰山 王母池
現在泰安當地人把道觀稱為“ 王母池”,道觀內的長方形水池稱為“ 王母池子”, 道觀東側的石渠稱為“梳洗河”。可是這幾種指代並非從來如此固定而且明確,因此考證“王母池子”、“王母池”、“梳洗河”這幾種指代是必要的。學者呂繼祥曾經考證過“池”的所在,認為王母池原來在梳洗河內,與虬在灣同出而異名。嚴文聖也持同樣論點。《岱史》引用《圖志》,認為王母池就是 瑤池,也就是 虬在灣:(王母池)一名瑤池,又名虬在灣。《泰山道里記》雲在白鶴泉東北,飛虬嶺下。《水經注》雲,古者帝王升封,鹹憩此水上。西北為王母殿,殿東跨澗為王母樓,俗名梳洗樓,圯。故址猶存,其水為中西谿所逕,遂名梳洗河,《山海經》所謂環水也。據 孔貞瑄《泰山記勝》所述王母池水勢與規模,並區分群玉庵與“池”,可見當時認定的“王母池”不在群玉庵內,並非現在王母池道觀內部的王母池子:池受小蓬萊之水,深廣可勝小艇。左呂仙洞,右群玉庵。夏秋山水暴漲,聲沉沉作江潮吼,震搖城市如殷雷未吐,郡人有竟夕不能寐者。《泰山志》記載王母池“池大盈畝,懸流注之”。道觀內的水池,東西長僅7.3米,南北寬不過3.45米,無論如何不足以 盈畝;平時水深不過兩米,更無法“深廣可勝小艇”。王母池子與道觀內的王母泉相通,本是泉水匯集於此,而王母泉一年到頭細流涓涓,不會隨著季節出現暴漲或者斷流的情景。梳洗河內的虬在灣,南北長30餘米,東西寬25米,足以盈畝;在虎山水庫截流水源前,豐水期潭水深,水域廣,足以泛舟;夏秋水勢暴漲時,水流自高處奔涌而下,激流湍然,聲勢如雷也是可能的。因此,“王母池”所指代的水塘,應該是今梳洗河內的虬在灣。唐代《雙束碑記》記載, 大曆七年(772年)唐代宗遣使到岱嶽觀修齋,並投告“瑤池”、建中元年(780年)“登岱嶽因訪瑤池”,唐代“瑤池”一稱毋庸置疑。王母池道觀內的水潭開鑿於道光年,據民國泰安縣誌記載:清光緒六年,邑宰曹 鍾彝以郡城乏水,開渠引澗水,自北門入,從西南隅出。恭亭前作雙龍池以蓄水,商民便之。道光前,已經有以“王母池”命名的記載。與“瑤池”的稱呼幾乎同時,在《雙束碑記》中,也可見“王母池”一名:《淄州刺史王圓遊記》提到“大曆十四年,…各攜茶果相侯於回馬嶺,因憩於王母池”。唐代詩人李白《泰山吟六首》中,有“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的句子。宋皇祐間的《王母池辦置花園記》,宋代官員以“王母池”一名稱呼此地。待到 元明,“ 瑤池”一稱漸漸式微,“王母池”逐漸成為正名。由元代至元二十九年《王母池禁約刻》可知,“王母池”作為廟宇的正式稱謂出現在文告中。明代李養正詩作《飲王母池》中,王母池、瑤池二名並用,其中,也有文人出於懷古幽思,以古稱“瑤池”稱謂 廟宇的可能性。 清代以降,王母池一名越發模糊。據 乾隆四十七年《泰安縣誌》,其中《卷三·山》認為王母池即瑤池,包括“虬在灣”:王母池,亦曰瑤池。中有潛虬化龍去,因名虬在灣。今於上立王母殿,別有池有橋。可是後面一句令人迷惑,似乎指向今王母殿前的水池。據王母池文獻資料,王母殿的殿址自明代至今,並無變動;王母殿位於二山門內,自水池進殿,要拾級而上,確實殿址在水塘“之上”,在梳洗河內的虬在灣之西,也在谷底低洼處的虬在灣“之上”。緊接著同一本書的《卷七·祠祀志》又說:王母殿,在老君堂東。殿下臨虬在灣,有泉側出,匯為池。甃以石欄,曰瑤池,又名王母池。此處明確指出王母池就是道觀內的水塘,卻又陷入了另一個疑問:此時的虬在灣指哪一個?從這本志書修纂的自相矛盾、模稜兩可可見,清代當時的人對“王母池”這一地名的界定十分模糊。可能一名多指,也可能一地多名。《岱攬》卷十二《分攬二·岱陽中》提到,“群玉庵祠王母,西廂為藥王殿,東廂為觀瀾亭,辟 東牖梳洗河,潺湲其下。庵前有幡竿,石上有宋人題名。重門外石□丈所,下臨方塘一鑒,蓄紫鱗 噞喁荇藻。”這個方塘沒有被叫做“王母池”。民國十八年的《重修泰安縣誌》中,祠宇志介紹“群玉庵”詞目時說,“群玉庵,即王母池,在老君堂東。王母池下臨虬在灣,王母池者,側出之泉所匯,甃以石欄,曰觀瀾亭。又增置八仙殿。”民國縣誌中的“王母池”已經是廟宇的專稱,與“虬在灣”是截然分開;更直截了當地指出,廟宇得名王母池,就是因廟宇內的王母泉水集匯為池。而同書的《輿地·山水志》中還有個相反的說法:“王母池在白鶴泉東北,一名瑤池,又名虬在灣……”文句與《岱史》相同。與 乾隆縣誌一樣,民國縣誌在“王母池”的指代上,重又陷入了一個名詞、兩種定義的局面:王母池一方面是指廟宇群玉庵;另一方面,也是梳洗河內水潭的名稱。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王母池一名自清代以來,所指稱的範圍變大了,泛指群玉庵以及周邊左近的梳洗河等景觀,清代以來,在文獻中,它們向來作為一個整體存在。且看民國縣誌對於“王母池”條目的記述:王母池……出飛虬崖下,池上為群玉庵,祀王母;西為藥王殿,後為八仙樓,塑像頗工。前有飛鸞泉、曹公渠……之東有觀瀾崖,下為呂公洞。又東跨澗為樓,俗名梳洗樓,圮。因名其水為梳洗河。此山為中谿,《山海經》所謂環水也。其中很多景觀無法分離,都是作為王母池整體景觀的一個部分,比如呂公洞、觀瀾崖(亭)、梳洗樓、梳洗河、虬在灣等,都與王母池或者“王母”傳說相關,因此屬於廣義的“王母池”範圍,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從屬和衛星式的環繞分布,在文化或者象徵的意義上,也是王母池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或者有力補充。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得王母池的文化體系層次豐富,意味悠長。

附屬景觀

王母池 王母池
梳洗河“源出岱陽黃峴嶺之中豀,山海經所謂環水水。南流過回馬嶺、水簾洞、 桃花峪、飲馬灣,下注王母池。有古梳洗樓基此河,所由名也。”《泰山道里記》言及的王母梳洗樓已不存,石渠卻因此得名“ 梳洗河”,自從虎山水庫修成,石渠水勢漸小,不過未曾斷流。河上原有王母橋一座,亦名“環水橋”,為明代張虎所建,早已不存。現河上所築石橋為清代重修,名為“ 八仙橋”。橋東北石壁上一個天然石洞,相傳呂洞賓在此修煉,現名“呂祖洞或“呂公洞”:《泰山圖志》雲,在王母池南東崖下。唐韋洪詩謂之“發生洞”,宋錢伯言紀游稱“金母洞”,方廣如夏屋,傳純陽子煉丹於此,內有純陽石像。呂祖洞與王母池道觀第三進院落的七真殿相呼應,七真殿又叫做“呂祖殿”,主祀呂洞賓。溪旁原有的王母梳洗樓,現已不存;傳說王母在梳妝河梳洗,以瑤池為澡盆。呂洞賓偷看王母娘娘洗澡,被發現後,罰入溪畔的石洞內打坐,石洞名也由“ 金母洞”改稱“ 呂祖洞”。 梳洗河中,依依垂柳下,有碧水一潭,叫做 虬在灣。中溪水流經八仙橋下的窄陡河道,豐水期水勢激越,沙石攜裹而下,年深日久,竟衝出一個大水灣,常年積水,灣底的累累巨石被沖刷成得潔白而光滑,在水勢漲落間,這些條石忽隱忽現,似虬龍浮游。當地人說,虬在灣的得名與 呂洞賓的傳說有關。在 呂祖洞有政和八年的回回翁題字:昔年此地我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蛟虬知我字,使我蹤跡不沉埋。呂祖是否真正在此修煉、此地是否真有 虬龍,是否真的被呂祖度化,關係到這些能否成為歷史。並非只有“ 歷史”才能進入研究者的視野,重要的或許不是說了什麼,而是為什麼這么說。當地文人認為,這些故事“頗疑此碑必是當時道士托為仙跡,誇耀於人者也”。為何在遭到文人質疑其真實性後,並未妨礙呂祖故事口耳相傳,能夠依然流傳至今,在王母池屢屢聽到香客說起?這說明這些傳說跟王母池有不解之緣。它們與王母池關係密切,來解釋王母池的相關風物。虬在灣傳說的流傳基本動力不在於其真實性,而在於為事物為何如此提供一種相對邏輯圓滿的解釋,在於它表達的觀念和理想符合民眾的預期。也就是說,王母池作為一組景觀,它景觀的完整性、意涵的豐富性,很大程度上來自這些附屬景觀,來自這些看似無稽的怪談。正是這些無稽,綜合地匯成王母池的“ 引人入勝”。

民間傳說

王母池與呂祖洞王母池與呂祖洞
王母池與呂祖洞:泰山東麓的王母池,是 王母娘娘的瑤池仙境。廟的後面是風景清幽的小 蓬萊。這座廟的東樓,下臨溪谷。樓上有塊匾,上書" 山不在高"四個大字,取"有仙則名"的意思。樓下有個不大的水灣,清澈見底,山雨大作之時,咆哮如雷,浪花四濺。這個水灣,名叫虬在灣,俗稱 虬子灣。相傳,小蓬萊有一條 神虬,在溪澗中修煉,不知犯了什麼天條,被王母娘娘囚禁在這個小水灣里。它在這灣淺水中,既不能興風,也不能作浪,終年蜷縮著它那細長身子,過著囚禁的生活。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來了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道士,自稱姓單,人都稱他單道士。他白天遊山玩水,化緣討齋,晚上住在虬在灣東岸的石洞裡。這年中秋節的夜裡,皓月當空,王母池內外,寂靜清爽。單道士帶著一壺酒,拿著一支簫,還帶了 文房四寶,來到虬在灣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會酒,吹一會簫。悠揚的簫聲,引得潛藏在水底的神虬躍身水面,還不斷向老道點頭朝禮。這時,老道用竹簫敲著石坪,大聲喊道:"功業已滿,就此飛升,此時不走,還待何時?!"道士拿起毛筆,在虬頭上點了一筆。再看那條虬,在水中一滾,立刻化做一條墨龍,騰空而去。泰山上空,馬上烏雲翻滾,大雨傾盆。風雨過後,又成了月光明亮的世界,從此單道士也就在 泰山上失蹤了。第二天,人們在石坪上見到了一首墨跡飛舞的大草字,寫的是"昔年此地我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虬蛟識吾面,使我蹤跡不沉埋。"後面大書" 回回翁"三字。以後人們從單字的兩口和回字的兩口,恍然悟出了,這是呂字的變形,知道這是呂洞賓專門來泰山解脫神虬升天的。因此人們就把他所住過的 石洞,稱做 呂祖洞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